家谱个人生平简介范文(优选6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1-14 21:22: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家谱个人生平简介范文1

上联:元吉光耀在上;下联:福禄繁荣来成。

上联:宗功丕着钟麟趾;下联:祖泽长绵起凤毛。

上联:一脉源流先世泽;下联:满堂酝酿太和春。

上联:敬恭诚则笃其庆;下联:昭格明戴赐之光。

上联:泽及后裔典万古;下联:姻怡乡党俎千秋。

上联:保民子而民欢乐;下联:宁尔裔则尔炽昌。

上联:聪听祖考之懿德;下联:思贻父母以令名。

上联:惟籍葵忱修俎豆;下联:敢凭明德荐馨香。

上联:乃圣乃神监有赫;下联:维宗维袒启无疆。

上联:匡扶民物昭千古;下联:燮理阴阳障一方。

上联:祖功宗德流芳远;下联:子孝孙贤世泽长。

上联:雨顺风调四时无害;下联: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上联:必有丰年人耕禹甸;下联: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家谱个人生平简介范文2

古代的家谱在选官、袭爵、婚姻、社交、财产继承、睦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 的作用。

因而,在编修家谱时,都应把这些方面的内容收录进去,以传示时人和 后人。从家谱产生之时起,三千多年来,由于时代的不同,家谱内容的侧重也有 所不同。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证明血 统,是为袭爵和财产继承服务的,关于这点,可从甲骨实物和《史记》中的有关 部分得到证实。先秦时期的家谱特别重世系,家谱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 系。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均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 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相应比以往有所增 加。魏晋以至唐代的家谱现在已基本无存,从现存的其他一些著作所引的零星文 字和后人再整理的资料来看,仍可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

魏晋至唐代家谱的内容 大致包括:郡望、源流、家族世系。当然,首先书写的还是姓名,姓名包括字、号,还包括小名、异名、别名,然后记载生平,官爵(即使没有做过官,是处士 也记录上谱),生卒年及特殊死亡原因(如何时、何故遇害等等),婚姻状况 (妻妾姓名、排行,岳家门第,离、退婚等等),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做官、婚配 情况,以及著述、居住、迁徙、家族支系、坟墓等等,其中尤以地望,家世,官 爵,自己及兄弟姐妹、子女的婚配等情况,记录得比较详细。

宋代以后,家谱在政治生活中不再发挥作用,家谱的作用转移到尊祖、敬 宗、睦族上,因而,家谱的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宋元时代的家谱流传极少,明代的家谱现在保存较多,分析一下,宋代以后家谱基本上去掉了关于岳家的内 容,而把记录的重点移到有关祖先、世系、恩荣、祠堂、居住、田产、坟墓等方 面,尤以子嗣和与血统有关的内容记载特详,但如岳家家世显赫,也可写上。

宋 代以后家谱的内容通常包括:1、族姓源流,一般总要上溯到家族的始祖,大多 上托帝王、名人,以表谱形式,列出家族流传世系。2、恩荣,记录本家族列祖 列宗的诸如科举、仕宦以及受到政府褒奖等情况,即使没有做过官,也要写上处 士,实在没有可写的,年纪活得大,则写上耆寿、寿妇等字样,努力使自己的家 族门楣生光。

3、对每一个入谱之人,尤其是家族的重要人物,一般都写有传 记,详细记录他的名字、号谥、婚姻、生死经历、登谱之年、妻妾、节孝,其中 对子嗣记录得特别认真,严格掌握入谱标准,对诸如养子、私生子、女儿、11岁 以下死亡的幼殇以及人赘等情况,特别慎重,以防出现“冒宗”、“乱宗”之 事,保证血统的纯净。4、祖宅是先人们居住、生活过的地方,祠堂是祭祀祖先 的场所,祖茔是列祖列宗长眠之地,尊崇祖先对于团结族人有着极大的意义,故 对祠规、祠记、祠产、义庄、义田、家礼、家训及祖茔、祖屋的地形图等也记载 较详。

