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一篇
十一届_二次会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为响应和_的号召,为进一步维护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xx市妇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工作优势,与_门加强沟通协调,把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和两癌检查工作作
为推动妇女发展,解决妇女民生的大事、实事来抓,在组织、动员、宣传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共同推进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和两癌检查项目的顺利实施。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二、取得的成效
3、农村妇女病普查完成情况:三年来全市共普查农村妇女2343087人,患病925986人,患病率为 ,其中慢性宫颈炎398953人、阴道炎467648人、并查出宫颈癌275例、乳腺癌196例、卵巢癌45例,发现癌前病变11例。普治人,普治率65%。
三、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农村妇女对两癌免费检查意义理解不够,羞于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有些农村妇女认为患妇科疾病难于启齿,羞于见人,往往选择自行到药店清洗了事。
2、对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的免费检查工作存在不足:已婚育龄农村妇女大部分外出经商或打工,真正在家的比较少,一般不愿意因参加体检而回家。
3、私立医院和个体诊所的变相免费妇检影响项目的开展:
据查,某些私立医院开车到各县市乡镇打着政府免费妇检的幌子,结果是无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乱开处方、乱作leep手术,许多妇女在私立医院或个体诊所经历一次妇检及受骗后,不愿意再参加两癌检查,给妇女病检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力,严重影响了妇女病普查的正常开展。
4、在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工作中应突出政府主导的职能:虽然绝大多数县市区均按要求开展了农村妇女病普查,但政府重视程度不一。部分县市区财政进行了专项预算,每年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很多县市区经费问题仍是主要的困扰,缺乏政府主导的长效机制,将影响此项工作的可持续性。
5、诊断标准不一,治疗欠规范:在诊断方面,最常见的是宫颈炎的诊断,检查人员往往仅凭肉眼观宫颈糜烂即下诊断,造成过度诊断现象。治疗不规范现象一部分发生在对生殖道感染疾病方面,尤其是对宫颈的物理治疗不规范,另一部分是对筛查出的宫颈早期病变的规范化处理方面,以上两方面的问题较突出。
6、后续治疗及随访未完善:普查的目的是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但目前在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中,对疾病的登记、治疗、跟踪随访等方面未重视,尤其是检查发现的早期病变及癌症患者,应登记造册,专人管理,定期追踪。
四、建议
1、源头规范。建议政府下发专门的文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对承担普查工作的医疗机构、人员实行准入制。明确普查项目标准、普查技术要求。特别要实行治查分开,普查医疗机构只能开出低于30元的处方,并纳入新农合范围;较大一点的病要到县人民医院或更高一级的医院治疗。
2、完善机制。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及技术专家小组,统筹安排妇科病普查工作。二是导入考核机制,将普查工作列入到各有关单位考核指标中,强化部门责任。三是建立援助机制。建议政府设立贫困人口妇科病治疗救助基金,尽力为
困境妇女提供援助,帮助贫困妇女获得及时治疗。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篇
芙蓉区共有街道(乡、园、局)、社区、村妇联组织92个,区直战线妇委会10个,各类企业妇代会组织(女职工委员会)52个,团体协会组织3个。有街乡社区妇联执委和村妇代会委员639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妇联的具体指导下,我区妇联紧紧围绕全区“三先”(全省率先、中部领先、全国争先)的战略目标和“共促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的总体要求,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优化创业氛围,深化“巾帼文明示范岗”建设,开展教育培训等方式全力促进全区女性创业就业工作。由于工作突出,xx年9月份,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一、女性创业就业取得的成效
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会支柱和重要帮手,在金融危机中发挥工作优势和积极作用,按照区委和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妇女创业就业实际,找准定位,积极作为,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妇女创业就业的突出问题,切实履行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职责,我区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有了新的发展进步。
(一)围绕全区妇女就业问题,搭建就业平台
通过 “暖春行动——春风送百岗、丽人暖真情”活动,联合湖南其它十几家知名企业为失业女性创造了500个工作岗位,长沙丽人医院率先为100个失业女性创造了工作岗位,并按照其特长优先安排下岗职工就业岗位22个,大学毕业生16人。府后街劳动和社会保障站推行“3帮1”结对包保帮扶,为每一户零就业家庭发放“零就业家庭爱心联系卡”,为其推荐就业岗位和提供政策咨询;开展“谁先就业,谁先脱贫”就业评比,正面激励积极就业者。区妇联大力开展就业服务,组织女性人才、单亲母亲、下岗失业妇女、失地女农民等专场招聘会,帮助辖区内广大女性朋友们找到适合的岗位。联合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司法局、区工商局在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启动女性专场招聘会。现场还设置了妇女维权、就业指导、法律服务、工商手续等4个咨询台, 40多家用工企业,为各类求职者提供了100多个工种、xx 多个就业岗位,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xx余份,并定于每周二、四持续举办招聘会。为了解决姐妹们的困难,区妇联家政通过家政培训实现了1600名妇女转移就业,服务千家万户,成为全区有就业愿望女性零门槛就业的孵化器。积极与湖南生物机电学院都市花乡班联手,成功连接了政府、高校、企业、社区、家庭五级平台,实现培训、提质、就业联动,加大妇女就业创业定单式培训帮助转移就业。这一成功经验被今日女报以“定单班,让高校成为企业人才基地—长沙市芙蓉区创新创业就业生态链”为题进行了整版报道。
(二)围绕全区创业富民精神,优化创业氛围
通过政府组织、社会响应的方式,开展“女性创业论坛”活动,积极为女性提供丰富的成功创业的经验。成立芙蓉区女性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召开女性就业专场招聘会,联合创业办在全区征集优秀女性创业项目,并召开创新.行动—我的创业方案暨优秀女性创业项目评审会,评选表彰11个优秀创业女性项目。搭建展示平台,评比表彰“巾帼创业十杰”,区妇联牵头,组织了新芙蓉新女性演讲报告会、成功举办了芙蓉区女性创业讲坛,成功创业女性论坛、成就与梦想—我的创业故事会,评选推荐创业女性典型(推荐省市成功创业女性、评选区级创业之家20户、评选表彰巾帼创业十杰)。组建创业女性巡回报告团,开展创业十杰首场报告会,邀请韩国女企业家、韩国湖南大学创立者李花城,湖南派意特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学军等中外优秀男女企业家为与会人员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为想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女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联合劳动局,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女性创业提供政策优惠。鼓励农村妇女自主创业,将火炬村陈新华、合平村李爱云、月桂社区刘建辉、人民新村李晓丽创业事迹在全区推广,带动城乡女性创业。
(三)围绕全区经济发展形势,深化“巾帼文明示范岗”建设
全区现有区级以上巾帼文明岗120个(其中国家级岗3个、省级岗2个、市级岗34个),“三八红旗手”90名,巾帼创新业十佳60人,巾帼建功、双学双比先进个人550名。召开全区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现场推进会。积极搭建城乡联动的服务平台,强化项目支持、技能培训、职业指导、资金援助和就业扶持。引导全区的广大妇女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聪明才智,着力打造妇联统筹城乡妇女发展的响亮品牌。东岸乡举行“巾帼示范村”创建动员会暨女性素质大课堂的活动现场上,东岸乡积极进行巾帼示范村创建,区妇联牵头组织了市级“巾帼文明岗”——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与东屯村进行岗村结对,并在大会上签定了结对协议。芙蓉区妇联组织了全区200名巾帼志愿者进行公共交通安全的宣传和文明劝导,激发辖区内巾帼志愿者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提升女性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感。
(四)围绕全区妇女素质问题,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注重将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积极与区委组织部共同做好妇女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妇女培训工作,根据不同妇女群体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实施“妇女素质教育工程”。千方百计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劳动、农林水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妇女教育培训纳入“劳动力就业计划”和“阳光工程”,在妇女群众中广泛开展灵活多样、卓有实效的培训活动,帮助广大妇女提升素质,增强本领。
二、女性创业就业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女性创业就业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创业环境仍需优化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由于市场竞争尚不规范,一些影响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还偶有发生,无序竞争、经营缺乏诚信、道德失范等现象还存在,一些女企业家“花钱买经验教训”的风险成本还普遍存在。政府在女性创业上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但是资金筹措、技术升级等仍制约企业发展,女性创业仍需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社会认可度仍需提高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许多男人宁要“贱内”而不喜欢“女强人”,使许多女性在事业中不思进取,缺乏现代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女大学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言论甚嚣尘上。创业女性肩负着事业家庭双重担子,创业成功需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大的牺牲,而传统观念给女性创业带来压力和困难,支持女企业家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遗留下来的人们对女性的隐性歧视仍需解决。
(三)女性素质仍需加强
女性创业就业相对集中于批零贸易、餐饮、加工制造和社会服务,创业女性依靠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和传统经验完成了原始积累,与当今市场的瞬息万变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更有一些女性,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特别是年龄大、文化低、没有技能的妇女面临就业困难。需要政府服务妇女,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妇女素质,提升女性创业就业的发展空间。
三、推动妇女创业就业的对策
第一在教育妇女上下功夫。妇女教育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在今后的妇女工作中加大妇女教育培训的力度,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和宣传活动,挖掘、树立、宣传典型,开设女子礼仪培训班、贤惠厨娘培训班、女性素质综合培训等课程,着重培养适应新时期新社会的新型妇女人才,为我区“和谐芙蓉”的构建贡献力量,全力推动我区妇女事业发展进步。
