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
第三、四、五自然段,继续描写“李晓莉”这个人。第三自然段,主要写她的外貌特征——“个头娇小,短发齐耳,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干事就一个字:快!”这几句描写,用了最省的字数,将她外貌特征下所反映的人物身上最重要的特点“干事快!”写了出来,文中也交待了她这样的行事风格是“在部队一点点练出来的”。
第四自然段中,用简笔将“李晓莉”身上所经历的“军事任务”列举出来,并点出一个词“生死瞬间”,并将李晓莉的话用作直接引语,道出“救人必须争分夺秒”,“速度就是生命”!这是本文第二次重点强调“速度”一词,紧扣标题。同时,第五自然段中出现的“生死时速”一词,也是一部曾经火爆的电影大片的名称。(此电影的具体内容,还请大家自行脑补)将本文的主题与两部电影的名字紧密联系,这是一种非常有效、值得学习的写作手法,可以提高我们强调新闻“接近性”的这个特点。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2
1、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2、新闻
特写的特点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3、新闻特写的种类
新闻特写共分以下几种:
(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4、新闻特写的写作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5、新闻特写的实例: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3
——《8岁小姐妹上路当协警是感动还是残忍?》
一、标题评析
首先,标题使用了两个关键词,一是感动,二是残忍,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恰巧可以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标题提出的问题,在正文给予了解答,新闻核心得到了突出。
其次,此标题的信息量是充足的,涵盖了本新闻所要凸显的意义,也引起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另外,这个标题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也具有一定的新意。而最基本的是,作为好的标题,通俗易懂,比较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提升了新闻评论的价值。
二、主题评析
首先,协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所有街道的红绿灯处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但是由一对小姐妹并且年龄只有八岁的小孩子充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对于读者来说这个主题选取的角度很新鲜很特别,更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其次,由这对小姐妹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看到她们所造成的影响的同时,这对小姐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真的如照片上笑的那么幸福么?用反问的方式,用感动和残忍这样的字眼,易引起读者的深思。
再次,文章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揭示“8岁小姐妹上路当协警”这一现象的不合理,引发人们对这一做法的思考和怀疑,最后重申了保护少年儿童的重要性,否定了某些人作秀的价值观。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4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
世上本因有爱而精彩,而爱却因有遗憾和无奈而让人更为感动,请各位评委老师和我一起走进由台湾作家陈启佑倾情撰写的、一个充满遗憾和无奈的爱的故事《永远的蝴蝶》。
我将从教材、策略、程序、反思四方面来解读这篇美文。
一、抓住特点,说教材
《永远的蝴蝶》是高教社出版的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爱情”主题的一篇课文。在学了前面的爱情诗歌、散文后,它以小小说形式构筑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将主人公失去恋人之后的悲痛、悔恨、自责、眷恋之情表达得缠绵绯恻,这就是小小说的魅力。所以,要求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了解并掌握小小说的体裁特点和写作技巧。
二、因地制宜,说策略
1、学情
我任教的班级是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方面他们多才多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创作能力强,对信息化手段介入教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他们情窦初开,情感丰富,对爱情认识较为单一,却又重情重义,亦师亦友的我有必要加深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和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目标
通过对学情的分析,我设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赏析来感悟小小说的构思精巧,语言精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探究,提高对小小说悲剧美的分析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感受人物复杂的情感及本文凄美的意境作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把本堂课的教学难点设定为把握悲剧美的表现手法。
3、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依托信息技术,采取任务驱动法、词句圈划法、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品读鉴赏共同来完成本堂课。
三、多元解读,说程序
我将从“蓄蝶之势”、“入蝶之境”、“识蝶之美”、“诉蝶之情”、“致蝶之意”、“续蝶之缘”这六个环节进行本课的教学。
1、诗歌导入,课堂造势——蓄“蝶”之势
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是我多年来的探索。按照惯例,我通过微博发起课文话题,引导学生在预习后畅所欲言,初步感知文章大意,为课堂造势。同学们为男女主人公的命途多舛扼腕叹息,对故事的戏剧化结尾伤感不已,这些发自真情的留言在课前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情感基调。
在导入阶段,请全班齐声朗诵泰戈尔《飞鸟集》中最能表现课文主题的诗句。这些饱含情感、琅琅上口的语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其形成高涨的学习热情,迅速进入我预设的上课状态。
2、梳理情节,审美人物——入“蝶”之境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5
黑白低调,一种沉重的感觉,这是总体的作品氛围。给观者造成视觉上的压抑感
第一幅作品的主题是这个孩子,面部娇嫩的孩子,但是眼神却透出一种忧伤,一种不应该属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忧伤,而抱着她的,是救援人员的头盔,表明这个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在灾难现场拍摄的。第二幅作品也同样出现了手这个元素,不同的是,这是两双饱经风霜的老人的手,手上的皱纹和沟壑,包括指甲的残缺,说明这两双手是经历过各种劳作的手,为了生活,这两双手显出了更多的老态,更多的沧桑。而且,这很明显是两个老太太的手。
从她们手腕上的银质饰品上可以看出来。脚下的水泥地,也暴露出她们的居住环境,阴暗和潮湿,地上的水渍还隐约可见,地板的裂缝不断涌出潮气来,老人的手上有很多黑色的元素,指甲被磨平,甚至磨伤,说明她们在从事与脑力无关的工作,也就是体力劳作,或者在煤场刨煤,或者在分拣什么矿石之类的东西。总之,是一种极为耗费手的工作。两幅作品都说到了手。第一幅作品是儿童,第二幅作品是老人,她们的手,暴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无论是什么年龄段,威胁人类生存的因素都存在。无论 这种因素是突发的(第一幅)还是逐渐发生的(第二幅长期的不健康状况下的劳作)。
分析完毕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6
教学目的
品味散文式的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体味人物对话
教学重点
1.景语和情语。
2.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1.散文式的格调。
2.诗歌般的意境。
教学方法
研读、品味、思考
教学过程
一、品味语言
小说语言质朴、明丽、流畅、耐人寻味。要着重品味人物的对话描写。可以“话别”一席话为例。这段对话,妻子察言观色,紧问不放,丈夫支支吾吾,闪烁其词;一个机敏多情,一个憨厚纯朴,而他们的共同之处,又是爱家爱国,深明大义。另外还有五个青年妇女商量探亲的对话,寻夫时的说笑,脱险后的一番议论,都各具特色,写出了白洋淀儿女特有的风貌,将人物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值得玩味。
二、讨论文章中的几个问题
①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有许多英雄题材可以写,为什么偏偏要写一组普通的农村妇女?
