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企业事迹材料范文(共5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1-16 12:19:3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养牛企业事迹材料范文 第一篇

xx镇xx村的xx是一个敢想、敢干、致富路上敢为先的巾帼致富的带头人。今年39岁的她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20_年,xx看到周围的村民一家家富了起来,再看看自己家并不宽裕的生活状况,心里像吞了一枚青果,感觉苦涩涩的,既消沉,也委屈,更不甘心。她正当年富力强之时,怎能就此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地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呢?

xx开始着手收集市场信息,观察行业动态。面对周边市场对牛肉的大量需求现状,经过认真的考察和分析,她审时度势,决定发展肉牛养殖业。

创业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xx的肉牛养殖场创办伊始,因为丈夫xx还要照顾家里的耕地,所以肉牛养殖的工作便全部落在了xx一人身上。她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为牛添饲料,清扫牛舍,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牛棚转一圈,观察牛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治疗,不敢有半点的疏忽。虽然她每天累得双腿象灌了铅,可xx丝毫没有放松对技术的学习。她买了很多黄牛养殖方面的书籍,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一本本的啃,使自己从一点不会到掌握了黄牛的适应期、增肉期、催肥期等。通过边学习、边实践,最终全面掌握了全套养牛技术,使她养的黄牛从入栏到出栏,从没有染上过各种疾病,从未出现过死亡现象。因xx采用科学方法饲养,所以她养的牛个个膘肥体壮,客商纷纷上门收购,她家的育肥牛远销到宝清、xx等地,养牛使xx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几年来,通过xx的辛勤耕耘和劳作,她家的养殖场已有存栏黄牛30多头,拥有200多平方米的牛舍,2004年仅养牛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了万元。

xx富了,但她对前来参观学习和取经的妇女群众从不隐瞒成功的经验和养牛技术。几年来,她先后扶持和帮助了很多本村和邻村的养殖户。

xx在肉牛养殖上成功了,但是她没有忘记农民的根本,即使养牛再挣钱,也不能荒了自己的土地,相反还要把责任田侍弄的更好才行。望着收成并不理想的耕地,xx决心再闯一闯,她利用养牛赢利和余钱,加大在土地上的投入,遇到技术问题就找乡农技部门,去问、去学,本上密密地记着田间操作的规程,并经常聘请农业技术员实地考查,最终她明白了农药的药性及喷施,清楚了化肥的结构和功能,经过一年的实践,她领悟到科学种田是一门大学问,凭着韧劲和吃苦精神,她当年种田又赢利了万元。经过几年的辛勤操作,她总结出了一条,以前种田的收入少,就是种地科学水平低,原始耕种多,她就和爱人李方军商量说:咱咋也不能看别人种地不打粮,咱们帮帮他们。她爱人说:你够辛苦的了,就别操心别人家的事了。可她想,我是女人,心细,能发现问题,再说我也不能只富了自己,得帮大家致富,我帮不上别的,种地我还行。在做通爱人工作后,她就三、五户联系起来,讲秋整地,讲春保墒,讲科学施肥的道理,讲农药的喷施和注意事项,并连续多年在地里手把手地教,在她的影响带动下,村里其他几户种地能手也加入传、帮、带的行列,荒芜的土地重新显出生机。妇女致富本领的增强,自身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酗酒的减少了,学技术的增多了,农闲时赌博的少了,学习看报的多了,敬老爱幼树新风,全村妇女学习形成了高潮。

眷念黑土地,心系故乡人。xx正以她成功的养牛经验和科学种田方法带领姐妹们奔小康,用对美好生活的无比豪情,在她勾画的致富蓝图上辛勤耕耘。

养牛企业事迹材料范文 第二篇

肖德全今年46岁,家住古浪县黄羊川镇张家墩村三组,他先后做小生意、电焊工,出外打工。20_年春节,回到家乡过年,他觉得这几年家乡的变化非常大,他认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回家照常能创业致富,想回到家乡发展。春节过完后,他和妻子回到了家乡创业。

肖德全要在家乡发展养猪业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好心人都来劝阻:我们祖祖辈辈养猪有谁能发家?前几年有几户搞什么科学养猪场,结果还不是亏了老本。

乡亲们的话提醒了肖德全,他认为一定要全面掌握科学养猪技术,虽说自己以前也养过猪多少有一些养殖经验,但自己技术离办场开展规模化养猪还远远不够。为此,肖德全加强了学习,买来大量的养猪技术书籍,初学不容易弄懂,他就两遍三遍地学,反复地读,边读边做笔记。此外,他到处打听,积极参加县乡镇的各种培训活动。得知肖德全回乡创业的消息,肖德全村村委会非常支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和重点扶持。几经选择,他投入10多万元,在黄羊川镇张家墩村办起了年出栏100头规模的养猪场。

