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一篇
XXX,男,汉族,现龄XX岁,_党员,现任XXX。同志担任村主要领导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凭着一股对事业的执著、一腔对乡土的热爱、一种坚韧不拨的精神,将村发展成了今天各项工作都位列全镇前列的村,受到镇党委、政府多次表彰。
村是镇镇政府驻地,村内主要产业为宣纸书画纸产业。区位优势较为优越,位于青弋江东岸,距县城11公里,辖22个村民组,农业人口2118人,耕地2850亩,村内有大小纸厂18余家,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从事纸业生产销售和单季水稻种植。在丁侉子同志带领下,丁桥村两委齐心合力致力于本村的管理与发展,经过多年的奋斗,促使村内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
本村现共有党员50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5人,其中女党员5名,党小组3个,村民代表44人。作为村党支部的领头雁,丁侉子书记拎在手上、抓住不放。20XX年丁桥村全年召开支委会12次,支部大会4次,民主生活会2次,集体党课2次,发展预备党员2名考察对象5名。巩固小学教成果,确立了党员联系户,成立了党员议事会,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负责活动 ,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全村党员没有违纪违规现象。
二、搞好民主制度监督,推进民主制度建设
完善村务工作制度,搞好建章立制工作是加强村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村两委会缺少会议纪录,许多会议决定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他首先理顺会议制度,明确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并要求重要的村务工作必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实行民主决策。接着,根据上级下发的村务工作规则,他又结合该村实际,帮助细化、完善村务工作规章制度。
自担任村书记以来,他认为:取得成绩的关键是搞好班子团结,班子团结得好就好像内燃机有了内在的动力,群众看到班子团结有战斗力,干什么事情都有信心,用群众的话讲就有了奔头,全村有了凝聚力,再大的困难也不怕,再难的事情也能做。相反的话那就成了一盘散砂,什么问题都会冒出来,要发展社会事业奔小康就成了一句空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丁侉子同志的一系列实事,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称颂。
三、加快经济发展,关注民生工程
宣纸书画纸产业是丁桥村的主导产业,也是该村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0XX年,丁侉子同志积极引导农民做好宣纸书画纸加工,提高宣纸书画纸品质;在镇农综站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组织百余人参加了农业技术培训班;为积极做好有力组的地质灾害点移民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认真做好了全村地质灾害移民建房,地基、用水、用电通讯等协调工作;顺利完成了本村的安全饮用水项目;组织群众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复村民组村庄水泥道路,保持村庄清洁;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做好涉弄资金发放接对工作完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民保险工作,做好五保户资金发放,生活保障,农村低保户生活保障,评定工作;做好村级公路养护、除草工作等。
四、深化维稳机制,促进平安建设
为做好维稳综治工作,在镇政府和派出所的指导下,丁侉子同志领头成立了丁桥村治安巡逻队,建立多个瞭望哨岗位,积极开展维稳工作。他本人20XX全年共参与调处民间纠纷15起,全部调处成功,没有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他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常性研究工作,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使得全村综治工作在20XX年取得喜人成绩。20XX年度丁桥村未发生杀人、抢劫、纵火、爆炸等重大刑事案件;无称霸地方的恶势力;未发生大型农机器具和大型畜生等被盗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群体性械斗、闹丧和集体食物中毒等大事件;无拐卖人口、制_毒及吸食_等社会丑恶现象。针对全村在外务工人员多数的情况,为及时掌握他们在外工作生活情况,他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信息,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
五、实行强抓强管,紧拎计划生育
他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坚持以村为主机制,每月都主持召开村计生例会,了解计划生育方面的情况,了解外出务工育龄妇夫信息,做好青年思想工作,积极配合镇计生办开展三查一治活动,他还经常去育龄夫妇家慰问,20XX年度全年没有出现计划外生育现象。
六、规范村务公开,坚持民主管理
他严格实行村有镇管制度,合理使用村有资金,重大资金,都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向支部大会通报备案,定期进行党务村务公开,正确用好转移支付资金。他多渠道积极争取资金为公益事业增加投入,近几来,每年都能为本村群众办一件或两件实事,改善了农村面貌。
七、落实惠农政策,为民全程代理
他积极开展全程代理服务,为农民宅基地的审批、木材砍伐证的审批、居民身份证的领取、残疾人_、特困人群大病就医的申报等之类的工作,他都尽最大能力为群众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
八、致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把丁桥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丁书记十分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有计划地对村民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国家、爱集体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特别是结合农村创先争优活动,把四爱教育继续引向深入,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政治思想素质,涌现出大批好人好事。在思想教育中,他还注意发挥党员的骨干、桥梁作用,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村党支部除抓紧普及教育外,还重视成人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多方努力下,于20XX年建成新的村级活动场所。新建村部坐落于丁桥街道,建筑总面积,村部基础设施较为齐全,设有人大代表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办公室、B超室、妇检室、农家书屋等。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夯实了丁桥村民众的物质文化基础。