提示:中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妇女的情感更加细腻、更加丰富;妇女尚且如此,何况武装起来的男人?……
②为什么这组妇女连姓名都没有?
提示: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低下,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出嫁的女子就归属于丈夫家,以丈夫的名字称呼她,如“水生嫂”。他们只管家务,侍候老人孩子,织布、纺纱,还要参加一定的劳动,她们辛勤地建设着自己美好的家园。比较起来,她们的生活闭塞、观念陈旧、眼界短浅、相对比较自私……可是就连社会地位极低、观念陈旧的妇女们都勇敢地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国的抗日战争怎么能不胜利呢?
③塑造这组群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
提示:主要是通过动作性很强、抒情性很强的对话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
④结尾写妇女们的哪些变化?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妇女们从思念亲人,探望亲人,到遭遇敌人,亲眼看到子弟兵们与敌人的斗争,她们深受教育和鼓舞,进而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这正是中国人民团结^v^的真实写照。
三、把握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特色。
孙犁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他是用散文诗的语言在写小说,他善于营造诗一般的意境。如开头描写水生嫂编席子的场面,那语言简洁、动听、优美。学习时要注意思考,这一段描写有哪些作用。
四、作业:生活中有很多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去描述。选择大家熟悉的一个或几个景点,尝试着做诗意化的描写。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初步形成小说鉴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设想:《荷花淀》不只是一篇小说,由此发端,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流派。它的不事雕琢和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淀》也不只是一篇课文,由此发端,给学生以清新的生活气息、浓郁的语感和美感,让语文课属于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发表、有时间思考、有空间参与,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更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现能力。
因此,我想抓住文中的一句话“你总是很积极的”和一段话——五个女人的对话做文章,从而领起全篇的学习。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发现课文中的美,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来读书,在阅读中学会欣赏,在探究中提高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
难点: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方法:
预习指导法、问题引领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前置:布置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风格。
2.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
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教学过程:
一、 导语:你喜欢看电影吗?什么题材的?成龙轻松的武打片,甜蜜的言情片,悦目的青春偶像片还是刺激的恐怖片?战争片少人看,为什么?沉重!残酷!我们今天学习的却是一篇另类风格的战争题材的小说——《荷花淀》。
二、订正预习,梳理情节脉络
1. 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齐名。
2.全文三部分的标题:
(1)夫妻话别 (2)探夫遇敌 (3)助夫杀敌
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4.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三、研读课文
(一)夫妻话别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用笔画出“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并根据这句话揣摩水生嫂说此话时的心情,语气,甚至眼神。
2、根据这句话本身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水生嫂对水生参军的事是支持还是反对?
3、让学生阅读这句话的上文,自己去解决问题。
赏析:白洋淀夜景图(“月夜编席,深情盼归”)的景物描写
读: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借助幻灯片图景,感受诗情画意)
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手指上缠绞着苇眉子
苇眉子在她的怀里跳跃着
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银白的世界 透明的薄雾
徐徐的清风 清新的荷香
结论一:这里有美丽富饶的家园,有美好的生活,勤劳善良的水生嫂,作为中国一名普通的妇女对丈夫充满了体贴依恋之情,她是希望丈夫和自己朝夕厮守,共同操持这个家的。
4、学生快速阅读这句话的下文,验证刚才的答案是否正确。
学生根据水生嫂“你走,我不拦你”、“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是了”的对话和最后自己拿起武器英勇杀敌的情节,看出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她是支持丈夫参军的。
5、 启发:单用“支持”或者“反对”来回答问题都是不全面的。
提示:一方面,水生嫂追求夫妻团聚的幸福生活,她希望丈夫永远留在身边。在得知丈夫马上就要上阵杀敌的时候说这句话,这里既有对夫妻分别的无限依恋之情,又有对丈夫安危的担忧和体贴。另一方面,水生嫂在国难当头的严峻时刻,她懂得保家必须卫国的道理,不打垮侵略者,就无法过安定的日子。因此,她勇于作自我牺牲,勇于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以至于后来勇敢上阵杀敌。所以这句话表现了真挚多情的中国劳动妇女水生嫂特有的心理,她爱丈夫,更爱家乡,爱祖国。她义不容辞地支持丈夫打鬼子。爱丈夫与爱祖国的感情交织在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中。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8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课程设计作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展现科学美的文章)《科学是美丽的》《南州六月荔枝丹》《飞向太空的航程》
2.教学目标:
(1)巩固新闻报道的一般结构,了解本文的层次与脉络。
(2)提高分析新闻结构的能力,尝试写作一般的新闻报道。
(3)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中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
(2)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3)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学会写作。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