5、最后是家传,一般收录有声望的先人的墓志铭、行状、寿序、年谱、像赞等传记资料。有些家谱后面还专列著述或艺文一节,收载家族先人的著述、诗文等。

中国古代的家谱,因为时代不同,作用不同,因而,记录的内容也不完全相 同,大致看来,越到后期内容越多,越到后来记录越详,与之相适应的是,家谱 的格式在不同时代也不尽相同。 商周甲骨、青铜家谱仅录世系,格式上是每人一行,说明关系,较为简单。

汉代的家谱格式大致有三种:一为横格表制,分代分格,按时代顺序排列,《史 记》中有关各表是其代表;二是以姓名为单位,先叙得姓起源,再述世系和官 位;三是一贯连写,汉代流传至今的两块碑文《孙叔敖碑》和《三老赵宽碑》是 其代表。魏晋南北朝是分行写,或连行写,每代与前代空一格,这从现存北魏薛 孝通贻后券、彭城王元勰妃李媛华墓志和刘宋临澧候刘袭的墓志就可看出。

不同 的是后两块墓志不仅记述了自家世系,而且还详细记述了亲戚的谱录,这在后代 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南北朝时期却是司空见惯的。唐朝的家谱,大多为合谱,一 般是以姓为单位排列连写。

宋代以后,又开始分代分格。明清时代的家谱,大多 取法于宋代家谱,卷首列世系总表,以备检查,然后每人半页,依辈排列。

家谱修撰,到了明清两代,其结构已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家谱的格式大致 排列如下: 1、谱序:有自序和他序的区别,其内容为叙述修撰缘起,修谱目的,本谱 的修撰历史、过程与内容大要,修谱的人员构成,修订年月,家族的渊源传承和 迁徙经过,郡望,以往历次修谱情况以及对谱学理论的认识等,作用是宣扬本谱 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后能敬祖向善。

如果本谱是续修之作,那么,除收载 新写的序外,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一并收入,对于续修次数多的家谱,有时新 旧序能多达数十篇。此外,为了增光族望,还会专请当代名人作序,并将以往名 人为列谱所作的序也依时代先后排列收载。

谱序在有些家谱中亦有别称为 “引”、“谱说”、“谱铭”、“谱券”等。 2、题辞:不是每部家谱都有,大多是前代皇帝或名人为本家族或家谱的题 辞,放在显著位置,目的是以此炫耀家世。

3、凡例:也有称谱例,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纂修原则与编写体例,收录范 围,。

家谱个人生平简介范文3

谱 序

泱泱华夏、民族之源、文明昌盛。施甸县何元大山罗玉甲世系家族之木、枝繁叶茂,溯源源远。

缅怀先人、追远祖德、秉承先祖传统、继承家业、传承家规、以励后人,实为族人之众望。

而今,族人户户人丁兴旺,四方散落,为以防后世之人随年岁久远,相遇不相识,相识不相知、相知而长幼不分、辈分难辨;虽一本之亲,却难究同本之源,而今编撰家谱,上以敬宗,下以规族。将家史整理成文、图,以便后人考究追远。

家人编撰家谱心切,追远祖德心意之诚,特托付于我写谱,以弥补家族无谱之憾,以慰藉家人寻根之情,以报先祖血脉之缘,以感召亲人念祖之心。使其家风祖德流芳后世,鞭策后代,不忘根本,继往开来,发扬祖上传统,开创未来之辉煌,以此报水源木本之恩泽,是为序也。

虽我写谱心意之诚,可谓尽心尽力,可写谱实为首次,加之因考究家族史需要进行大量文字实物及其书刊

史料等的收集甄别,因时间不够,实地考究走访不广、不透,叙写不全、不真、不妥、不实,错误在所难免,特敬请知情人士及长辈、族人、后人加以考究、修编、斧正,我不甚感激。

尤其是在整理叙写《谱论》、及《族源探究》章节中我倍感写谱责任之重大,哪里是我先祖的发脉地?我既怕写谱把无关内容牵强附会进去、把家史写得云里来雾里去而使后人一片迷茫,又怕相关家史的文献资料搜集得不够,只言片语云云毫无写谱的价值及意义。所以,在撰编过程中,我把与本族相关的历史文化、祖上口传相近的文史资料、传说、他族家谱、选择性整理于本家谱中,以便为后人考证、探究族源家史提供研究的线索及方向。先祖祖籍是否真正为今江西省,何时入滇?族别原先是否为真正的少数民族彝族?传说中由江西带来葬于大山大寨子村东头的祖人骨灰始末缘由,及族人丧生持续12年之久的乌土寨打城墙乱战内幕疑问一直困扰着后人心思。

