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生猪养殖发展报告范文精选7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3-07 18:24:2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禄劝生猪养殖发展报告范文 第一篇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20xx年以来,_____全面实施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在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规模较大、产业结构完整、助农增收明显的产业。但是,在生猪养殖标准化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进一步发展。在认真分析了_____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后,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1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背景

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是健康养殖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必然要求。20xx年10月,_____畜牧局组织人员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据调研结果显示:农村散养受农村留守人口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户养猪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近年来,全县虽清净无疫,但受到周边地区猪ii型链球菌病、牲畜口蹄疫、无名高烧等疫情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农村散养农户生猪饲养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生猪饲养量直线下滑。大户养殖在未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前,虽在养殖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养殖场建设存在防疫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人畜混居、污染严重、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诸方面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猪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散养难以供给社会生活的需要,推行规模养殖,转变生产方式成为破解难题的最佳办法。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健康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抓组织保障,推动生猪产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助农增收致富。生猪产业是我县农村的传统和骨干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级领导为组长,畜牧、质监、财政、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与19个镇签订生猪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严格目标考核。各镇各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五落实”。 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农户响应的工作局面。

抓政策引导,推动生猪产业从零星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实现规模猪场硬件建设标准化。为进一步加快实施“劳畜富民”的发展战略,推进我县生猪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农民增收,县政府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在生猪规模养殖户用地、取水、用电、融资、圈舍建设、引种等给予5-80万元的补助,引领农户走向标准化生产。一是根据国家中小型猪场建设标准制定了《_____生猪规模养殖设计规范》,从20xx年起,全县新建的规模养殖场都按设计规范执行。二是打造321国道、泸荣路、县道万得路沿线等12个生猪产业基地镇。三是按照农业部“八统一”要求,本着相对集中原则,已建成得胜仁和村等10个生猪生态养殖小区。

抓科技推广,推动生猪产业从数量型向量质并重型转变,实现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和规模猪场饲养管理标准化。一是品种优良化。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加快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加速生猪品种更新。二是生猪养殖技术标准化。以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制订了圈舍建设、饲养管理养殖技术规范,加大培训力度,改善养殖环境,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三是发展生态化。引进生物垫料零排放养殖技术,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率先在兴旺牧业养殖公司和利泰农养殖公司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四是资源循环再利用。推广“猪-沼-果(菜)”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五是加强与“川农”、“西南大学”、“省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建设生猪产业的科研基地,构筑_____优质生猪养殖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天泉牧业有限公司成功引进世界先进的“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成为中国第二家、西南地区第一家拥有这一系统的生猪养殖场。

抓龙头带动,推动生猪产业从分散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实现标准化养殖场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培育做大生猪标准化养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一是以泸州泰锋阳业农贸有限公司兴建的pic祖代种猪场为龙头,实现了生猪品种标准化。二是以_____优质仔猪产业化开发总会为龙头,建立了“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商品仔猪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外销生猪统一佩戴 “蜀龙”牌商标,带动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以_____吉龙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了“公司+基地+养殖场”的生猪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发的“世尊牌 ”猪肉系列产品80余种,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东南亚等国家,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提升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抓防疫防控,推动生猪产业从以控为主向防控结合转变,实现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一是继续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强化基础免疫,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各类技术规范,并符合wto和sps(动植物卫生协议)有关原则,做到建立一片,净化一片,巩固一片。二是新建饲料营养成分常规分析室,提高了对饲料的检测能力。三是县上成立以县食安办牵头,畜牧、工商、质监等部门参与的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四是建立了全县畜禽养殖档案和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统一全县耳标编排,并对全县的规模养殖场的饲养品种、规模、投入品的使用等进行详细记录。

3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生猪养殖标准化发展建设,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生猪产值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增加明显。从20xx年末到20xx年末,畜牧业产值从亿元增加到亿元,提高了亿元,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从50%提高到58%;生猪出栏从80万头增加到115万头,提高了35万头;外销仔猪从90万头增加到112万头,提高了22万头,外销量位居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牧业收入从398元增加到1237元,提高了839元;农民生猪养殖人均增收从90元/年增加到400元/年,提高了310元/年,农民增收明显。