(1)多媒体
(2)录音朗读
2、教学方法
图片激趣法、信息归纳法和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通过展示神州“五号”到神州“十号”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中国的航天史。回顾远古神话“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壁画反映出先民对神秘天空的探寻欲望,直到明朝“万户”做出飞天尝试,才拉开了人类挑战苍穹的序幕。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这一天就是20_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让我们马上进入《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们期待已久的“飞天”历程。
2、回忆旧知:
回忆新闻的一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理解并区分新闻的“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
3、感知交流:
先播放配乐朗读,为学生创设意境,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为接下来的感知、探究奠定充分的情感基础。美读之后,教会学生识别生字词,并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思路,找出文中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概括段落大意。
4、合作探究:
首先,分析第一部分,找出导语部分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导语部分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和意义。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9
电视节目分析的写法! 考试时一般会给出一段或者一期电视节目,比如一期《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者一段电视散文,记录片等等。
写评论文章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写: 第一部分:先写对给定的电视栏目的总的认识看法。比如分析某期《新闻调查》,就要先谈一下对这档栏目的整体看法和认识,包括栏目的层次定位、受众定位,栏目的整体特点等等。
大约写200字左右。 第二部分:写针对给定的这一期节目的看法。
比如这期《新闻调查》的话题是关于全国的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相关报道,可以谈一下对这个话题的选择、定位、深度、特点等的总的看法,可以评价本期节目是否能够做的符合栏目的要求,又是否有价值。 第三部分:从以下四个分析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突出的并且能够有话说的方向,明确的给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节目的具体内容细节,展开分析论证。
这类似于电影评论的要求。(具体的方向选择,可以参考专帖《电视栏目分析》!) 1·节目担常曹端丨得查全肠户内容。
2·节目的编导策划的结构。 3·节目的主持人的表现。
4·节目的制作,就是技术特点。 从中选择一个方向为主,切忌贪多,要集中有限的笔墨深入展开分析一个方向。
第四部分:再次结合栏目的整体定位进行总结。 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题目:观看专题片《千年沧桑》第二集,并对此片作出分析,1000字左右。
而人类的先进文明,也就在这样的历史传承中慢慢堆积呈现了。所以在这期节目里,我们看到听到的历史面貌,既是厚重的,又是灿烂多姿的。
全片要表现的是十一世纪一个世纪的文明,时间跨度大,于是又细分为分为:文明、宗教、科学、经济四个方面来分别阐述,每一个素材的指向性都很强,如经济方面的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基督教的兴起等。 同时为了增加叙事的真实性,本片采用了多种手法:1、人物扮演:找一个人来扮演孔子,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
为了更好的表现对外战争的残酷性也是采用了扮演的手法,增强视觉的震撼力。2、图配乐: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单纯的介绍一副作品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劳感,为此给它配上舒缓的乐曲,琴声悠悠把观众带入那个国泰民安的世界。
3、权威人士说明:为了更好介绍北宋的文化,请了王渝生研究院等来介绍这方面的文化,增强了认同感、权威性。4、脸谱化:选取有标志性的道具去表现,如为了表现北宋的繁华选用开凿大运河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来表现。
5、动画制作:为了使画面更形象生动,在介绍^v^教、基督教等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文化的时候还采用了动画制作来表现。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进步这一主题,以上这些叙事手法使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文化历史类专题片也变得丰富好看,富于变化,这不得不说是《千年沧桑》这个专题片最为成功的部分。
二、 镜头语言生动丰富。 本片在表现手法的成功之外,还充分发挥调动了多种镜头语言,视觉听觉效果丰富。
全片以全、远景居多,使内涵更丰富,同时注意光效的变化,选取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的光影效果来表现不用的内容。拍摄角度也非常丰富,如拍摄大运河时的空中拍摄,让人们更直观的看到了大运河的全貌,理解起来更容易。
色彩上根据地域来变化,如北宋的黄、^v^的篮。声音上以模拟为主,解说词在其中起着推动全片发展的作用,担纲全片。
通过编导的以上努力使这个文化历史类专题片变得生动好看,不枯燥,似流水般涓涓 而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跨越十一世纪,领略到古老文明的魅力。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0
《新闻联播》近年来的收视率有所下滑,但仍旧是全球收视观众最多的电视新闻节目之一,它的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引起观众对《新闻联播》改革进路的思考.20_年康辉、李梓萌、海霞、郭志坚四位新晋主持人为《新闻联播》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议.20_年7月份引起人们热议的《新闻联播》“改版”就像梁蕊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只是编播方式的尝试,并没有大幅度的改革.笔者认为《新闻联播》需要进行这些尝试性的改变,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价值.
首先,《新闻联播》宏大的话语视角需要改变.目前,《新闻联播》的话语方式让人们产生了远离大众的日常话语体系之感.20_年3月28日,论文范文论文范文xxx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中要求,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⑥《新闻联播》节目应提供多样化信息,满足社会需要.
其次,《新闻联播》应加大民生新闻的内容.《新闻联播》可以适当地缩短会议和领导人的新闻,用简短的语言将观众们想要了解的会议的核心内容表达出来,灵活安排国内、国际这两类新闻:适当增加现场采访的内容,选取大众普遍关注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满足老百姓对新闻的需求.