在村任职二十多年来,丁侉子同志对工作始终风风火火,对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群众始终情深意长,对自己始终严格要求。梅花香自苦寒来,丁侉子同志,正是凭着踏实的足印、执著的精神、奉献的情怀,为该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新时期村干部的良好形象!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二篇
XXX,男,汉族,1978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xx年以来一直参与乡村振兴工作。6年来,他一直埋头本职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得到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一、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工作能力
在XXX县的乡村振兴领域,XXX的业务能力水平是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的认可。而这一切来源于他对业务和政策不断的学习和执着。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自参与工作以来, 自从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以来,他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全力拼搏,为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力量。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数据统计工作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刚开始这项工作的时候,他面临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一穷二白的数据库。在工作开展初期,帮扶对象的数据变化较大,而且所有人都在进行系统录入,系统经常卡顿或瘫痪,增加了系统数据录入难度。为了回避各地登录的高峰,他和乡镇的专干人员、系统录入人员十余人采取错峰录入的方式。他们每天早上三点至八点,中午等其他地方的工作人员吃饭休息的时间,他们开始录入,晚七点至十点在单位进行集中录入系统。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和年轻人一样连续工作,经常录入的眼睛都花了,看数据和表格都重影,鼠标都点不准位置。为做好帮扶对象的识别,动态管理、退出等系列工作,他和XXX办、乡镇的基层同志一起,研究方案、琢磨流程、假设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看似简单的工作,但是却涉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体的流程、环节把握不好,就容易引发矛盾,增加不稳定因素。为此,他和全县的XXX干部始终严格要求全县X个乡镇X个行政村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步骤开展相关工作。在帮扶对象识别和退出上,严格遵守识别和退出流程,确保识别和退出工作严谨规范,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为了让广大帮扶干部能准确做好建档工作,他还制作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相关表格填写模板和说明以及动态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动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他还和同事到各乡镇给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开展培训,讲解流程和注意事项。在期间,他走遍了全县XX个村。
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了做好全县动相关业务解答,他公开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全县的帮扶责任人、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乡镇工作人员,随时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无论早晚、节假日都能得到他的认真细致解答。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能接到100多个各类询问电话。电话打到没电是常事,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曾经想把手机从智能手机换成电池更抗用的老人机。几年里,他没有休过年假,晚上经常加班到半夜,春节期间也仅休息了四天时间,“五加二,白加黑”,成为他工作是日常写照。为使低收入家庭符合条件的子女都能享受到这项些惠民政策。在每次发放之前他都要对学生申报的材料逐页逐项审核,比对往年度享受过补贴而当年未申报的学生名单,逐个联系确认,以免学生错过申报机会,保证符合条件的学生应补尽补。
三、默默奉献,善作善为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也不例外,他爱人是老师,还是班主任,每天早出晚归,孩子外地读高中,家中老人体弱多病,都需人悉心照看与陪伴,尽管如此,为了全县的工作,他在工作上投入了自己全部精力,舍小家、为大家,每每想到这,都感到对家庭的深深愧疚。这几年来,为了做好各项工作,他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双休日,不记得献出多少个“白加黑”,面对女儿埋怨的语言和妻子抱怨的目光,他只能继续勤勤恳恳的奋战在XXX工作上。妻子做腰间盘手术,手术后需要人全程陪护,他只是陪护了2天,工作忙不开,又找亲戚帮忙照顾,自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他深知,乡村振兴工作任重而道远,他将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全县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善作善为,为打赢这场新战役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三篇