生猪标准化养殖快速发展,规模效益明显。20xx年生猪养殖专业户5000余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2356个,未建有生猪养殖小区和年出栏万头规模的猪场。而到20xx年底全县已发展生猪养殖专业户9000余户,比20xx年增加4000余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4361个,比20xx年增加20xx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大中型标准化猪场10个,年出来6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出栏量占全县生猪出栏总量的,高出全省个百分点。

生猪良种率大幅提升,生猪品质更有保障。20xx年末到20xx年末,全县pic 父母代母猪从200头增加到万头,增加了万头,pic能繁母猪总量占全县能繁母猪的10%。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从1万头增加到目前的6万头,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率已达70%,比20xx年末提高了55%。全县生猪良种率从40%增加到70%,提高了30%。生猪良种率的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生猪品质的提高,增加了养殖效益。

4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可清醒地看到,我县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县产、加、销一体化畜牧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二是宣传不够,氛围不浓,不论在交通要道,还是在规模养殖场,缺乏生猪产业发展宣传标识。三是产业化链条结合不紧,还存在脱链现象,在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或协会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四是养殖业主现代畜牧业意识不够强。五是项目发展资金短缺,_____自从被确定为扩权强县试点县后,市财政取消对我县生猪发展的资金扶持。六是生猪饲养方式和饲养技术比较落后。七是生猪防疫体系不够健全。

5 下步发展打算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加快养殖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畜牧业率先在农业中实现现代化。到20xx年,全县出栏生猪135万头,外销仔猪115万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生猪良种面达到80以上。把我县建设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国家出口猪肉质量安全示范区、四川省精品农业优质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全省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之一,实现畜牧大县向畜牧经济强县跨越。

抓好规划,建设生猪生产产业带。现代畜牧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县、镇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现代畜牧业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和工作措施。一是以321国道和泸荣线沿线为重点,建立生猪标准化养殖产业带,继续支持饲养50头以上pic父母代种猪且年出栏500头以上pic商品猪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全力推进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二是以喻寺、方洞、嘉明、玄滩、石桥、毗卢、奇峰、云锦、立石、百和、得胜、福集等12个镇为商品仔猪开发生产带。三是以牛滩、潮河、天兴、云龙、兆雅、海潮、太伏7个镇为优质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带。

禄劝生猪养殖发展报告范文 第二篇

20xx年以来,_____全面实施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在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规模较大、产业结构完整、助农增收明显的产业。但是,在生猪养殖标准化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进一步发展。在认真分析了_____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后,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1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背景

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是健康养殖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必然要求。20xx年10月,_____畜牧局组织人员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据调研结果显示:农村散养受农村留守人口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户养猪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近年来,全县虽清净无疫,但受到周边地区猪ii型链球菌病、牲畜口蹄疫、无名高烧等疫情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农村散养农户生猪饲养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生猪饲养量直线下滑。大户养殖在未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前,虽在养殖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养殖场建设存在防疫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人畜混居、污染严重、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诸方面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猪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散养难以供给社会生活的需要,推行规模养殖,转变生产方式成为破解难题的最佳办法。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健康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抓组织保障,推动生猪产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助农增收致富。生猪产业是我县农村的传统和骨干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级领导为组长,畜牧、质监、财政、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与19个镇签订生猪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严格目标考核。各镇各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五落实”。 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农户响应的工作局面。

抓政策引导,推动生猪产业从零星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实现规模猪场硬件建设标准化。为进一步加快实施“劳畜富民”的发展战略,推进我县生猪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农民增收,县政府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在生猪规模养殖户用地、取水、用电、融资、圈舍建设、引种等给予5-80万元的补助,引领农户走向标准化生产。一是根据国家中小型猪场建设标准制定了《_____生猪规模养殖设计规范》,从20xx年起,全县新建的规模养殖场都按设计规范执行。二是打造321国道、泸荣路、县道万得路沿线等12个生猪产业基地镇。三是按照农业部“八统一”要求,本着相对集中原则,已建成得胜仁和村等10个生猪生态养殖小区。