第三,《新闻联播》应该运用好自身议程设置的功能,在营造拟态环境的过程中,注重体现新闻的价值标准,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新闻媒介是大众头脑中图画的主要来源,在《新闻联播》中出现的新闻就应该意味着有更高的新闻的价值,《新闻联播》更应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对新闻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全景式报道:新闻媒介是受众获悉外部环境信息的重要渠道,《新闻联播》可以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构筑主流意见,有意识地引导受众,降低人们的认知差异,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①杨伟光、论文范文主编:《<,新闻联播>,20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②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年版,第121页
④⑤艾红红:《<,新闻联播>,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_年版,第21页,第1 26页
⑥论文范文论文范文文献论文范文编:《xxx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_年版,第290页
责编:姚少宝
总结:这篇新闻联播新闻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新闻联播文字版引用文献: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1
[教学目标]
1、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好处。
2、积累描写人的心情、品质的词语。
3、使用连续的动词写一组动作;能给别人讲古人求学的成语故事。
4、积累关于自立自强的名言。
[教学重难点]
使用连续的动词写一组动作,积累自立自强的名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关于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片段,说说使用这些描写方法的好处。
(1)学生小组讨论。
(2)选小组代表回答。
2、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进一步体会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1)学生交流使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方法的好处。
(2)教师归纳:语言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一些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动作描写可以确切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态,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和人物品质。
3、通过感受描写方法的好处,尝试在习作中使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二、识字加油站
1、指名、分组读词语。
2、指名说说你知道哪些词语的含义,教师相机课件展示词语解释。
和蔼: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
贤惠: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
悲戚:悲痛哀伤。(着重于哀,多是个人情感上的)
临危不惧: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焦躁不安:指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3、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形容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学生回答)
品质:持之以恒忠心耿耿大公无私专心致志不屈不挠堂堂正正
心情:闷闷不乐垂头丧气悲恸欲绝笑逐颜开喜出望外心花怒放
三、词句段运用之成语
读下面的成语
1、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囊萤夜读、铁杵成针——见第22课《文言文二则》悬梁刺股——由“头悬梁”(孙敬)和“锥刺股”(苏秦)两个故事组成。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程门立雪——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程老先生刚好在睡觉。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老师睡醒后,看见了外面的两个雪人——杨时和游酢,对此,程老先生感动不已。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
手不释卷——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后来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吕蒙做了吴国主将,屡建奇功。后用来形容勤奋好学。
2、课件展示程门立雪和悬梁刺股的故事,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与求学有关的成语呢?试着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之仿写
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动词的连续使用有什么好处?
(1)句子一:“抓”“蹬”和“攀”一系列动词表现了“他”的勇敢。连续动词将人物形象立体化,使人产生画面感。
(2)“跑”“奔”“脱”“跳”“摸”“钻”“吸”“钻”等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写出了罗盛教在冰下救人的艰辛与不易,体现了罗盛教舍己为人的精神。
2、什么是连续的动作?
连续的动作是指人们在做一件事时的动作,并且这种动作是有先后顺序的。
例如:我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放下书包,开始收拾房间。(“掏出”“打开”“放下”“收拾”等连续动词的使用,使句子更生动,富有活力。)
3、仿照上面的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蝴蝶飞舞小男孩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
蝴蝶飞舞:蝴蝶从花朵上飞起,扇动着翅膀,在花间上下飞舞。
4、小练笔:用连续的.动作写一写剩下的两个句子。
5、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组连续动作下的情境。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二、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清华大学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学府,那么有谁知道其校训是什么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谁能说说这个校训的寓意及来历?(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做了演讲,引用了《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这8个字便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演变成了清华校训。)你还知道哪些自立自强的名言警句吗?
2、(课件出示)多种形式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名言。(指名读,齐读,分组读)
3、小组讨论,理解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
4、想一想:你从这几句名言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做人要自强,遇到问题要想办法,不怨天尤人,要发奋图强,时刻有危机意识。)
5、熟读成诵,内化积累。
(1)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创设情境,检查背诵情况。
6、拓展:课下搜集关于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中体现了品质的重要性,重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从交流平台的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一个人的品质,到日积月累的自立自强的名言,都在告诉学生培养优秀品质的重要性,我特意在讲解交流平台的时候,让学生使用描写方法感悟人物品质,让他们可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品质,再用日积月累中的名言告诉他们要学做事,先学做人,拥有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的意识。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2
我们班最亮丽的风景线——“新闻联播”,准备开始播报了。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星期一就是我们“智多星新闻联播组”开播日。
作为“智多星组”的组长,我不仅担心自己,还要担心组员。我迈着看似轻松,实际沉重的脚步走上了台,心里“咚咚咚”打着小鼓,但耳边却传来一个声音:“刘玥彤,你能行!”我自信满满微笑着走了上去,过了一会儿,我不再紧张,流利地播报了我的新闻。
可没多长时间,我又一次紧张,因为我放心不下一个人——严杰。严杰可是班上赫赫有名的调皮鬼。上星期五,我再三叮嘱他:“星期一是我们组第一次播报,新闻一定要找好读熟,不能给咱们组丢丑啊!”严杰立刻摆出男子汉气概说:“一定办到!”虽然严杰这样说,但我还是不放心。马上轮到严杰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吸了一口冷气。但严杰的表现却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严杰以前总是很调皮,做什么事都漫不经心,而今天他仿佛变了一个人,用响亮的声音播报着新闻。同学们眼睛一下也不眨,听得认认真真,连王老师都在洗耳恭听。
第一次的新闻播报,同学们表现得都不错,虽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相信我们下一次一定会更棒!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3
大家好!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诗发展的高峰时期,而“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就是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今天,我说课的标题是《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登岳阳楼》唐诗两首。
我说课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分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登岳阳楼》这唐诗两首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拓展模块第四册第六单元(古诗单元)的第三课。唐诗两首都是写自古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的岳阳楼,同登岳阳楼,抒怀写志迥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亁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将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和人的轻快欢乐的心情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境界,极富有浪漫主义情怀。
《登岳阳》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历经沧桑,年老多病,独登此楼,感慨万千。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渺渺,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写景气势恢宏,抒情深沉感人,诗人胸怀博大宽广,是学习古诗艺术手法的典范,是培养古诗鉴赏能力的好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