肖德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以前村里人养猪失败,主要是因为养殖方法单一,全部关在一起饲养,而且猪栏简陋。他得知50头养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养猪模式,他率先就做了2栋,让猪住进了冬天可以生火增温、夏天可以水帘降温的“空调屋”。在不断地摸索养猪经验之后,他用上了 “五良”养殖方法,即采取“良舍、良种、良医、良饲、良法”办法,把猪分类管理,将母猪、仔猪、肉猪分栏饲养,又专门设置母猪产房、肉猪定位栏、仔猪保温房。他定期清理猪圈、打疫苗、出入猪场都要进行消毒。

由于科学养殖管理,猪肉品质好,肉质鲜美,肖德全养的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_年6月份,肖德全的旺源养猪场生猪开始出栏,正赶上生猪价格上涨,首批50模式中喂养的50头猪,就赢利1万多元。

肖德全在不断发展壮大猪场的同时,还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将养猪技术及猪病防治知识传授给其他乡亲,帮助周边农户走科学、绿色养殖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不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的创业轨迹是:一个农民靠外出打工完成积累又回乡创业致富的循环。他是打工农民中的 “领头雁”。

养牛企业事迹材料范文 第三篇

今年49岁的万仁有,是商南县过风楼镇炭沟村青树组的一名贫困户,家_有4口人,两个孩子大学在读。在20_年开展脱贫攻坚数据清洗工作中,他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万仁有没有气馁,也没有退缩,在县、镇、村干部的大力帮扶下,先后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通过不懈努力摆脱了贫困。20_年初,他被评为“致富带头人”,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万仁有正昂首阔步,奋力描绘人生最美的画卷。

历经坎坷不低头

万仁有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收入不高,但家庭和睦,孩子们健康成长,万仁有也很满足。20_年因一场意外,他不幸摔伤了腿,至今,腿上还有两块钢板尚未取出。从那以后,他也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作,这对他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让这个本就经济上紧巴巴的家庭雪上加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万仁有禁不住红了眼圈:“当时家里艰难得很,穿衣吃饭都困难,我平时不敢出门,生怕别人笑话。”万仁有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下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家撑起来。之后的几年,虽然他辛勤劳作,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了,想改变家庭的命运仍无比艰难。

精准施策助脱贫

20_年经过精准识别,万仁有一家被纳入了贫困户。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南县中医医院驻炭沟村第一书记王双禹是他的帮扶人,经常到他家慰问聊天,帮助照顾他和家人的生活,了解到他家中的困难后,王双禹结合万仁有的发展意愿,为他制订了详细的产业帮扶计划。刚开始万仁有还有不少顾虑和担心,生怕自己做不好,看到驻村干部积极帮助自己,终于鼓起了搞养殖的信心。

20_年刚过完年,他便到河南省西峡县实地考察,买回30头长白山羊,又从同村村民手中购买4头黄牛,在村上和包扶单位的帮助下建起了圈舍。从买牛、买羊羔、打扫圈舍卫生开始,万仁有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着,有时候怕牛羊出意外,他要照看到凌晨四、五点,从来不嫌苦和累。于是,养殖事业一步步发展起来。

人勤家自富,在原有的牛羊基础上,他增加了1万袋香菇和30只土鸡。为了掌握更多的种植养殖知识,他积极参加村上开展的农林技术培训,主动找养殖经验丰富者请教。20_年万仁有家收入两万余元,他高兴地对帮扶干部说:“香菇采摘后又能多增加1万多元的收入,十多年了,我终于打了场翻身仗。”

“当贫困户并不是件光荣的事,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老百姓更应该自力更生,不能坐等着别人送来慰问品,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心里踏实。”在与一些村民交流验时,万仁有深有体会地说。

喜获殊荣展笑颜

20_年初,万仁有被商南县评为“致富带头人”。谈及领奖时的心情,万仁有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要是没有精准扶贫,我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贫困,更不可能致富。我要给脱贫攻坚政策打100分,满分!”