第二在服务妇女上下功夫。妇女就业创业困难仍然存在,贫困妇女、单亲母亲创业难。积极争取政府及社会对妇女创业的扶持,重点推进单亲贫困母亲创业就业力度。联系各企业公司针对女性开展不同形式的招聘会,提供尽量多适合女性的就业岗位,为广大失业、待业妇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断扩大同各阶层和各界别妇女的联系,增进与国外妇女组织的交流交往,吸取国外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工作经验。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三篇
为响应县委、县妇联发出的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号召,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全乡经济发展,乡妇联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挥妇联优势,动员全乡广大妇女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发挥半边天作用。使妇女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促进了全乡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采取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产业化情况乡地处湖西,辖6个行政村,万余人,耕地仅8000亩,农业一直以稻麦两委作为主,受种植习惯的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很慢。乡党委、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花了很大精力,动了不少脑筋,经过深入调研,多方考察,认为我乡发展双孢菇种植切实可行。一是全乡有丰富的稻麦草资源;二是双孢菇属绿色食品,市场需求大,效益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决定在全乡大力发展双孢菇种植。
(二)农村妇女有关情况农村从业人员5000人,农村妇女劳动力4600人,其中有二分之一的妇女是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每村平均有3人以上获得了绿色证书及农民技术员职称。
(三)妇女从事农业产业化情况在各个妇女组织的积极引导下,我乡广大妇女踊跃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将自己一家一户的小经商纳入到大市场中求发展,在全乡形成的几大产业中,妇女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成为闻名一方的致富能手,科技状元。
二、主要做法
(二)突出科技,强化培训,辐射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从根本入手,不能强化培训,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产业主力军,乡妇联与乡农技、科协等部门联合,先后聘请专家教授到乡镇授课,并组成专业技术组到积极地巡回指导,讲解有关养殖、种植等方面的知识,受到群众的欢迎。在科技培训推广活动中,我们注重培养示范带头人,充分发挥她们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面上的工作开展,先后培养了食用菌种植能手江华,养牛高手姜敦花等一批典型。大规模的科技培训和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妇女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设
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参与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观念滞后,长期以来束缚妇女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意识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她们干事的羁绊,面对发展机遇不敢投资,固守小农式发展方式,只求有收入不求高收入缺乏长远发展意识,有的妇女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不是继续经营,而是自动退出。
上述的种种问题,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妇女对农业产业化的参与程度。我们建议:一要加强对妇女自立意识教育,不要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年年种、年年收,增产不增收,大力培养妇女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典型,引导激发她们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二要进行市场观念的教育,引导女女清晰地了解市场,按市场要求确定自己的经营选择,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切实搞好产业化经营硬环境,彻底改变农村妇女靠天吃饭的历史,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发生质的飞跃,使广大妇女增强参与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实现我乡经济大发展建功立业。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四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寻求增收致富的途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导致农村出现了一个独特的妇女群体—留守妇女。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家庭,她们承担着生产劳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重担于一身,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较大压力。随着留守妇女离婚率的增高,这部分人的`婚姻家庭关系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因素。近期,佳木斯市妇联通过走访、开座谈会、发调查问卷等形式,在6个乡镇的18个村开展调研活动,有500多名留守妇女参与了调研活动。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从年龄结构上看,30—49岁的留守妇女人数达到329人,占总人数的,这个年龄段的妇女,她们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又要担负起家务和农活,留守在家中的她们承担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重任;50—69岁的留守妇女是140人,占总数的28%,50岁以上的留守妇女主要是承担照顾孙子、孙女和部分家务的责任。从文化程度上看,主要以初中文化为主体,达到240人,占48%,其它小学文化、高中文化、大专及以上文化分别为161人、67人、32人,文化程度相对普遍偏低。从经营的产业和收入情况看,大部分留守妇女以经营承包田为主,人数达到调查总数的;留守妇女从事着小规模的畜牧养殖;个别年龄偏小的留守妇女选择专职母亲的角色,单纯地负责照顾幼小的孩子,家庭收入完全依赖于丈夫的外出务工收入。在所有留守妇女的家庭中,家庭年收入万元以内的占大部分,达到;其中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家庭65个;2万元以上的是68个;5万元以上的家庭共有35个,这种高收入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这部分务工人员主要是因为掌握一定的手艺或技术,所以收入相对较高。
1、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留守妇女权益维护工作。
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制度,为解决留守妇女权益维护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要将留守妇女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坚持务工促增收、创业促转移,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农民提供信贷扶持,让有条件、有技能的农民就地发展种养殖业,切实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
2、要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
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好丈夫”、“好媳妇”、“好婆婆”等丰富多彩的评选表彰活动,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构建和谐家庭。
3、要提高留守妇女维权和发展能力。
一是教育广大留守妇女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二是加强普法普法、维权力度。在农村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加强《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对留守妇女自身权益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三是加大对留守妇女的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其生产、生存能力。四是加强平安家庭建设工作,为留守妇女提供平全、和谐
的生活环境,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满。
4、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妇女之家建设投入力度。各级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妇女之家”的作用,及时为遇到婚姻、家庭生活问题的留守妇女提供各种帮助,使其尽快摆脱困境,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和纠纷发生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五篇
某区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__在党的_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工会、共青
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
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为今后妇联工作指明了方向,为
更好地引领广大妇女全面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生
活质量,实现男女平等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通过多年的实践,我
们认识到:基层妇联组织是与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组织,是妇
联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
的成效,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问题,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进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认为,要全面做好妇联工作,
仍然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尤其要全力解决好影响基层妇联组织发挥作用的热点、难点问题,只
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推动妇联工作的和谐发展。
为深入掌握乡镇、街道妇联和村、社区妇代会妇女工作的整体情
况,xx区妇联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科学
发展”课题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近半个月来深入所辖18个乡镇、
街道和163个村、社区,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
走访等方式,对基层妇联工作和妇女组织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期间,召开各类座谈会20次,入户走访45户,包括各级“巾
帼文明岗”、“妇”字号基地、“五好文明家庭示范户”、“女能
人协会”等。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的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基
本上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仍
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对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思