把内容同是登岳阳楼的两首诗放在同一课中,可领略别样情怀,领悟其各自不同的诗境和风格。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感知诗人登岳阳楼所见之景色和诗人不同的境遇,体会其中表达的主题思想。
2、朗读并背诵诗歌。
(二)能力目标:
1、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古诗阅读鉴赏能力。
2、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和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三)情感目标:
感受李白、杜甫二人不同的遭遇,分别理解李白旷达的胸襟和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内容,把握关键语句,体会诗歌主题思想。
2、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和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1.分析情景交融的写法,品味诗歌的意境。
2.对比两首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上的特点,学习古诗鉴赏的方法。
三、说学法教法
新课改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索,而以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评价讲述为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水平。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反复诵读、任务驱动法、讨论探究、练习巩固。
体现教师引导作用:问题设置、点拨引导、评价讲述。
四、说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
分小组,搜集资料:
1、搜集岳阳楼的图片并归纳出图片中岳阳楼的特点。
2、搜集诗人李白、杜甫生平经历以及作品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并设计成名片样式。
3、反复朗诵,结合课文注解,了解诗意。
通过搜集达到让学生提前了解目的,也能很好的营造轻松、自主的课堂效果做准备。
(二)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杜甫的《登岳阳楼》视频,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景物因感情的变换而呈现不同的特色。
(三)赏析诗歌
赏析诗歌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我根据前面教法中分析,我以诵读贯穿诗歌赏析始终,做到读前提要求,读中设问,读后谈反馈,紧扣教材本身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充分体味教学内容,尤其是情感和意境,体会其风格。
初析诗歌:
1、分组初读、听读、仿读:学生通过三遍朗读,会读准字音,划分节奏,读懂字面意思,组与组朗读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初步感知两首诗的风格和情感基调,教师再从语音、语速、语调、情感等方面进行简单评价、指导。在学生以基本掌握了课文朗读的轻重缓急后,然后再配音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2、研读。
研读的目的是使学生置身诗境,赏析情感。
(1)比较分析,鉴赏古诗。采取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鉴赏诗歌。(在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时,可按小组分别完成“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这三个方面中的一项。教师提前准备表格发给小组,课堂完成并展示。)通过讨论和练习,学生找出本文中的意象,如雁、山、月、病、孤舟等,体会意象之间对比效果,感悟其中所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2)描摹诗人形象。引导探讨诗人此时登楼的形象:我们所描绘的是李白杜甫在楼上看到的风景,而我们眼里,李白、杜甫也是风景之一。此时在楼上看风景的李白、杜甫是以何种姿态站在岳阳楼上,脸上又有什么表情呢?结合诗歌学生不难找出答案: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凭轩涕泗流。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4
江苏电大职业技术学院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
(三)教学要求
《语文》
(三)是20_级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和前提。教材仍然采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胡大奎主编的第二版《语文》(第三册)教材。该教材依循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遵循“打好基础,突出应用,强调能力,适当延伸”的原则,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必需、够用为度,力求具有较为鲜明的实用性、规范性和先进性。由于该教材已在“前言”中详细列出了有关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因此,只对教材作几点补充说明:
一、关于教材各单元的课文问题 精讲课程:重点掌握的课文 第十二单元 信息精品
一、透过遗产看世界:
1、《尼罗河文明的象征——金字塔》
二、浏览名著知人文:《爱弥儿》
三、《天地人之道——于丹〈论语〉心得之一》
四、《父母于与孩子之间的爱》
八、《信息爆炸与媒介素质》
第十三单元 文学作品赏析(I)
一、诗经: 蒹葭(秦风)
二、楚辞: 国殇
三、汉魏诗:西北又高楼《古诗十九首》之
一、短歌行
四、唐诗:春江花月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锦瑟
五、宋词:鹊桥仙、醉花阴•重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现代诗:致橡树、雨巷
七、外国诗:生命的礼赞 注意:诗歌要求背上。
第十四单元 文学作品赏析(II)
二、空山鸟语
六、森林与草原
八、前赤壁赋
第十五单元 文学作品欣赏(Ⅲ)
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婴宁
三、项链、五、麦琪的礼物
七、微型小说:雨伞
第十六单元 艺术作品鉴赏
一、绘画作品鉴赏:
(一)中国人物画的鉴赏:《清明上河图》(局部)
(二)中国山水画的鉴赏
(三)齐白石的《虾》与徐悲鸿的《马》:妙趣横生的《虾》、徐悲鸿的《奔马图》
(四)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蒙娜•丽莎》
二、雕塑作品鉴赏
(一)断臂的维纳斯
(三)中国古代雕塑:铜奔马
(四)中国现代雕塑:艰苦岁月、钢琴
三、书法作品鉴赏:
(一)浅谈颜体楷书
(二)柳公权《玄秘塔碑》
(三)草书艺术的鉴赏
二、关于教材中各单元的侧重点问题
每个单元的重点在单元前面的“单元指要”中有所提示,在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和“单元练习”中都有相应的设计和安排,因此,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中的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认真完成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并联系《语文练习册上相关的基础训练题和各单元检测题,进行必要的训练,以使学生能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
三、关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实践、重训练、重技能。由于独立的思考精神和自主的学习方法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主体思维,不断思索,不断探索良好的学习方法。
从语言学习的目标看,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训练仍然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各单元课文的体裁和内容看:本学期语文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对科技(社科)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对诗词、散文、小说、艺术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了解、把握有关诗词、散文、小说、艺术等的特点及鉴赏的一般知识,能够写作评价相关作家作品的鉴赏文章。本学期学习的作家作品涉及古今中外,要通过学习,扩大文学视野,培养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综合起来看,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掌握不同文体以及相关的文体知识,提高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并且在加强听、说、读、写各项基本训练的基础上,以突出实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主线,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四、作业和考试
1、期中考2学时,复习4学时。
2、期中考试自行组织安排,其成绩按规定折算后计入学生期未总成绩。
3、期末考试由省校统一安排,统一阅卷;考试时间和形式以省电大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考试文件为准。
苏广播电视大学五年制高职
《语文》(3)教学要求
一、课程性质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从事交际、工作、学习的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各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会各科知识、形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职业技能,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重点掌握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现代文的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具有浅显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文艺作品的欣赏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为提高文化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奠定基础。
三、教材使用
本学期20_级五年制高职语文学科使用教材为中央电大组织编写的《语文》(第三册第二版)教材(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鉴于五年制高职教学实际情况,经省校语文课程中心组研究,对教材教法提出了具体意见,并确定了教学重点。省校语文课程中心组编写的《语文教与学指导》(第三册修订版)(东南大学出版社)可供教师教学和学生练习使用,此书也是复习、考试的依据。
四、教学总体要求
1. 阅读:在初中基础上,培养自读习惯,掌握泛读、略读、精读方法。能从报纸、杂志和一般社科、技术资料中迅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能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总结全文中心,了解写作特点。学会使用常用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对信息资料进行检索、筛选、摘要、概括、分类、综合。培养爱读书、多读书、记诵名句、背诵名篇的习惯。
2.写作: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作、学习、社交常用文书的写作能力。汉字书写正确、清楚、端正、匀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表达自己或别人的意愿、感情、思想和状物叙事的各类文章,达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写生活、学习、社交中的应用文达到主旨明确、思路清晰、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言得体。写公务文书类应用文以及综述、调查报告和与专业有关的信息类文章达到主旨明确、思路清晰、选材得当、语言得体。