提起万仁有,炭沟村的干部最有发言权:“作为一个贫困户,万仁有从来都是不等不靠,他勤劳能干、积极上进,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是对他的表彰,更是对其他贫困户的激励,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爽朗的笑声,简单的打扮,朴实的话语,从这个饱经风霜的农民身上,丝毫看不出犹豫和悲伤,反而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正能量。作为致富带头人,虽然已经脱贫,但是万仁有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今后,他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同时发挥好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养牛企业事迹材料范文 第四篇

养牛致富带头人段钊先进事迹

段钊,男,汉族,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光辉村人,_党员。在叙州区双龙镇光辉村,提起段钊,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身材高大壮实、不善言辞、眼睛不大却透着精明的汉子,靠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靠着自己精心而科学的经营,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经过三年多的打拼,现其拥有规范化养殖场圈舍三千余平方米、常年存栏肉牛三百多头、年出栏优质肥牛五百多头、年创利润一百多万元的肉牛养殖场。段钊,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有着和别人不同的对财富的追求。早年他当过代课老师、外出打过工、做过铝合金门窗安装等工作,但是每个月微薄的收入怎么能满足他财富梦想,20_年的一天,从邻村一个养殖户家修建完,他发现养牛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把铝合金安装门窗生意转给别人,去寻找他的财富路。

截止目前,全村共计有标准化牛场8个,面积6000余平方米,规模化养殖户8户,常年存栏肉牛400多头,年出栏肉牛600多头,饲草面积100多亩,营业额800余万元,净利润200余万元,(李汉成、郑成凤夫妻俩第一年养牛40头就赚了15万余元)解决就业岗位20多个(以40岁以上妇女为主)让周边群众跟着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让大家都觉得跟着这个小伙子和合作社干有奔头。他还经常和贫困群众们拉家常,鼓励大家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希望大家和他一起干,共同致富。

助推脱贫:20_年9月段钊主动与春风、光辉联村支部商量,无偿向春风、光辉、金山等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仔猪、牛犊、鸡苗。段钊用实际行动于20_年9月7日已向17户建档贫困户提供仔猪21头、牛犊2头、鸡苗110只(祥见附表)。让贫困户切实感到段钊致富不忘乡亲,真实体现了致富带头引领发展模式。段钊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他说:养牛—-我是认真的;助推脱贫---我是认真的;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我是认真的。

养牛企业事迹材料范文 第五篇

养猪在农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风险高的行业。但我就不信这个“邪”,我认为,随着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传统的养殖方式必将淘汰,必须走科学化、规模化的道路。我今年43岁,我的养猪场占地 280平方米,年出栏300多头,利润30余万元,是村里首屈一指的养猪大户,是远近闻名致富能手。通过10多年的养猪实践,我摸索出一套绿色科学养猪的方法和实用技术,正是因为我对养猪行业的苦心钻研实践,让人们看到了养猪产业的新希望,使当地人们对于养猪这一行业的传统观念正在悄然改变。

一、披荆斩棘,创业奔致富

我自从立志发展养猪产业起就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名普通农民,缺少养猪方面的资金、经验和技术,真正做起来,其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要资金、靠向亲朋好友借,跑破了鞋,磨破了嘴,最终筹集了10多万元,可哪成想,由于初期不懂养殖技术,猪仔的防疫没有把好关,辛辛苦苦筹集来的10多万元全部赔了进去,可我不气馁,硬是把空空的猪栏重新填满;要经验,靠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积累,缺少经验的我时常和猪睡在一起,细心观察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正是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颗热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养猪事业越做越好,经过几年的创业,积累了不少资金和经验,为自己下一步做大做强养猪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埋头苦专,终创佳绩

我发展养猪产业有想法有思路,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我的养猪场已初具规模,但我深知,要想考养猪发大财,创大业,就一定要上规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对主场猪场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并积极借鉴自己所学到的养猪知识引进了许多现代化的养猪设备。现如今,走进我的养猪场,你一定会被奇怪的活动猪栏所吸引。我是一个善学善思的人,10余年的养猪实践,我每天都在认真观察和思考猪的生长与生理特点,为了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我时常整宿的待在猪场里和猪“同吃同睡”,厚厚的几本养猪书籍,正是我10年来刻苦钻研养猪技术的真实写照。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通过多年对猪生长习性的观察和分析,对猪舍和产床的改造,借鉴变形猪舍和变形产床,对提高生猪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养猪户们人们非非上门向我请教,对我的借鉴赞不绝口。

三、开拓养猪新概念。

“干事业要有恒心、决心,更要有信心。”这是我口头上经常说的一句话,二十多年的养猪收获使我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我是一名成功者,靠自己的汗水、更靠自己的智慧证明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我,改变了当地人对于养猪产业那种落后的、传统的旧观念。

我在致富后不忘群众,我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了旭昌养猪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达15户,主动帮助社员们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建猪舍,传技术,带动了当地养猪业的发展,我的成功也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我的养猪之路证明:坚定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干一行爱一行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我相信:在我的带动下,当地养猪产业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推荐阅读:

大学小组作业汇报模板范文(优选11篇)

关于民事责任的范文(20篇)

工作任务职责范文大全(通用68篇)

公务员自传范文1500字(汇总8篇)

绿化公园方案议题范文大全(实用34篇)

校内寒假托管方案范文(共7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