林家坪镇南圪垛村位于林家坪镇南部,距林家坪镇3公里,由南圪垛、沙垣、高家圪台3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耕地3666亩,其中:红枣林1496亩、核桃林1020亩。总人口833户265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299户765人,20_年底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83元。
南圪垛村曾是_中央西北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驻地,贺龙、_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工作、生活。本村依托革命红色资源,以“三基”建设为抓手,以“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实施生态环境治理。20_年6月份以来,在对_中央西北局旧址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旧址修缮的同时,对旧址周边和村主要街巷进行了环境综合治理。20_年又对所有居民建筑立面和屋顶进行了改造,对给水排水系统进行了完善,并新建了污水处理系统,对村庄和可视山体进行了绿化,完成造林绿化1230亩。对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清理公路沿线、村内河道垃圾,配套垃圾清运车3台、垃圾箱18个,聘用专职保洁员15名。筹建垃圾填埋厂一座,计划20_年底投入运行。
以发展红色旅游为主,培育产业富民工程。聘请省农大教授制定“红色旅游+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培育红色旅游产业,对革命旧址进行修缮,完成布展,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排练实景剧《梦回南圪垛》,周六、周日进行演出,吸引游客。吸纳36名贫困人口参与环卫保洁、旧址管护工作,每人每年工资性收入达6000元。硬化田间路1·8公里,实施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对600亩红枣经济林进行高优嫁接,并于林下种植中药材,可带动贫困户83户,户均增收830元。实施2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年可产生经济效益23·5万元,增加村集体收益6万元,可带动深度贫困户36户83人,人均增收1000元。成立香菇种植合作社,建设大棚32个,带动贫困户108户,其中政府提供60万股金,贫困户70户120人以每人5000元入股,29户贫困户以小额扶贫贷款入股,9户贫困户房前屋后修建大棚,增加村集体收益26520元,户均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共计造林1500亩,带动贫困户31户67人,年人均增收2500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继续深挖南圪垛、沙垣两村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底蕴,全力打造_中央西北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旧址、吕梁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旅游。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展300亩旅游观光采摘园区,发展10——15户吃住一体的农家乐,5——10户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特色产业,纯粮酒、纯粮醋酿造体验销售店各一户,真正让红色旅游成为南圪垛村的脱贫支柱产业。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四篇
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陆续播出了最美乡村医生的事迹,他们都奋斗在最艰苦的地方,为边远山区的广大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乡村医生是李前锋和居马泰。
横县大浪村扁担村医李前锋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药箱,一头拴着干粮,累了就席地而坐,渴了喝点山泉,身子虚弱的他十年如一日地在大浪村崎岖不平的山路间来回不停地穿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扁担医生李前锋身患尿毒症身体羸弱的他却在大山深处的乡村诊所坚守10年,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居马泰1992年7月毕业于伊宁卫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包扎墩牧区卫生院,一干就是20年。包扎墩是特克斯县三个乡镇、两个牧场以及尼勒克县一个牧场的牧民过冬的冬牧场,总面积220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共1500户4000余人。进包扎墩冬牧场路途十分艰险,身边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路是由牧民凿出来的,所以仅能容一匹马或一只羊通过。每年冬季牧民赶着牛羊转场,只要稍一不慎,人和马就会坠崖,连尸首都无法找回。就在去年秋天,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年幼的婴儿骑着马转场时,马失蹄,结果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母女和马都没能找回来。所以,包扎墩也被当地的人成为“天堑之地”。居马泰在这样的地方一干就是20年,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身患心脏病,不能在高原山区工作,随时有生命危险。加之他妻子动了5次手术,3个孩子还年幼。当地卫生局领导签于他的实际情况,准备把他调至农业村,但是他婉言谢绝。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五篇
凤栖桐花示范片区位于邹城市东15公里处,处于五宝庵山风景区、鸿山风景区、莫亭水库、大庄河湿地公园和孟子湖的几何中心,邹城新旅游线环景区通行。
凤凰山为济宁第一高峰,形如凤凰展翅,头向西南方遥遥相望,相传在凤凰山顶可见张庄镇西南区域山水相依、风景秀丽,峡谷之畔长有茂密的桐花树,繁茂旺盛、适宜繁衍栖息,遂凤凰飞至此处栖居,此处也成为了风水宝地。在诗经,大雅的“卷阿“里,有一首诗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奉奉(奉有草字头)萋萋,雍雍喈喈。》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在《庄子·秋水》里,也有记载,在说到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宛(右鸟旁)雏,子知之乎?夫宛(右鸟旁)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遂有“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之寓意,故名凤栖桐花景区。