考,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近年来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乡镇、街道妇
联和基层妇代会的共同努力下,基层妇女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概
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普遍提高”。
一是基层妇联组织得到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各级妇
联组织借助xx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
形势,加大协调力度,及时调整和充实村和社区妇联队伍,积极推
荐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轻、热爱妇女工作、群众公认的优
秀妇女干部进入村妇代会,同时一些经过考试的年轻女干部也进入
了社区妇代会。使新配备的妇联干部更趋于年轻化和知识化,改变
了以往妇联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工作能力不强的现状。
二是基层妇联干部对做好工作充满信心,工作能力普遍提高。
基层妇联干部大都提高了对妇女工作的认识,绝大部分妇联干部能
够借助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为广大妇女同胞服务,
以良好的工作业绩体现自身价值。在工作实践中,妇联干部们都能
自觉带领广大妇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大力宣传有
关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教育、科技文化等
知识,组织开展具有妇女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通
过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宣传、家庭文化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
丰富多采的活动,给妇女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进而带动了“双
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美德在农家”等活动的普遍开展,
较好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城区建设。
三是基层妇联组织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整体工作水平普遍提高。
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积
极性为重点,着力增强服务能力、组织能力、引导能力,引领导农
村妇女增收致富,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抓培训,
强素质。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的要求,妇联干部
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业务和科技、文化等培训,努力提高干部队
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为她们进一步做好工作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抓宣传,树典型。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宣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 法》等法律法规,有
效提高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维权意识,营造男女平等、有利于妇女发
展的氛围。同时,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以点带面,辐射
全局”的作用,提高了整体工作水平。3、抓服务,促发展。全面
增强服务意识,按照“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思路,把工作
重点放在弱势群体上,在做好维权工作的同时,着眼于贫困妇女脱
贫致富,为她们牵线搭桥,寻找出路,尤其是在富余劳动力转移、
提供小额信贷项目、零就业家庭帮扶、贫困母亲救助等方面做了大
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妇联工作的和谐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年基层妇女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
题,主要体现在“三个不适应”。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妇女干部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
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乡镇、街道工作繁重,而前几年妇女工作没
有具体量化的指标和要求,造成一部分领导对妇女工作认识不足,
把妇女工作当成是“软”任务和“虚”工作。而近年来,妇女工作
已向范围广、内容实、任务重转变,部分领导及妇联干部还停留在
以往的思想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面对新时期妇联工作
在工作领域、范围、对象及方式上发生的新变化,一些长期在基层
工作的妇联干部,仅靠几十年的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已很难驾驭当
前工作。
二是农村、社区妇联干部兼职过多,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机构改革后,由于行政编制的限制和妇联干部提拔、交流等原因,
专职专用的妇联干部逐年减少,兼职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同程度地
影响了妇女工作的开展。从总体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妇联干部兼职过多。目前,基层妇联干部大多一人身兼数
职,除本职工作外,普遍兼任计生、信访、办公室工作、宣传等多
项繁琐的工作。对于这种现象,妇联干部们无奈地说:“上面千根
线,下面一根针,我们只有尽力而为。”此种现象也造成妇联干部
时间不够用、精力跟不上,常常顾此失彼,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工
作有时流于形式。
2、基层妇联工作有时被“边缘化”。由于妇联工作大多是党政领
导分管工作中的一项,相对其它那些层层考核或“一票否决”的中
心工作来讲,妇联工作缺少硬任务,也导致党政领导工作忙时,往
往是“中心工作先行,妇联工作让道”,有时处于“边缘化”状态。
这种情况在村级妇代会中更加突出。
三是部分妇联干部不能把本职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效结合起
来。基层工作包罗万象,只有搞好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而目前还有不少妇联干部习惯于“单打一”,不懂把妇女工作与各
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妇联工作效率不高,职能难以实现,
形成了“无为就无位”的尴尬局面,妇联的重要地位也就无从体现。
四是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基层妇
联组织要在提高女性素质、宣传引导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女性维权
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但财税
体制改革后,乡、街财政普遍困难,无法保证妇女工作经费。由于
缺少经费,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的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
力,导致基层妇女组织的职能发挥不够。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的是:各村、社区坚持严格执行和兑现人口计生工作“一票否决”
制度,计生工作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和措施到位,真正做到奖惩分明,
举措明显,计生工作以其人员足、政策强、资金雄厚为有利优势大
大调动了基层一线计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基层妇联
干部不但兼有计生工作,还有其它多项工作,但其待遇有时还低于
计生管理员,在开展各项工作中,由于经费无保障,使基层妇联干
部产生一些畏难、抵触情绪,阻碍了妇联工作的发展,从而造成基
层妇联干部“重计生、轻妇联”的现象。
三、对策和建议
按照党的_对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根据调研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与不足,我们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基
层妇联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精神去迎
接新挑战。当前基层妇联工作必须与基层各项工作融合发展、整体
推进,才能凸显其优势和作用,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
践中做出更大贡献。重点应做到“把握一个关键,抓住两个重点,
实施三项措施”。
(一)把握一个关键,即:党建带妇建。“党建带妇建”为我
们加快妇女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这
项工作,将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
对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实行分类指导。要争取把妇女工作纳入党政重
要议事日程,建立定期研究妇女工作的例会制度,争取分管领导的
关心、支持,使妇联组织能够有效开展工作。乡党委和街道党工委
要把加强和改进对妇联工作的领导,列入对村、社区党支部工作考
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先进党组织的重要条件,不断完善“党建
带妇建”的工作格局。村妇代会主任依法进入村“两委”时,应先
与上级党委沟通,优先进入村党支部,这样更便于从党建带妇建上
加大力度,提升工作水平。另外,妇联组织要积极争取从工作经费、
活动阵地上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要
多渠道、多形式落实乡村妇女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适当提高工
资待遇,或适当减少所兼工作项目,稳定村妇女干部队伍,调动村
妇女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二)抓住两个重点,即:建立妇联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融合
发展的机制;进一步加强妇联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一是建立妇联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融合发展的机制。_总
书记在_《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
顾”。这也是我们解决妇联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本方法。从目前情
况来看,配备基层妇联专干和专门从事妇女工作已不太可能,一味
地等、靠、要,等待着条件改善,也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唯有
主动适应形势,形成妇联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融合发展的机制,才
能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工作。妇联工作的开展主要以“联”为
主,需要社会多方单位的协调支持,在基层妇联中所兼职的工作,
往往是与妇联工作有一定联系的,如能统筹利用一人兼职的各项工
作有利之势,“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合理安排,共同部署,才
是上策。如:在基层妇代会主任兼有劳动力信息员、综合治理、计
生及村支委委员等工作,一人身兼五职,作为村妇联主任如何开展
好妇联工作,将是一项如何统筹作好五项工作的问题。妇联的工作
范围比较广,在这所兼的四项工作中,都有体现,可充分利用劳动
力信息员的统计数据,组织当地妇女进行劳动力转移致富,促进当
地经济发展;可将妇联宣传教育工作与计划生育的各项活动相统一,
在入户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政策、方针的同时,使群众了解和掌握妇
女维护自身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利用大集、各种纪念日开展
计划生育宣传与服务,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艾滋病预防宣传
活动”等各类相关的妇联工作,从而增强工作的整体效能。
二是进一步加强妇联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目前,妇女工作任
务繁重,要求妇联干部知识面广,工作能力强。因此,加强妇联干
部的能力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已显得十分迫切。要根据xx区
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研究制定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开展创建学