3. 听话能力:养成细心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思;听报告或别人讲话,能边听边记,不失大意,复述清楚。
4. 说话能力: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说话清楚、流利,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大方、清晰、得体。初步掌握社交口语运用的基本方法,与人交谈表意明白、举止文明、谈吐得体。
五、教学具体要求及课时安排
第十二单元 信息精品(1)
通过速读训练,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信息量的技能;经过泛读等阅读方法的传授,提升“提要钩玄”的能力;通过课堂讲练,检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本单元的文章,逐步培养阅读科技类文章的兴趣,养成经常阅读科技文章的习惯。
本单元重点讲读课文:《透过遗产看世界》、《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天地人之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其它课文教师可安排导读或让学生自读。
十三单元 文学作品赏析(1)
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诗歌的一般知识,培养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写作评价诗歌的文章。
本单元重点讲读课文的篇目和要求是: 《蒹葭》:1.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2. 学习本诗比兴、重复等艺术手法。《国殇》:
1. 了解楚辞及屈原。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5
本人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 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
在校期间,本人一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由于有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曾获得“三好学生” 荣誉得到了老师及同学们的肯定,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参加了校文学社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人坚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挑战,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我毕生的力量
五年的大专生活,我所学习的机电专业再加上附加的课目已在我的刻苦努力中画上句号。五年的大专生活让我所获颇丰。从学业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这是充实且有难忘的五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毕业之际,回顾五年来的做机电专业大专生自我鉴定如下:
首先我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其次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我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学能力。根据专业方向的要求,我有针对性的自学了有关课程,掌握了很多有关知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此外,我也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6
在我们这个年纪我们平时已经很少看电视了,如果是看电视也是看那些动画片和电视剧,在我们的智能手机还没有登机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电视,在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会调出来想看的频道,那个时候电视上一般都是在播新闻,爸爸妈妈也对行为非常的感谢,所以那个时候也会了解一些新闻。但是现在真的只能手机普及了,我们看新闻联播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从电视上了解到一些新闻的机会更少了。但是其实看新闻对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是很有好处的,是个好习惯。
当我们看新闻的时候,你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一些新闻,了解我们国家的形势和其他国家的形势。关注一些国内的新闻,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关注我们的社会问题和生活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看新闻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如果一个人他一直不看新闻,他就只能知道自己旁边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人他很喜欢看新闻,那么他就能了解到许多别人的事情或者是社会上国家上面的事情。这样长此以往,两个人的眼界和知识也就相差很多了。所以看新闻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也可以让我们能够有更好的视野,去关注社会和生活上面,以及国际和国家上面的事情,对我们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
虽然我们在电视上面看新闻联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是随着我们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也可以更方便的在手机上面接触到一些新闻,也可以经常在一些软件上面看到类似的视频,所以我们能获取新闻的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多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关注新闻。
看新闻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如果一个人每一天都坚持看新闻,那么我相信他的视野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开拓。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7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2、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
3、熟读并背诵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
1、养成提问的习惯。
2、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
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2、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的课文我们学完了,知道了阅读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问题。我们都有了许多的收获。现在,看看语文园地这个版块,给我们准备了哪些知识吧。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
(1)阅读时要动脑筋,积极提出问题。
(2)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3)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①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②说一说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体会,你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③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④全班交流。
⑤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要开动脑筋,善于思考、勤于提问,做学习的主人。
2、练一练,学运用。
预设:
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对文章中一个词语,一句话的理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还可以是对文章主题的概括。
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
3、我交流,我积累。
平时你还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我们在读书时,要积极地提出问题,善于思考,才能深入挖掘书中知识。
(板书设计:阅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总结了这一单元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朗读。
版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驻扎蛀虫拄拐
捐款娟秀手绢
花苞冰雹鲍鱼
(1)让学生大声朗读这些词语。
(2)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
每一组字都有相同的部件加上不同的偏旁,都是形声字,读音只是声调不同。(板书:形声字)
同学们可以根据每个字的偏旁来区分这些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是教给学生字的组成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练一练,学运用。
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填空。(只填序号)
①驻②蛀③拄
(1)战士们日夜()守着祖国的边疆。
(2)()着拐杖的老爷爷慢慢地向前走着。
(3)这几天弟弟的牙好疼呀,原来是有()牙了。
①娟②捐③绢④涓
(4)妈妈买了一个新手()。
(5)一股()()清泉从山上流了下来。
(6)同学得了重病,我们积极给他()钱。
(7)老师的板书,字迹()秀,我很喜欢。
3、我拓展,我积累。
让学生举一些像这样的词语。
(方仿访纺)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一)比较下面成语的说法,选一两个说句子。
1、读一读,找规律。
(1)读成语,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一不做,二不休: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性做到底。
一是一,二十二: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三下五除二: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落。
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用“一不做,二不休”和“三下五除二”造句。
到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拼了。
他三下五除二地解决了问题。
总结:这些词都是成语典故,都有一定的含义。
(板书:成语典故)
2、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一两个说句子。
(我不敢说是对他特别熟悉,不过讲猜测的话,我或者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妈妈三下五除二就把几间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3、我拓展,我积累。
这样含有数字的成语还有很多。
三思而后行、一物降一物、一字值千金、三寸不烂之舌、五十步笑百步。
一步一个脚印、三句话不离本行、一发不可收拾、三过家门而不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成语和用运成语的能力。
(二)读下面的句子,注意问号的用法,再照样子写一写。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样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1)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2)思考并说一说这是什么句?