片区内村庄历史最远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属龙山文化。景区内发掘的桑北遗址位于桑北村北300米处,东西长4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1979年冬整地时挖出灰坑10余处,并挖出文物一宗。1980年3月,经山东省文物普查队考证,此处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文化遗址。遗址采集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龙山文化陶器有:兽骨、穿孔石刀、石斧、豆盘磨光黑陶器、泥质灰陶缽、黑陶片等;西周陶器有:圆折沿陶罐及宽折沿陶、泥质灰陶绳纹罐口沿、夹砂灰陶绳纹鬲口沿、鬲足、陶拍、侈沿鬲、鼎足、宽盘、铜器等。
自20_年建设以来,片区内以桐花秧、桑北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及景观游乐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孟子学堂、文体广场各1处,旅游厕所4处、生态停车场4处,配备垃圾分类桶4组,栽植各类绿化苗木6000余株、各类水生植物8000余株、花卉色带6800平方米。统一设计安装景点标识导视系统,安装仿古路灯120余盏。
建设过程中注重彰显乡村田园的诗情画意,依托村内原有的古民居、井窖、石碾和自然山水林田资源,按照旅游村庄的要素,完善景点建设,建设了沙滩游乐区:水岸沙滩、湖心凉亭、长寿石、浮桥码头、栈道信步等;科普教育区:桑北遗址、中草药科普基地、花海漫步、历史文化展馆、乡村记忆馆、春华秋实、摩崖石刻拓片等;建设了石碾游园、祈雨亭、月牙泉、景观吊桥、遂愿池、望山观水平台、台胞寻亲等景观节点;结合山村民居配套建设民宿农家乐,让游客“望的见山,看的见水,记的住乡愁”。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六篇
一、新农村区:
新农村区总占地面积约117亩,分为两期,建筑面积约2。16万。
其中新农村一期、二期均由4个两层的合院构成,共8个合院,124户。
在设计上采用了岭南客家风情的建筑风格,兼具民宿功能,区内配有健身运动设施以及儿童活动设施。
新农村一期建有综合楼一栋,建筑面积约1376,共三层,是整个项目园区的“指挥中心”;商业街位于新农村区域主入口的两侧,建筑面积约4788,共130个商铺,配备约100个停车位,可以满足游客的生活及娱乐需求。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占地约500亩,建筑面积10万,含水培、无土栽培、育苗三种功能的智慧温室,另配有水培服务间、灌溉室及育苗服务间。
智慧温室配备自动精播生产线装置、智能苗床及生态补光系统等设施,采用以色列先进的水培、基质栽培、节水灌溉系统等技术。
此外,产业园区配有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及商务运营中心。
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建筑面积约1万,可满足项目及周边乡镇农产品储存和冷冻需求;商务运营中心建筑面积约1500,共三层,可满足100人就餐、50人住宿及办公等需求。
三、种业科研示范区:
种业科研示范区占地约500亩,拟打造成一个集种业研究与种子培植、种植资源收集与保护、农业新品种示范与展示为一体的种业小镇,更好地服务灯塔盆地现代农业发展。
四、生态旅游观光园区:
态旅游观光园区占地面积约1500亩,后期可发展大田、林地种植、特色种植、采摘园、农趣园等,可修建田间栈道,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整合当地农特产品资源,引入景观农业、设施农业开发模式,实施规模化、主题化、休闲化开发,打造成为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基地。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七篇
侯芹英,女,汉族、1987年出生,专科学历,20_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现任小学英语二级教师。
侯老师,她是一位外省的女孩,家在四川西昌,从小立志当老师。20_年,她大学一毕业就参加思南县国家级英语特岗教师招聘,考得全县第二名,来到兴隆乡中心小学工作。20_年9月份,年轻的她带着教师梦来到这里工作,面对繁重的工作,艰苦的环境、微薄的收入,又面对着举目无亲,她的梦想第一次被现实撞得支离破碎。但是,面对山村孩子们淳朴的笑脸,渴望的眼睛,她最终坚定的留下来,并用更多的爱温暖着孩子们。把梦想植入山村孩子的心田,她还鼓励乡村孩子大胆追梦,并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的机会。在教学中,她发现孩子门们不善交流,就鼓励孩子们用写日记的方式打开心扉,并引导孩子们爱上学习,爱上英语。
她任教五年来,虽然她的家人强烈要求她回到四川工作,或者调到条件学校去工作,但是,她都一个个放弃了,留在了山里。她说,山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前前后后,分配到我校工作任教的年轻教师,一拨一拨都调走了,而她仍然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教的第一届学生已经读高二了,她燃烧着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真诚的汗水浇灌着山里的孩子,使山区的孩子带着梦想,飞出大山。也正是那些飞出大山的孩子里的问候,贺卡上的祝福,和看到他们取得的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以及乡亲们对他的真诚与期待,让她一直坚持到现在,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一、默默耕耘、不断钻研
20_年9月,侯老师踏上了我们的山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以前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学成绩是比较不理想的,自从侯老师了,她给我们学校的小学英语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前我们学校没有班班通,侯老师上英语课时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就自己买了EVD播放器和录音机,备课时还画简笔画,制作单词卡片,上英语课时就和学生一起听说,玩,演,唱……她的教学方法给我们学校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自从侯老师来了,我们学校的孩子们都爱学英语,我们学校的英
语成绩突飞猛进的上升。