习型组织,培养妇女干部的活动,引导她们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
念,增强做好妇女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妇
联干部积极参加各种理论培训和接受学历教育,提高妇联干部的政
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要积极与组织部门、农业、科技局等部门
联系,争取把乡村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和农业、
科技等部门的培训计划,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妇联干部参加妇联
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尤其要加大提高村级妇代会干部队
伍的整体素质的力度。要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培训,重点突出妇女
工作业务、妇联岗位职能、妇女工作职业道德以及妇女工作管理、
法律法规、电脑操作、农村实用技术等技能教育和培训。要加强女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妇联组织人才济济。
(三)实施三项措施,即:增强妇联工作的影响力;加强对妇联
工作的考核验收;推动妇联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增强妇联工作的影响力。妇联是群团组织,需要坚实的群
众基础,妇联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影响力的大小。因此,要把“增强
影响力”作为妇联工作的基础工程来对待。重点是围绕党委、政府
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抓出特色,叫响“妇”字招牌,使群众对
妇联工作有认同感和信赖感,真正成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代
言人、“娘家人”。要依托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近年来北
湖区妇联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新农村建
设及文明城区建设。基层妇联组织要增强服务理念,认真履行职能,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生力军作
用,从而不断提升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对妇联工作的考核验收。考核验收历来是落实工作的
主要方法,也是落实工作的手段。我们要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加
强对基层妇联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工作考核,适当规定一些硬
指标,采取一些严措施,实行“软”工作“硬”考核。尤其要加大
奖励机制,年终根据基层妇女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评定等次,奖
优罚劣,使基层妇联工作由虚到实,上级妇联有什么精神,基层就
有什么行动,促使各乡镇、街道妇联和村、社区妇代会之间出现比
学赶帮超的工作局面。
三是推动妇联工作的创新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给基层妇联组
织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基层妇联组织要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妇女
事业创新发展,不断解决妇女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以创新的思维,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去
把握,把工作定位到发展城乡经济,引导城乡妇女增收致富上来,
不断推动妇女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要从满足妇女群众求知、求富、
求发展的愿望出发,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良好的组织和
示范带动作用。要结合女能人协会,组织培养当地的“妇”字号龙
头大户学习经营新理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通过她们帮助周边
姐妹学技术、创业绩、快致富。要积极开展、“双学双比”、“美
德在农家”、“争文明之家、创卫生庭院”等各类创建活动,设立
“实践创新奖”,每年进行评比、表彰,形成常抓不懈的创新机制,
尤其要着眼于加快农村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想办法、做文章。
要充分发挥妇联的协调优势,积极争取政策、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提供服务,将城乡妇女工作进行对接和有机地融合,达到以活动促
进工作、以工作带动活动的目的,构建“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共
同进步”的妇女发展工作格局,推动基层妇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妇联工作做好了只是
做好了本职工作,但将兼任的几项工作都做好,并使其融合发展,
才能全面体现基层妇联干部的风采,更好地按照党的_的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
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文明xx
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六篇
妇女在社会生产、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县女性创业就业工作情况,促进我县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近日龙山县妇联走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分乡镇、系统妇委会等单位及女性创业者,以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对我县女性创业状况开展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女性创业就业基本情况
龙山县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至今不通铁路,正在建设高等级公路,是一个典型的“八山半水一份田,半份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共有34个乡镇(街道)462个村(社区)共万人,其中女性人数万,占总人口的。
近年来,龙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女性创业就业工作,通过多部门齐抓共管,加大培训服务力度、加大贷款服务力度、加大创业服务力度,使广大妇女创业激情不断高涨、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创业途径不断拓宽、创业成效明显。据调查统计,我县共有就业人员万人,其中妇女就业人员万人,就业率达45%,主要从事的行业有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饮食、宾馆、超市、美容休闲、环卫、零售、维修、运输、医疗保健等工作。自主创业女性人数约万人,主要投资于土家织锦、百合加工、服装、美容、餐饮、等行业。三年来,共为1304名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万元,带动3800余名妇女就业。全县女性创业就业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女性就业结构方面。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里耶秦简为品牌的旅游服务业的强力推进,女性就业结构有所改善。第一产业就业女性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女性比例上升幅度较大。从就业层次来看,尽管妇女大多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在第三产业中一些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教育、文化艺术、会计等行业,妇女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就业层次有所提高。
2、女性就业途径方面。采取政府引导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式就业。据调查,就业女性中通过求职、应聘、录取或考取的比例为,外出务工的比例为,自谋职业(农村妇女从事种养殖业)比例为。
3、女性劳动者素质方面。女性劳动者中,只有小学学历的占18%,初中学历占54%,高中以上学历占28%。城镇女性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虽然比农村高,但与岗位要求相比仍然偏低,不适应岗位要求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很多妇女接受的教育有限,因此文化素质偏低就成了多数妇女群体通病。
4、女性自主创业方面。我县自主创业女性比例约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偏低。女性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冒险、创新意识不强,再加上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不够,资金的短缺,女性创办的实体规模普遍较小。
二、我县推进女性创业就业的主要做法
1、开展教育培训,增强女性创业就业本领。大力开展农民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层次妇女特点和需求,我县各级妇联组织联合科技、农技、人社等部门举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创业)培训及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培训,举办各类妇女培训班742期,教育培训农村妇女达20万人次,有8万妇女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发放各类学习资料近15万份。
2、搭建就业平台,畅通妇女就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协调人社局、发改局、税务、金融等部门,为妇女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创业指导,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就业创业。与劳动部门联手,有针对性地组织求职妇女参加“春风送岗”现场招聘活动,共为失地失业、返乡妇女提供就业岗位3800个,帮助2759名妇女实现再就业。
3、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妇女创业资金扶持。全力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建立了政府推动、政策互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一是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对符合条件的妇女创业提供帮助,简化审批手续,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二是与财政部门协调,将贴息资金列入妇联工作项目经费,做到重点扶持,扩大了贷款覆盖面。xx年为姚蓉、卢君寒、杨玲玲等28名大学生争取了万元的无偿资助扶持资金。
4、树立典型带动,激发女性创业就业热情。龙山县妇联近年来,在城镇开展“巾帼文明岗”和“巾帼建功”争创活动。目前,全县共有6个省级文明岗、2个州级文明岗、6个县级文明岗,共表彰了60名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巾帼建功标兵”。在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巾帼示范村”和“双学双比”创建活动。共表彰了34名“龙山县勤劳致富屋里人”、100名“科技致富女能手”。开展了“创业成功女性”评选活动。涌现了“王阿妲”辣子鸡品牌创建人王正娥、“洗车河牌”霉豆腐品牌拥有人刘金霞、升发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迎春、洗车河镇土家织锦工艺厂厂长叶英等一大批创业成功女性。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调动了广大妇女勤劳致富和敢于创业的信心与决心。
三、我县女性创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1、就业结构不够合理。我县属于偏远贫困山区,产业结构单一,就业门路狭窄,从事第一产业的妇女较多,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妇女较少。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传统行业大批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难以实现再就业,而新兴的产业、高科技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妇女的就业结构仍然需要改善。