设问句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板书:设问句自问自答)
2、练一练,学运用。
照样子写一写。
(1)夏红学习成绩为什么非常优秀?因为她学习刻苦。
(2)社会有这样大的进步,靠的是什么?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3、我拓展,我积累。
像这样的设问句还有很多。
难道地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吗?当然不是。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交流平台知道了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识字以及词句段的运用,希望同学们多积累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熟读并背诵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二,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名言警句。
二、日积月累
1、读一读,找规律。
学习文言文里的语句。
课件出示: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c、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e、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陆九渊
(1)朗读这写语句,说说你读了以后了解到里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读句子,我们发现这些句子都和“疑问”有关,说明提问题在学习、做事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大体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再进行积累。能用到我们的说话和习作中更好。
(3)说意思。
①谦虚好问的人气度就宽宏,自以为是的人气量就狭小。
②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③不学习自能知道,不问别人自己就懂得了,从古到今做事情,还没有这样的人。
④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⑤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2、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合适的句子填空。
①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因此,我们的好多疑问可以通过读书、请教他人、从生活中去感悟来解决。
(2)凡事要想办好,就得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教。()
(3)()因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3、我拓展,我积累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名言警句,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多积累、运用这些名言警句,使我们的文章更精彩,指导我们为人处世更加合理规范。
四、课后作业
搜集名言警句,交流,背诵。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识字加油站”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举形声字的词语,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词句段运用”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成语很陌生,所以,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成语的意思,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并让学生们运用,加以巩固。
不足之处:
在讲授“日积月累”时,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8
【活动来源】
随着天气渐渐变暖,我发现园中的孩子们对水的兴趣很大,经常在水管前嬉戏、打闹,以致把衣服弄湿了也不愿意离开,有几个“小调皮”
甚至为了能在水池边多玩会儿,主动要求帮老师洗抹布、涮拖把。纲要中指出: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引导,让孩子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我心想,何不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兴趣,来上一节关于水的活动课。
【活动目标】
1、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的
2、知道水会随温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状态
3、了解水的重要性,懂得节约用水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准备活动】
1、每人两个分别装有水和牛奶的杯子、玩水玩具,每组一个大塑料盆
2、事先在冰箱里冻好冰块
3、教师准备酒精灯、烧杯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出示各种玩水玩具,如水枪、瓶子、水盆等。请每组幼儿自由玩水师:
“刚才,孩子们都玩得很高兴,可是你知道吗?(压低声音夸张状)水呀,还有许多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水的秘密,好不好?”
幼:“好”
评析:利用幼儿平时比较感观熟悉又喜欢玩的东西,引起他们的兴趣,利用幼儿的好奇,引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认识水的特性
1、看教师请幼儿出示装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师:你们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请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只用眼睛看语气重一些)
幼:水清清的,牛奶浓浓的;水是无色的,牛奶白色的。
小结:水是无色的评析:
本环节,教师多次强调孩子只用眼睛,孩子对物体的感知有多种经验,尤其对平常喝的水、牛奶,他们很容易想到味道等其他的,而教师引导孩子用“看”这个感官系统,幼儿又自然运用上“颜色”这个词汇,水的这一特性很自然就出来了。
2、尝教师请幼儿尝一尝牛奶、水有何不同幼: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没有味道。
小结:水是无味的启发幼儿:水与牛奶比,还可以与什么比尝是无味的
例如:酒是辣的,酱油是咸的,加深水是无味的评析:让幼儿尝,他们亲自感受,探索兴趣更浓了3、观察师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别放入一片鲜艳的花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觉,例:
你能看见吗?为什么?
幼:水中的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小结:水是透明的。
启发幼儿想办法: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水是透明的?
例:把小手放入干净水中,隔着盛满水的瓶子互相能看见等。
评析:教师对于孩子一些偏离实际的说法、想法要及时正确引导,引导并启发他们能够及时回到要体现的内容上来,孩子也在不停的讨论、探讨中形成了知识。
4、动几人一组将杯子里的水倒入盆中,引导幼儿感知水的流动,提问:水是怎样的?