她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她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她还曾多次发表英语教学方面的论文。她还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她虚心学习老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学校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在工作之余我刻苦努力,晚上经常听英语,学习英语,观看教育教学优质课。学习别人的优点。20_年她拿到了“国培计划(20_)”――贵州省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20_年她参加贵州师范高等教育本科自学考试;20_年拿到思南县英语优质课二等奖。20_年她拿到了贵州省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合格证书。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在教学工作中也会不但创新教学方法,用学到的新的知识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让她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吸收到新鲜的知识营养,使之茁壮成长。
二、耐心帮助,细心关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有时胜于母爱,这种爱能唤醒每一位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侯老师用爱去点亮孩子们的心灯的,以真诚的爱去体贴学生,用关心去感化学生。凭着做人的良知,教师的责任心,她把自己的爱和关怀全都给了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侯老师班级里留守儿童很多,她很关注这些孩子。为了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她经常亲自到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了解每一位留守儿童的信息,她告诉班里的孩子要独立,要坚强,要自信。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恰似一团和风细雨,滋润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去年冬天,她留意到了班上一个同学――安雅琴。这孩子平时很乖巧听话,家中却很贫寒。一天,天气很冷她却穿着单薄,鞋子也坏了,脚指头都漏了出来,侯老师说她看在眼里,甚是心疼,想给这个孩子买双鞋子,于是就悄悄询问孩子脚穿多大码子。第二天兴隆街上赶场,侯老师马上就帮她买了一双棉鞋,还送了两件衣服给她,告诉她“家中有什么困难要给老师讲,老师会尽力帮助你的”。这孩子拿着鞋子后,眼泪就落下来了,让我们看见了心里都酸酸的。在他们班还有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侯老师也曾号召学校的老师一起把自己的旧的衣服送给
家里贫困的孩子。她说也只能尽绵薄之力帮助可怜的孩子们。去年他们班有一个男生是刚转来的,因母亲改嫁后新组成的家庭根本无法让这个孩子从心灵上去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幸福,学习受到很大的影响,性格也变得孤僻了,精神一蹶不振。这个孩子的变化引起了的侯老师的注意,所以经常找这个孩子谈话,关心他,帮助他。她双休日、节假日还到这个孩子家里家访,也经常联系家长,告诉家长孩子的情况,让孩子感觉到温暖,母亲一般的关心和爱。在她的关怀和帮助下,现在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平时班里孩子生病了 ,侯老师都会马上掏出自己的钱给孩子们看病。其实,像这样的点点滴滴的平凡又伟大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她随时把关爱孩子的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关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上。就因为这样,我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她用点点滴滴的爱心点亮了学生的心灯,使他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侯老师在这里任教的时简有五年了,虽然不是很长,但对于一个外省的年轻女孩来说,孤身一人在这里,举目无亲,却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她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在从教的五年里,侯老师经常一吃了午饭就到办公室给班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补习,课后孩子们有不懂的,她也会耐心讲解。历年来,她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在全乡小学统考中,她所任教的英语教学成绩都获得第一名。她本人也连续荣获了“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个人教师”等光荣称号。
侯老师,一名年轻的外省女教师,默默地在思南县兴隆乡小学工作,为我校英语教育奉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她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燃烧着自己的美好青春,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青春,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她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八篇
一踏入前欧村,只见村口的一幢3层农村“别墅”前,村民陈亚细正带着两个小孩在门口溜达。
这是他可爱的孙子和孙女,老人家一手抱着、一手拉着,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他说,身后的三层楼房是一家人的居所,以前的老房子是乱石加上土块堆砌成的,现在拆掉了。“年轻的时候村里就业难,为了生计,很多人便跑到仙游、厦门等地赚生活费。如今,村民们都渐渐过上了好生活!”
这正是涂岭镇前欧村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动例子。几年来,该村共先后投入300万元,大力推进前欧中心村和前欧和溜两个自然村的石头房成片改造项目。同时积极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其中,20_年投入500多万元建设一栋五层楼的新村部,20_年投入210万元建设一栋三层楼的老年服务中心,20_年投入190多万元建设前欧农村交通综合服务站,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全村主干道硬化和绿化。
前欧村地处福厦铁路泉港段中部,是泉港区“两高”沿线整治示范村之一,是全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试点村,泉州市中级“绿盈乡村”。
村里以此为契机,通过加大农房整治,将新村安置区打造成“两高”整治示范点。整治违建及乱搭盖行为,利用整治出的空地、边角地建设前欧口袋休闲公园,对两侧进行绿化和硬化,并配备190多个公共停车位,前欧村党支部书记出文彬介绍道,“如今,村庄‘颜值’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群众住得更加舒心!”