2、创业资金缺乏。以妇女为主创办的龙头企业较少,女性创业者面临的困难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资金问题。在问卷调查中,很多创业者表示是因为生活所迫才选择创业,而创业资金的筹措,则一直是制约女性创业的瓶颈,女性大多是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筹措资金,较少向银行借贷。虽然有关部门可以提供“小额贷款”,但手续繁琐,担保困难,不容易办成。
3、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依然存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用工单位在招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偏见,在一些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和岗位也有拒绝招收女性的问题,使妇女就业和再就业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困难。由于劳动力市场管理不规范,损害妇女劳动保护权益、社会保障政策不落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妇女平等就业和健康发展的障碍。 女性创业要承受更多的艰辛,女性进入商场,在语言、态度、形体等交往方面存在差异,很难一下打开局面
4、妇女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比,目前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状况、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都有不少差距。妇女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尽快提高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
四、我县女性创业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1、坚持城乡统筹,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与农村潜在的富余劳动力并存,成为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大难题。当务之急,必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增强这部分劳动者的市场竞争能力。政府应给妇联组织增设培训专项经费,专门用于为农村女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岗失业女性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其次要大大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内容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与每个人的需要和潜力紧密结合,增强女性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要继续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模式,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到农村开创新业。
2、加强部门协调,推进女性创业。发挥小额贷款量小、灵活、见效快的特点,进一步健全的妇女创业资金扶持体系,完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各项政策和业务流程,大力扶持初次创业的女性和女中小企业业主,做好、做大、做强企业。将小额贷款政策与创业培训相结合,有力推动妇女创业。
3、加大政策倾斜,促进女性再就业。从统筹发展增加妇女再就业岗位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一些有利于扩大妇女就业的政策性措施。可以探索制定阶段性的政策措施,从财政供养人员入手,年龄在50岁以上、工龄在30年以上的正式人员采取内退办法提前离岗或提前退休,用于解决部分大中专学生就业问题。要想方设法开发一定公益性岗位解决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就业。
4、健全监督机制,完善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为使劳动力市场中的招聘、录用工作更加平等规范,政府应在市场监督管理上加大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规范企业和劳动中介机构的行为,保护女性的劳动权益,禁止从职业进入到工作评估、职位晋升、职业安全等就业全过程的性别歧视;同时要在公务员退休年龄上充分体现男女同龄退休原则;劳动行政部门、就业管理部门要加大法律执行监督力度,受理有关侵害妇女就业权益的投诉,并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进行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工会、妇联等非政府组织要依法代表劳动者就用人单位贯彻实施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规定进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维权作用。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七篇
__位于__省__走廊最西端,地处__、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18-45岁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女性3万余人。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同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种好自家土地基础上,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已经逐渐成为农民的共识。为了引导更多的农村妇女安全稳妥的迈出家门闯市场,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输转工作,__妇联对全市农村女性劳动力输出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的思考。
一、__农村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输出现状
20__年,全市外出务工劳动力24068人,其中农村女性7981人,占输出总数的33%。__妇联把输出的农村女性各方面情况放在全市大局中进行分析,以了解目前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的输出概况。
从年龄来看,35岁以下的6380人,占80% 左右;36-46岁的1601人,占20%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980人,占10%左右,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991人,占90%左右。从是否掌握技能来看,有技能的2474人,占31%,没有技能的5507人,占69%。从务工地域分布来看,乡外县内6543人,占82%,县外省内558人,占7%,全国其它地方879人,占11%。
从输转渠道看,有以下四种方式。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转移;二是通过亲朋好友、家族介绍转移;三是通过用人企业招聘;四是自己外出自主择业。从输出人员从事的工种来看,多从事美容美发、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和一些工厂的简单劳动。目前,通过妇联系统输出的人员占了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市妇联自20__年以来,每年都与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联合,输出培训农村未婚女青年,免费培训3个月以后,推荐到北京、上海等地从事美容美发、餐饮等工作,到目前已培训输出有技能人员200余人。
外出务工的妇女,不仅给家庭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社会阅历,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家庭地位。同时接受了更多的现代文明的熏陶,带回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个女性在外打工,不仅带动了一个家庭,同时也逐步影响了村镇的发展,进而加快了__经济建设的步伐,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__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的特点
(一)、就地转移多。据统计,外出务工女性82%在乡外县内打工。究其原因,一是__乡镇距市区较近、交通方便,家庭方便照顾;二是__旅游业的发展,服务行业人员需求多,就业、务工、选择较为容易;三是特殊的地域特征。__农村与城区亲属关系较密、务工工资有保障、不存在拖欠,便于自身利益的维护。
(二)、年龄在35岁以下及文化程度初中以下人员多。外出务工女性多年龄轻、文化程度不高,有技能及专业等级的人员少。多从事简单劳动,报酬一般。
三、__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输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固有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观念和小农意识的束缚。小农意识在__农村还很普遍。小富既安,温饱既满,怕担风险,缺乏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加之担心妇女外出的安全问题,致使女性劳动力输出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已婚农村女性,受家庭束缚较重,顾及家中老小、生活和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输出难度大。
(二)、农村女性文化素质较低,可供选择的工种有限。在输出的农村富余女性劳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0%,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到5%,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没有其它专业技能,在工种选择上不好定位,只能从事一般服务和体力劳动,导致酬劳低,外出积极性不高。
(三)、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__有组织的输出劳动力、为企业和个人搭线牵桥的组织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包括信息提供、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未健全劳动力市场,影响了农村外出务工妇女的积极性。
四、建议及对策
(一)、强化宣传和教育力度,转变观念。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宣传工具,采取举办外出技能培训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外出务工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谋富路;二是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典型,以点带面,扩大典型的辐射力。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外出务工女能人报告会等,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让农村妇女切身感受到劳动力转移的好处。引导她们开阔视野,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创业技能,打消顾虑,谋求自身的发展。三是大力开展“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四自”教育,提高妇女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她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群体意识和责任观念。