家谱个人生平简介范文4

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 (February 23, 1868 – August 27, 1963) was an American civil rights activist, Pan-Africanist, sociologist, historian, author, and editor. Historian David Levering Lewis wrote, ^v^In the course of his long, turbulent career, W. E. B. Du Bois attempted virtually every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twentieth-century racism— scholarship, propaganda, integration,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human rights, cultural and economic separatism, politics, international communism, expatriation, third world solidarity.^v^

The first African-American graduate of Harvard University, where he earned his in History, Du Bois later became a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economics at Atlanta University. He became the head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 (NAACP) in 1910, becoming founder and editor of the NAACP's journal The Crisis. Du Bois rose to national attention in his opposition of Booker T. Washington's ideas of social integration between whites and blacks, campaigning instead for increased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for blacks in order to guarantee civil right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Black elite that would work for the progress of the African American race.

家谱个人生平简介范文5

怎样写好人物生平

一、什么是生平?

生平,一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俗称一辈子。它是简单记述一个人生平事迹时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样式,是传记类文章中的一种较短小的形式。

二、怎样写好生平,

(一)要明确写生平的目的。

写生平的目的是配合其他文章、图画、照片向人们客观地介绍一位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人物的全面而概括的生事迹。因此,生平的篇幅要尽量简短,语言尽量精炼,可以省去带歌颂、赞扬的词语。

(二)要掌握写生平的表达方法和人称。

(三)要掌握生平的结构方法。

生平的结构只有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标题。有时用《xxx的生平》标出,有时用《xxx同志生平》来写。

第二部分,正文。生平正文的写法,一般在开头介绍被介绍者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和地点之后,根据被介绍者的整个经历,分成若干个时期,在每个时期中介绍被介绍者的革命活动和所担负的职务。为了

节省字数,每段开始提一次被介绍人的姓名以后,再提姓名时可用第三人称“他”代替,甚至有时连用 “他”也不用。

例如:【xxx生平】

xxx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xxx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xxx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xxx在南京就任xxx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xxx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xxx结婚。 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xxx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开展护法运动。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xxx,担任总理。1921年,非常国会又于广州议定组织xxx正式政府,xxx就任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1923年,xxx第三次在广州建立xxx,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复任大元帅。同年接受苏俄和中国xxx的建议,决定国共两党实行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1924年1月召开中国xxx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xxx,重新解释其xxx。同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xxx”,xxx应邀北上,共商国是。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家谱个人生平简介范文6

家谱是宗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它蕴藏着大量历史资料,涉及到人口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地方史、人物传记等等, 通过家谱记载,使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种姓、不同社会形态是如何兴衰更替、繁衍、搬迁的整个过程, 因此,作为学术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

除此这外,家谱也是海外华人寻根认祖的依据,对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家谱的兴衰更替与作用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态。

它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是华夏文明最早形成的文字记录。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子孙勤勤恳恳编制了无数家谱,流传至今的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丰富,价值珍贵,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研究资料。

家谱虽然是家族生命延续的真实历史记录,我们可以看到某家庭发展的基本情况,如家庭里出现了名人、能人,一般在家谱上都有记载。

但家谱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地位的变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承传媒介。

从家谱里看到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又从客观上起到了档案的作用,是值得研究人员研究的难得资料。

汉代司马迁编撰了流传千古的《史记》,采用大量家谱档案,从中可见家谱研究的意义和编修家谱的价值。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家谱有着坎坷经历,代表过族权及血缘关系家谱的兴衰更替,有的家谱已失散或不知下落。

上世纪80 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谱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又重新受到史学界的重视。

推荐阅读:

足球训练总结怎么写范文(共26篇)

区直机关登山活动方案范文(通用26篇)

剧本范文大全古文(5篇)

擅自离岗情况的报告范文(精选20篇)

英文影评范文精选80字(优选16篇)

蛋糕爆款推广方案范文(共39篇)

标签: 范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