统计显示,全村共整治裸房93栋,“穿新衣、戴新帽”,成片改造,变裸房为新房,变平屋顶为坡屋顶,家家户户住上新房子。“我之前的房屋是两层楼的,还没装修,很不好看。去年村里号召我们配合两高环境整治。现在房屋已经装修得很漂亮,整个家庭情况都已经改变了。”今年已63岁、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陈细元告诉记者。
该村还通过对房前屋后拆除乱搭乱建、清理杂草,按照“宜绿则绿”的原则种树、种菜、种花等,规整出房前屋后菜地及小型公园,营造村民休憩活动空间。村民出门便是公园,房前屋后皆是绿地,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今年,前欧村将根据乡村振兴规划,从多个方面多个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投入291万元建设高铁跨线桥东侧至经八路高铁桥下两侧沿线宜居环境提升工程(两高整治二期)和涂岭镇前欧村经八路高铁桥下以北至乌面宫两高沿线道路环境整治工程;投入50万元建设文化礼堂提升工程;根据发展需要,投入30万元建设老人服务中心加层项目和投入25万元加盖文化中心一层;投入20万元建设水利景观提升工程即高速公路可视内中尼坑蓄水坝景观提升工程。
因地制宜、抓住契机,如今,前欧村已经在美丽乡村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成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动例子。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是考评中心与各个乡镇村落的共同愿景。希望各村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在美丽乡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建设宜居的人居环境,共同构筑美丽泉州!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九篇
每逢节假日,临夏市南龙镇杨家村便打破往日的平静,欢声笑语不断,游客或在花海赏花,或在农家乐品尝美食,或在观光车上游览风景……络绎不绝的游客,让这个美丽乡村热闹非凡。
夏秋交替,杨家村进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村里村外繁花似锦。村民杨生德提起村子这几年的变化,一脸的自豪。他说:“这几年村里路修好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大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了。”
“20_年,杨家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20_年被评为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这是上级部门给予的最高荣誉和肯定,也给了我们发展的动力和信心,因此,我们一定要努力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村党支部书记谢超超介绍。
杨家村位于南龙镇东南部,北邻临夏市“三馆一中心”,南靠凤凰山,前望大夏河。全村现有农户523户,人口2223人,耕地1035亩。近年来,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青睐,该村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景观和环境资源,深入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让乡村旅游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美了乡村、富了乡亲的同时,也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注解和源源不断的力量。
暮春三月,杨家杏花岭漫山的杏花竞相开放,在蕴满春意的绿色中透着千般锦绣、万般绮丽,吸引了大批市民及周边游客前来观赏。游客赏花观景也让杨家村村民有了新的发展希望,村上通过成立合作社,鼓励村民积极入股,利用入股资金打造杏花岭旅游项目,购置观光车、设置小吃摊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项目落地建成后,改善了旅游条件,增加了景区魅力。“南山栈道杏花坞,浅谈嫣红著杨家”,正是杨家村杏花岭的真实写照。
不仅如此,杨家村还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凤凰山在地质上属丹霞地貌,山峰高耸挺拔,中间突兀,两侧对称延展,形似凤凰展翅,故名“凤凰山”。旧志载:“形如翚飞,色若涂丹,夕阳斜照,彩彻云衢”,其山体为红色黏土,若雨过天晴,晚霞绚烂,夕阳余晖映照此山,则如抹朱涂丹,红艳美观,是著名的“河州八景”之一,明朝兵部尚书庄毅公王竑有诗云:“十年不见凤凰山,今喜承恩得暂还。快睹朝阳丹凤翥,真如出岫白云闲。河源来自昆仑境,地势遥连积石关。寄语吾乡钟秀者,好临绝顶共跻攀。”
杨家村美在哪里?首先是村域规划科学合理。为了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迷人,今年,该村积极对接凤凰山文旅景区和兰合铁路客运站前广场的建设项目,主动融入临夏市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旅游名片。目前,村里正进行景区项目的前期征地等工作。
“下一步,杨家村将借助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全力实施凤凰山文旅景区开发项目,利用现有山形山势,阶梯式建设高标准民宿,铺设栈道环线,建造观景台,增加绿植覆盖率,打造花卉景观带,实现‘一年四季,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谢超超对于杨家村的发展充满信心。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十篇
观看最美乡村教师的过程中我一向难以抑制激动的心境,几乎是含着眼泪看完的。“最美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鼓舞了我。在我抱怨学生素质不高的时候,在我工作疲惫喊累的时候,在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还有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还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形象,而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这种光辉更加闪亮,更弥足珍贵!他们燃烧自我的能量点亮了学生的梦想,陪着学生成长,他们的确是最美的乡村教师。我相信所有的人都被这些最美的乡村教师感动着,最美的背后是无私的付出,最美的背后是时刻为他人着想。那些最美教师事迹的感人之处在于,他们心中都有那份对孩子的真挚而深切的爱,有爱的支撑才会有最美的情感,最美的事迹。