(二)搞好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一是加强外出务工妇女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加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宣传力度,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必备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明服务、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及城市生活的常识,使她们懂得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谋求发展,增收致富;二是加强对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对农村妇女开展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对就地务农妇女,要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村妇女科技骨干;对外出妇女,要进行多门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输出妇女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和适应能力;三是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需要,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工伤保险条例》、《行政诉讼法》等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她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认识到位,进一步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当前,__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增收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有效地加大农村劳动力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市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一半,有效促进农村妇女转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动力输出当作一项重要产业来抓,为农村妇女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保障,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__妇联也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推进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再上新台阶。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八篇
尊重妇女、保护儿童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沭阳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始终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官墩乡稳步提升乡妇女儿童事业,该乡妇联深入村居调研,调研发现该乡妇女儿童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妇女儿童地位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同时也发现妇女儿童生活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妇女儿童生活现状
(一)随着招商引资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入驻,乡中的现状闲散妇女劳动力也得到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了自身及家庭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日子过得也越来越红火。
(二)乡里学校的设施配套越来越健全,安全校车也配备到位,给孩子们的上学提供了更为安全的保障。学校的师资配备也在逐步提升中,希望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乡镇的保障工作越来越精细到位,低保、残疾儿童康复等一系列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争取为各种困难家庭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农村妇女儿童生活存在实质困难
(一)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在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号召中,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还在农村存在,导致一些家庭暴力时有发生,女性儿童受到侵害的事情得不到合法保护 ,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妇女儿童的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留守儿童生活与安全保障。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下,外出务工已经成了改变农村家庭生活状况的主要方式,一些年轻的父母不愿面朝黄土面朝天,他们有思想有勇气去探讨外面的新鲜世界,却留下了嗷嗷待哺或刚接受教育的孩子。他们跟着年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接受的也是爱,却是溺爱。养成孩子自娇自爱的不良习惯,导致一些孩子从很小的时候思想就已经不健康,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农村妇女健康保障。在农村,整体生活环境就比较差,再加上群众健康意识落后,使得一些妇女有了疾病都不到正规医院救治,往往是能拖就拖,直到无法救治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已经晚了。
三、农村妇女儿童生活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抓宣传。大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妇女工作氛围,宣传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各级妇联在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抓服务。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代表和维护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妇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和首要任务。所以妇联要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带领全乡的妇女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三)抓培训。进一步加强广大妇女技术业务培训,增强她们的就业能力,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然她们在家乡的土地上找到更好的工作,从而更好的改善自己及家庭的生活。
(四)抓教育。除了对学校要提高要求外,对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也要加强教育,让他们更好的关爱自己的孙辈,也让孩子能够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九篇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十八大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妇女就业是整个就业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市**镇妇联紧紧围绕**市政策方针,市妇联相关妇女就业创业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组织妇女、引领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在市妇联的积极倡导和结对帮扶下,依托各村妇女儿童之家,在实现妇女就业创业,促进家庭增收、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推进了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
一、基本情况
20xx年底,全镇农村户籍人口万人,其中女性占了一半;全镇劳动力人口万余人,其中农村妇女劳动力万余人,占53%。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走出了田野,积极投身就业创业浪潮,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提升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也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优势。目前,全镇70%以上的农村妇女能够掌握了专业技术,在工作岗位上立足。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本领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为有不同需求的农村妇女定制培训课程,先后开展家政保洁、马达车工等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班,近年来,共有300多人次妇女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帮助农村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和本领。在市妇联的支持帮助下,**镇百余位劳动妇女掌握了马达车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在家也可以开展手工纺织等活动。
(二)发掘地区优势产业,带动农村妇女实现灵活就业
**镇是农业古镇,以前劳动女妇女多半都是投入到田间劳动,在农闲时,心灵手巧的劳动妇女学会了制作各种编织物。因此,加强编制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妇女实现灵活就业。通过市妇联统一领导,开展了手工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等活动,通过纺织行业发展带动不少妇女实现灵活就业。同时,将本地特色针织品推入市场,推荐到大型展销会,拓宽销售途径,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并组织优秀经纪人前往义务等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增强相关能力。
(三)宣传倡导,拓宽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平台
为了让农村妇女不用走出家门,就能了解就业创业信息,**镇利用镇村两级妇女儿童之家平台,将就业信息、创业渠道等多方面整合的资料,通过宣传橱窗、信息平台、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多媒体,向农村劳动力妇女展示。让她们足不出户就能满足需求,找到合适的工作,发展新产业。妇女儿童之家通过信息共享,在镇一级的组织领导下,将企业招聘信息、就业创业热点、技能知识培训等通知,走村串户的向农村妇女宣传讲解,并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就业、科普、政策、民生宣传,扩大影响力。
(四)帮扶弱势群体,统筹推进农村妇女就业创业
镇妇联积极争取党委、市妇联支持,对单亲、困难母亲、患大病妇女特殊关怀,帮助扶持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初期创业投入,为弱势群体改善生产、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并积极组织镇村巾帼志愿者队伍上门为部分单亲困难母亲家庭清洁卫生,帮助弱势群体营造干净祥和的生活环境,并积极宣传家政服务的优势,吸纳他们进入家政行列,通过家政服务实现就业和创业。
三、存在问题
(一)维权意识淡薄。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利,但农村妇女求职仍然面临着性别歧视、岗位歧视、劳动报酬歧视等问题,由于自身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使自身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二)满足于生活现状。农村妇女多半一直务农,但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浓重,有些家庭妇女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重活累活不想干,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又不能胜任,宁可在家打麻将、闲聊,也不愿意走出家门学习和工作。
(三)受传统就业理念制约。多数女性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创业的勇气和信心,但对就业期望值过高,总想找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工作和风险小、收入高的单位,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就业岗位定位不准。