小结:水是可以流动的。
水的流动性还从哪里看出来,启发幼儿说出如拧开水管、小河流水等。
评析:让孩子动起来,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在操作中明朗化、清晰化。
5、师幼共同总结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
本环节总评:
幼儿与教师一同通过看一看、尝一尝、动一动等多种形式,对水的特性有了一个全面了解。
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1、水变冰师:水对小朋友说:
教学反思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19
教学目的
品味散文式的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体味人物对话
教学重点
1.景语和情语。
2.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1.散文式的格调。
2.诗歌般的意境。
教学方法
研读、品味、思考
教学过程
一、点拨
《荷花淀》不侧重战争场面的描写。从青年妇女这一侧面去表现时代的重大主题——以人民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小说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妇女形象,表现了她们的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分析文章中几处对话描写及其作用
①夫妻对话。妻子追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这里蕴含着妻子对丈夫的忧虑、关切和责备,也表现出人物的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妻子赞同丈夫参军,说明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妻子应诺承担家里的千斤重担,说明她爱丈夫、爱祖国,把对丈夫的爱融注入爱国的高尚的民族气节中。
②探夫时的对话。她们想去而不明说,骂、恨、惦念和找借口探夫一样,都是对丈夫的爱。
③伏击战后妇女们在回家路上的对话。她们商量回去也成立队伍,她们要和丈夫比赛打敌人,看“谁比谁落后多少呢”,表现她们在战斗中受到教育,不甘落后,想和丈夫比个高低的自尊心理和勇敢好强的性格。
三、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①渲染气氛,为人物活动提供特定环境以烘托人物形象。“月亮升起来”至“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20
电视专题类作品评析
关于“电视专题片”与“深度报道”
电视专题片的评析
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做的深度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且有深度。
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相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详尽全面的报道。
对电视新闻专题片的评析,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题材的选择是评析新闻
题材的选择,是新闻专题片成功的基础;也是评析新闻专题片的一个重要标准。 新闻性,是新闻专题片的根本属性,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专题片的一个重要特性。 准确选材:
须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为依托;敏锐的新闻嗅觉,捕捉具时代;特色又蕴含社会意义的题材(重大题材——重要性);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需解决的问题(群众题材——群众性)
二、内容的创造
1、“消息”与“新闻专题片”的区别
同:新闻性 纪实性 异:篇幅短与长;报道的深与浅
消息讲究的是时效,以快、新取胜,而专题讲究的是深、广,以对消息的补充、延伸和拓展见长。
2、新闻专题片的深度
1)新闻专题片的深度首先表现在主题的深刻性
主题:一部作品全部思想内容的体现和概括,是作品的灵魂;关系到作品价值的高低。 主题的提炼:记者驾驭报道题材时,不能只是简单客观再现事物,而是对题材进行深入发掘;大量占有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多层次的思考、分析,提炼出深刻的、富有启示性的主题。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21
教学内容
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口语交际──^v^未来的…。^v^
⑵习作──想象作文。
⑶学习^v^我的发现^v^。
⑷积累名言。
⑸了解科技新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⑴在交际写作中训练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⑵在积累、了解中扩大语言能力,了解有关科技方面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口语交际与完成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科幻)、范文、幻灯片等。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通过交际训练学生想象与口头表达能力。
课件(有关科幻)。
一、播放科幻课件
1、仔细看,讲讲哪些产品十分先进。
2、师:这就是未来的产品,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想象训练:口语交际──^v^未来的…^v^。
二、交流
大家畅所欲言:讲讲自己对未来的什么最感兴趣?
1、学生自由讲:
A生说:我想设计一套衣服,人们穿在身上感觉到冬暖夏凉。
B生说:在21世纪我想研制一种药品使病人吃后起死回生。
C生说:我想设计一种无人架驶汽车在遇到危险时能自动避开。
2、教师针对学生发言给予归纳:
同学们的想象非常神奇,很好!下面还有很多奇思妙想有待于我们大家去探究、去讨论,教案《《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三、分组进行交流,补充
四、各小组选派一人上台进行口语交际
1、台上表达:
可以边画边讲,也可以边讲边演示。
2、台下提问:
以交通为例:
汽车:
⑴如何能让汽车在水里行走?
⑵如何肥让汽车自动避开危险?
⑶如何变小?
3、台上回答:
台下可以补充说明。
五、讨论
六、评一评谁最讲的最好
七、作业
请你设计未来的食品拥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习作。
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写作能力。
一、导入
1、师: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展开了想象,讲述了未来的先进衣服、药品、汽车、食品…
2、师: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科幻习作,未来的…
二、回忆口语交际内容
目标锁定一种产品进行具体指导:
1、未来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⑴四季服特点:
四季皆穿,冬暖夏凉。
⑵环保服特点:
具有自洁能。
⑶治疗服特点:
拥有按摩功能,防治疾病。
2、未来服有什么结构?
3、未来服给人们带来什么便利?
三、根据内容各自命题
抽1~4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作文题目,并指出作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准备按什么顺序进行习作?
四、分小组进行交流
互相启发。
五、学生分头写作,教师相机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作文。
培养学生能按习作的要求进行修改作文。
范文。
一、复习导入
你们的作文写完了吗?谁能说一说自己习作的题目及习作的内容?
二、出示范文
学生对照范文自评自改。
三、分小组交流,每组推选一个最佳作品在台上交流产
1、把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
2、每组推选一名在台上念。
3、评比:
抽学生说一说所念的文章中,你认为好的地方与不足地方,对不足的地方应该怎样修改。
4、对照佳品习作再一次自我修改。
四、作业
抄写作文
第四课时
优秀人物新闻作品赏析范文22
第三章 新闻作品评析的方法
1、分析新闻作品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对新闻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具体分析。
①分析新闻作品内容。
②分析新闻作品形式。
⑴对新闻结构的分析;⑵对新闻表现手法的分析;⑶对新闻语言的分析。
③对新闻结构的分析。
二、对新闻作品的综合性分析。
2、研究、评析新闻作品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3、如何分析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洁净,是它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分析新闻主题,要注意把握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意义,看其是否正确和深刻。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分析新闻主题,还要注意它是否鲜明和集中。分析新闻主题,还可以与新闻作品所选择的角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些新闻作品反映同一新闻主题,但由于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新闻角度,而未让人们感到千文一面,相互雷同。
4、怎样分析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
新闻报道具有多种体裁,如消息、通讯、特写等。不同新闻体裁,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其表现主题、选用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表现手法和新闻语言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分析新闻作品形式时,要根据不同的新闻体裁作具体分析,才能做出中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