最美乡村教师都有完美的梦想,那就是用自我的智慧与力量守护乡村教育的基石。据称,中国农村中小学生有6600多万人,这么多学生需要优秀的教师,需要优秀的教育,乡村最美教师从事的是最平凡却又十分伟大的坚守工作,传播礼貌,开启民智,使乡村教育薪火相传。
乡村的风光虽然美,但很多地方的教学条件却无法与自然风景相比,条件很差,教学硬件奇缺,师资奇缺,应对困难,最美乡村教师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坚守,有的已长达30多年,从满头青丝到发如雪,与学生相依相伴,呵护学生成长,克服了重重困难,把青春和工资投入学校建设中,有的用一匹马驮出了两所学校,有的甘当学生的锅炉工,有的打着赤脚上讲台授课,有的为学生洗澡补衣,有的为学生筹集了几百万资金,而他们自我却不拿一分钱的工资……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一批批学生才得以从大山中走向外面的世界。
最美乡村教师怀着对教育的无比忠诚,对学生的无比疼爱,他们已然成了学生的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他们最牵挂的是学生,学生最依恋的是他们,为了共同的梦想,师生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师生一齐战胜了困难,战胜了孤独、寂寞,迎来了灿烂的明天。
因为心中有爱,有信念,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岁月常在,文化长青,但愿最美教师们好人一生平安,但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公平、充裕的教育,背起知识的行囊走得更远。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十一篇
史怀清同志是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石头镇史家圪崂村人。1979年高中毕业回村担任乡村医生工作,48岁的他,生命只会做一件事,也只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奋,把自我塑造成一名合格的乡医,终结了乡亲们“看病难、看病贵”的灰色历史。他走进了群众的心里,也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作为20_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代表,受到_常委,_副总理_等党和_的亲切接见。
三十多年来,史怀清把每一位患者当作自我的亲人,视群众的身体健康犹如自我的性命,一心扑在全村258户1300口人的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妇幼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这些平凡而又崇高的事业上,坚持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与管理知识,注重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使史家圪崂村卫生室成为全市较早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村级医疗机构,大大方便了全村及附近两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3000多名群众的卫生保健,医疗就诊。同时,在近年来发生的各种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防控工作上,他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自我的本职工作,在他自我的人生途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激情投入真心奉献
从小生长在沟壑纵横的山乡,史怀清曾不知多少次看到庄稼人田间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也不知听到多少次农家院里乡亲们身患疾病的无奈呻吟。这些深深的印记,使他在上中学时就萌发了将来学医回乡为父老乡亲解除病痛缠绕的愿望。
高中刚一毕业,他如愿当上了一名乡村医生。当时,史家圪崂大队部只有一孔破窑洞,一付药箱,一只听诊器和为数不多的一般常用药,群众经济收入也很微薄。史怀清不等不靠,用自我家的油菜,烤烟收入,从县药材公司够置回治疗感冒、肠道感染等疾病的常用药品;之后,他与父亲商议忍痛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一头耕牛,用所得的600多元钱重建了卫生室,购置了药柜和常用医疗器械。他一边向书本学,一边向乡卫生院的大夫请教,在很短的时刻内,不仅仅胜任了定期为儿童接种疫苗,实施妇幼保健等多项工作,而且能够上门为村里人诊治一般的头痛脑热等病症。为这些距乡卫生院较远的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为了掌握真才实学,史怀清与1986年至1988年自费在洛川卫生学校学习医士专业,其后又两次在县医院参加集中培训,多次到延安市,渭南市人民医院观摩学习,并订阅了《卫生报》、《健康报》、《中国医刊》、《实用内科学》、《陕西中医》、《社区医师》等专业书刊,透过“充电”使自我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不断得到提高。
为了乡村医生这个无悔的选取,史怀清放下了学生时代培养的其他特长爱好,常年与药箱,药柜做伴,在解救病人中不知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自我的事业,他让一个个简单赚钱的商机擦家而过,却情愿为家庭生活困难的村民垫付累计达2。5万多元的药费;苹果生产大忙时节,他不时穿梭在众乡亲的果园里,为防止发生中暑,感冒而操心忙碌,却惟独难得到自我的十亩果园去干活。