(四)发展环境存在限制。没有具体的针对妇女发展和就业创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加之农村妇女自身的综合能力较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就业岗位。部分女企业家由于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税收少,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资金短缺,技术发展滞后,失去了发展企业的持续动力。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振就业创业信心。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唤起广大妇女的主体意识,引导她们破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搏,善于创业的新观念,鼓励妇女群众走出家庭,创新业、创大业;要加大对女性创业典型和优秀女企业家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对她们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妇女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加大优惠政策,真正使这些利民、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二)提升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面向尚未就业的农村妇女,给予必要、系统、全面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使之尽快掌握一定的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帮助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开办更多创业讲座及相关课程,帮助女性创业者进一步掌握形势发展大局,找准企业发展定位。
(三)加强扶持,破解就业创业难题。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对纺织编织业的发展予以政策、资金、场地上的扶持,大力推动龙头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家政保洁等服务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妇联特色品牌,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主要渠道。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篇
按照东营市委东农组发7号《关于全市农村改革发展情况调研方案》的要求,最近东营市妇联组织各科室对建市25年以来我市农村妇女工作情况开展了大型的调研活动,通过发放调研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等形式,广泛征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掌握农村妇女工作的现状,大家普遍感到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妇女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同时也发现目前我市农村妇女工作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本着对全市妇女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情况如下:
一、建市以来我市妇女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建市以来的25年,是我市农村改革波澜壮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25年,也是我市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四个文明建设并大有作为的25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25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的推进,突破了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全面活跃了农村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妇女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伟大的变革,积极参与各级妇联开展的“双学双比”活动,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面参与中实现了新的进步。农村妇女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焕发出蓬勃生机,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农村妇女的生产力得到解放,成为振兴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重新回到一家一户手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模式,为农村妇女在经济建设中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批农村男劳力流入城市或进入乡镇企业,多数农村妇女因为社会角色等原因留守在家,“男耕女织”的传统分工形式逐渐被“男工女耕”的格局所代替。广大农村妇女坚守土地,服务家庭,承担了大部分农业生产任务,成为发展农业的主要力量。部分农村妇女告别锅台、走向市场,从事编织、加工、运输农副产品等工作,走上了亦农、亦工、亦商的路子,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
随着“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不断深入,各级妇联组织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农村妇女进行大规模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妇联自办、与有关部门联办、请女能人代办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农村妇女人才。截至20_年,全市共培训农村妇女万人,有万名妇女获绿色证书,万名妇女获农民技术员职称,共有34人被评为省级、国家级“双学双比”女能手,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农村妇女科技骨干群体,为发展农村经济、增收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各级妇联不断培养、扶持了一大批妇女致富骨干,创建了集生产、科研、培训、服务、创收于一体的各种“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共201个。一些农村妇女摒弃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不断深入发展、横向拓展,成为带领农村妇女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从个人养猪到带领全村妇女发展规模化养殖,成立养殖协会,建起占地236亩的“三八”生猪养殖示范基地的科技女状元巴兰华;从种植食用菌起步发展到带动起周边几十个专业村和上千个专业户进行食用菌生产的利津县绿野菇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奎,全市共涌现出巾帼创业标兵、致富女能人、创业女状元200余人,累计辐射带动8万名农村妇女走上了致富道路。
(二)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以其聪明才智承担起重要责任。
广大农村妇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身优势积极向社会传播文明新风,带头参加妇联开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净化居室、美化庭院”等创建活动,促进了家庭环境的改善;带头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推动了文明家风的建设;带头参加“家庭读书”、“万名妇女学礼仪”、“廉政文化进家庭”等活动,提高了农村妇女文化素质。截至目前,全市评选表彰“平安家庭”1800户,已有6个村居被评为省级“零家庭暴力村居”,70个村居被评为市级“零家庭暴力村居”;评选市级以上“美在家庭”活动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80个,示范家庭180户;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万户,达到%,其中,市级小康文明村创建村中“十星级文明户”均达到了85%以上。“做文明人、建新农村”已成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行动。
(三)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社会和家庭地位进一步提高。
各级高度重视促进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制建设,《妇女权益保障法》深入贯彻落实。市、县(区)建立了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妇女法律服务热线、家暴致伤鉴定中心、家暴投诉中心、家暴救助中心等各种维权机构,建立了妇联特邀陪审员和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制度,社会化维权格局初步形成。各级人大、政协多次对《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实施情况进行视察,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维权,开展了妇女权益保护等专项执法检查,妇女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大农村妇女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婚姻和生育自主权利、财产继承权利等都得到进一步保障,生存健康发展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维权法庭”、“权益热线”、“投诉站”等机构的建立,方便了妇女,缓解了妇女投诉无门、诉讼难的现象。妇联参与法庭陪审制度的建立,加大了维权工作力度。通过“四五普法”、“五五普法”、“法律下乡”、“法律进万家”、普法知识竞赛、以案说法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使87%的农村成年妇女接受了法律知识教育,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权益保护意识。农村妇女在广泛参与中获得了更多的劳动机会和收入来源,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也促进了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许多农村妇女增强了自主自强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施展才华。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日益完善,农村妇女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不断提升。
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要求,全市农村妇女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市有乡镇(街道)妇联45个,配备妇联干部50名;有基层妇女组织1849个,组建率达到100%,妇联基层组织实现了纵向到底。各级妇联积极发展各类妇女联谊组织,团结各界妇女,共同推动妇女发展,因地制宜成立了女企业家协会、家庭教育促进会、葡萄协会、冬枣协会、畜牧协会等社团组织和1447支由村妇代会主任统领,妇代会成员为骨干,热心妇女工作的优秀农村妇女参加的“巾帼文明队”,延伸了妇联工作手臂。根据妇女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的现状,各级妇联积极推进经济领域的妇女组织建设,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妇女组织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在从业妇女10人以上的794家企业中,妇委会组建率达%;从业妇女在5-10人的1128家企业中,妇女小组组建率达%。
各级妇联组织寓农村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于致富能力培训之中,带领广大农村妇女转变思想观念,参与农村民主政治管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据统计,仅20_、20_两年,新发展农村女党员人数达559人,占发展农村党员数的。截至20_年9月份,全市共有女党员13098人,占全市党员总数的15%,其中农村女党员6147人,占女党员总数的。一大批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能够带头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家庭收入、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农村妇女进入党员队伍,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为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广大农村妇女凭着自己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和上级领导的信任,逐步成为农村领导层中的中坚力量。20_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以后,全市有女干部的村291个,女性进村“两委”比例为,比上届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女性进村党支部的村217个,占;女性进村民委员会的216人,占。全市农村妇代会主任中35岁以下的人数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12%提高到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提高到了。一批有文化、年纪轻的优秀农村妇女竞选为村级妇代会主任,使农村妇女干部队伍的结构向年轻化、知识化迈出了一大步。