在20_年抗击“非典”的鏖战中,史怀清所在的村因其地处延安与渭南两市的交界处的交通要道位置,县上在路边专设了检查点,他一面坚持挨家挨户宣传,发放口罩,体温计,到各个角落消毒,一面逐一登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状况,及时查体温,留观,保证了全村群众的健康安全,同时还冒着酷暑奔波于村里于检查站之间,为检查人员送水送饭,协助他们检查过往车辆,人员,保证了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没有受到影响。
心系群众无愧医魂
1998年冬,村民史学礼抱着三岁抽风的孩子到他家求诊,在吃药打针仍退不下烧的状况下,他想只能靠物理方法降温,顿时心中涌动着一股无形的力量,摸黑到附近的河里,侵着刺骨的河水捞起冰块,跑回家中用毛巾冷敷,用酒精擦洗手足,最后在凌晨五点多使孩子的烧退了下来。20_年村民史虎全母亲成玲女老人因患脑血管疾病在西安大医院治疗,由于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她无法承受放下治疗,史怀清按时为老人上门输液治疗,经过二十多天的治疗,老人慢慢好转起来。村民史苍海在20_年春一场车祸使他瘫痪在床,史怀清定期为史苍海换药清理褥疮,也不收任何费用,输液药品都按进价开药,有钱无钱都按时治疗,史苍海病危时他联系镇医院救护车亲自送到县医院治疗。
多年来,村里有病人,他都随叫随到,免费为群众诊断,及时开方送药,近年来,他坚持每月按时督促每名适龄儿童到镇中心卫生院进行疫苗接种,从而杜绝了全村传染病的发生,同时与镇妇幼专干协同进行产后访视和降消项目的政策宣传。在计生对象家里,他时刻不忘宣传国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新政策,宣传生殖健康有关知识,使计生对象自觉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全村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
20_年预防手足口病重要工作时期,史怀清用心配合食品卫生监管执法人员检查村完全小学,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工作,细心指导学生灶,幼儿灶从业人员严格规范操作。同时,为300多名少年儿童讲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引到他们讲究卫生,杜绝手足口病病源,从而确保了校园食品饮食安全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红色美丽村庄经验材料范文 第十二篇
油坊岭村位于商南县城东南部13公里,富水镇西南部,距离富水镇10公里,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67亩,林地及坡耕15740亩。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566户1834人,20_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8元。
20_年,油坊岭村被列为商南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富水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部署,结合村情实际,按照“建基地、兴产业、强经济、促振兴”的发展思路,做足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文旅融合提升“三张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固本强基筑堡垒。选优配强支部班子,狠抓支部班子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创建红旗党支部。按照“7+1”标准,大力实施阵地亮牌、支部亮诺、党员亮分、服务亮效“四亮行动”,完善党群服务中心设施功能,全面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三建三带”,围绕产业发展,建立党小组4个,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把优秀党员吸纳在创业岗位上,引进龙头企业3个,建设20_亩基地3个,使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
完善设施补短板。完善设施补短板。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标准,对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村庄基础条件。实施民居改造工程,对全村105户破旧房屋进行改造,对471户墙壁和116户屋顶进行统一改造,统一风格,打造文明美丽新农村。推进“厕所革命”,按照标准实施农村厕所改造,拆除老旧厕所160户,改造提升152户,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和卫生条件,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建设完善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油坊岭村文化活动广场一座,修建产业路4条17。8公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六清六无六治”活动,建设秦岭山水乡村,清理河道沟渠5。2千米,清扫保洁道路15公里,修建垃圾池40座,投放移动垃圾箱5个,清除垃圾50余吨,着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宜居的美好家园。
三联模式壮经济。按照“村村联建、村企联营、村户联动”的思路,采取“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企业+农户”运行模式,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引进县茶叶联营公司等三家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茶叶、猕猴桃两大主导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全村新建生态茶园7000亩,猕猴桃基地100亩,带动脱贫户创业32人,赚资金45万元。
下一步,油坊岭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抢抓发展新机遇,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努力把油坊岭村打造成为产业强、环境美、乡风淳、治理安、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