多年来,我市农村妇女工作多次受到全国妇联、省妇联的表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省“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等。以上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离不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离不开广大农村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的拼搏、进取。
二、建市以来我市农村妇女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在农村的中心工作,找准妇联工作的位置。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是农村妇女工作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25年农村妇女工作的发展始终是与市委市政府在农村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相联系的。由动员妇女在承包土地上发展种养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到引导妇女转变观念闯市场,进入流通领域,再到组织妇女发展产业化经营,扶持妇字号龙头企业,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程都体现了为大局服务,为妇女服务。农村妇女工作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顺应农村改革的发展和妇女求知求富的愿望,不断地找准位置,充实内容,开拓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妇女群众的衷心拥护。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一篇
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特殊人群的大学生,其就业更是我国就业的重中之重。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如今,又将是毕业季节,大学城中涌现出了这样一类人,他们西装革履,形色匆匆,他们就是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话题。对此,本调查组对洛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并尝试着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_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_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就这一数据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边远地区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就业服务有很大的局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此外还有就业观念须转变的问题。
二、我校毕业生就业意愿分析
首先,国企成新宠,外企追捧程度下降。根据调查,有34%的应届生最想去国营或者事业单位工作,高出外资(欧美)企业8个百分点,位居第一位。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而外企薪资却变化不大,甚至有个别外企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薪资;相比较而言,近几年公务员和垄断性国企的福利待遇却在不断地改善。福利好、待遇高又有稳定性,这些诱惑当然会促使大学生改变择业方向。
其次是退出城市,部分学子回乡发展。和多年来“奔向北上广”趋势不同,很多大学生主动选择去三线城市或是县城就业。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选择“逃离北上广”也是比较务实、比较理性的选择。
然后是盛行“拼爹游戏”,靠父母找份好工作。有“关系”可走,有“后门”可进,现如今已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资本。据调查,按照就业影响因素从重到轻的排列顺序,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和“学历层次高”,而“亲戚的帮助”只排在第9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识和能力方面,仅凭关系也是不可靠的。
三、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根源归因于大学生自身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还有一种看法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大学的学科与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关系,并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干部工作的经历有很大关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学生自身原因
(1)大学生的自身能力素质有待提高。能力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成功进入职业市场的重要保证。很多大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仍有欠缺。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同时,很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
(3)缺乏工作经验也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
(4)就业观念不恰当。很多大学生抱有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头地,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工作预期过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难状况。
2、社会原因
(1)我国教育产业结构与人才社会需求结构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大学毕业生供给和需求相对状况改变。
(2)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给大学生寻找工作带来了困难。
(3)不少用人单位的错误用人观念。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在人才引进上要求十分苛刻,用人“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此外,用人单位在注重学历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名牌高校毕业生,对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4)与户籍制度相关的一系列福利制度的存在,对大学生就业选择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都希望找到能够解决户口的工作,并进而享受到与户口相关的福利和公共服务。但是,很多用人单位无法解决户口问题,对于想在大城市落户的大学生来说,找到合适的工作更加困难。
3、高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1)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培养机制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
(2)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社会适应能力和其他工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就业能力。长期以来,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校教育往往采取一种鼓励校内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校外活动的做法,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其进入社会后短时间难以适应。
妇女地位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二篇
农村妇女创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为真正了解掌握**市农村妇女创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更好地开展妇女创业工作,近期,市妇联就“**市农村妇女创业发展现状”课题展开了一周的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我们走访了97位农村创业女性代表,发放调查问卷97份,问卷回收率100%。据统计,97位创业女性初创业时平均年龄33岁,其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51人占,高中23人占。,大专21人占,大学2人占2%。其中从事加工业34人占,农产品营销23人、种养殖23人、各占,服务业15人占,现代工业制造业2人占。97位创业女性辐射带动近4万名妇女就业,人均带动就业在400人以上。
通过对此次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将从现状、成效、问题、建议四个方面对我市农村妇女创业总体状况作一分析。
一、当前我市农村妇女创业存在着四多四少和两个正比现象
一是在企业类型上: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科技型企业少。女性创业大多采用粗放型、传统型的生产方式,依靠科技、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不多,科技含量的偏低,导致了抵御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等能力的降低。从事加工业的34人中有6人从事电子产品加工行业,其中仅有2家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我研发能力,其余均为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业。
二是在创业领域上:资源依赖型企业多、现代工业服务业少。女性选择资源型创业比较突出。97位女性中从事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等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占到。服务业和现代工业制造业仅占。
三是在资金来源上:自筹资金比例多、银行信贷比例少。97人中仅有17人在初创业时得到过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而且都是在党委政府领导支持并出面协调的情况下得到解决。即使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处于成长发展时期,如果在社会上没有一定的知名度,想得到贷款也不容易。
四是在运作方式上:单枪匹马多、合作经营少。**市**镇**村妇代会主任**说:“女人也要有野心,野心是金”。但在实际上,传统观念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决定了女性创业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支持,更谈不上合作。根深蒂固的女主内、男主外的思想意识在农村,尤其是农村家庭中“当家作主”的男性头脑中还是普遍存在,女性创业的外部压力和阻碍仍不容忽视。在调研中,有3位创业女性谈到创业贷款时,颇有感触地说,贷款时找女人担保很难办成,同样的事换成找男人作担保就有可能成功。
五是创业者知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科技含量成正比。在被调查的97人中,选择在印刷、建材、纺织、玻璃纤维、机械等现代工业制造业、电器电子行业创业的女性86%为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而从事种养殖、农产品和资源加工、营销、传统服务业的女性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0%多。
六是夫妻携手创业时间的长短与企业发展速度规模成正比。创业得到丈夫理解和支持,夫妻携手并肩共同奋斗,不仅在精神上激发了创业女性,而且夫妻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有有利于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97名女性中在初创业时就得到丈夫理解,夫妻共同创业的,其现有企业规模均在100人以上,年纯收入均在3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上百万元,在企业规模和效益上相对来说较大。而承受着各方面的阻力,仅靠个人打拼的女性创业,不仅要自己一人承担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而且还要背负应尽的家庭责任和义务,这无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多为家庭作坊式企业。
二、我市农村妇女创业发展的成效显著
一是女性创业意识增强。 经过几年强势的创业宣传,广大农村妇女创业意识明显增强。走访调查的97名创业女性普遍认为,她们选择自主创业大多并不是因为贫穷,而是不甘于现状,渴望能够依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