抓科技推广,推动生猪产业从数量型向量质并重型转变,实现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和规模猪场饲养管理标准化。一是品种优良化。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加快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加速生猪品种更新。二是生猪养殖技术标准化。以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制订了圈舍建设、饲养管理养殖技术规范,加大培训力度,改善养殖环境,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三是发展生态化。引进生物垫料零排放养殖技术,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率先在兴旺牧业养殖公司和利泰农养殖公司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四是资源循环再利用。推广“猪-沼-果(菜)”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五是加强与“川农”、“西南大学”、“省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建设生猪产业的科研基地,构筑_____优质生猪养殖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天泉牧业有限公司成功引进世界先进的“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成为中国第二家、西南地区第一家拥有这一系统的生猪养殖场。

抓龙头带动,推动生猪产业从分散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实现标准化养殖场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培育做大生猪标准化养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一是以泸州泰锋阳业农贸有限公司兴建的pic祖代种猪场为龙头,实现了生猪品种标准化。二是以_____优质仔猪产业化开发总会为龙头,建立了“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商品仔猪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外销生猪统一佩戴 “蜀龙”牌商标,带动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以_____吉龙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了“公司+基地+养殖场”的生猪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发的“世尊牌”猪肉系列产品80余种,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东南亚等国家,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提升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抓防疫防控,推动生猪产业从以控为主向防控结合转变,实现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一是继续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强化基础免疫,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各类技术规范,并符合wto和sps(动植物卫生协议)有关原则,做到建立一片,净化一片,巩固一片。二是新建饲料营养成分常规分析室,提高了对饲料的检测能力。三是县上成立以县食安办牵头,畜牧、工商、质监等部门参与的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四是建立了全县畜禽养殖档案和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统一全县耳标编排,并对全县的规模养殖场的饲养品种、规模、投入品的使用等进行详细记录。

3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生猪养殖标准化发展建设,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生猪产值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增加明显。从20xx年末到20xx年末,畜牧业产值从亿元增加到亿元,提高了亿元,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从50%提高到58%;生猪出栏从80万头增加到115万头,提高了35万头;外销仔猪从90万头增加到112万头,提高了22万头,外销量位居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牧业收入从398元增加到1237元,提高了839元;农民生猪养殖人均增收从90元/年增加到400元/年,提高了310元/年,农民增收明显。

生猪标准化养殖快速发展,规模效益明显。20xx年生猪养殖专业户5000余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2356个,未建有生猪养殖小区和年出栏万头规模的猪场。而到20xx年底全县已发展生猪养殖专业户9000余户,比20xx年增加4000余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4361个,比20xx年增加20xx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大中型标准化猪场10个,年出来6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出栏量占全县生猪出栏总量的,高出全省个百分点。

生猪良种率大幅提升,生猪品质更有保障。20xx年末到20xx年末,全县pic 父母代母猪从200头增加到万头,增加了万头,pic能繁母猪总量占全县能繁母猪的10%。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从1万头增加到目前的6万头,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率已达70%,比20xx年末提高了55%。全县生猪良种率从40%增加到70%,提高了30%。生猪良种率的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生猪品质的提高,增加了养殖效益。

4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可清醒地看到,我县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县产、加、销一体化畜牧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二是宣传不够,氛围不浓,不论在交通要道,还是在规模养殖场,缺乏生猪产业发展宣传标识。三是产业化链条结合不紧,还存在脱链现象,在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或协会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四是养殖业主现代畜牧业意识不够强。五是项目发展资金短缺,_____自从被确定为扩权强县试点县后,市财政取消对我县生猪发展的资金扶持。六是生猪饲养方式和饲养技术比较落后。七是生猪防疫体系不够健全。

5 下步发展打算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加快养殖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畜牧业率先在农业中实现现代化。到20xx年,全县出栏生猪135万头,外销仔猪115万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生猪良种面达到80以上。把我县建设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国家出口猪肉质量安全示范区、四川省精品农业优质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全省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之一,实现畜牧大县向畜牧经济强县跨越。

抓好规划,建设生猪生产产业带。现代畜牧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县、镇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现代畜牧业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和工作措施。一是以321国道和泸荣线沿线为重点,建立生猪标准化养殖产业带,继续支持饲养50头以上pic父母代种猪且年出栏500头以上pic商品猪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全力推进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二是以喻寺、方洞、嘉明、玄滩、石桥、毗卢、奇峰、云锦、立石、百和、得胜、福集等12个镇为商品仔猪开发生产带。三是以牛滩、潮河、天兴、云龙、兆雅、海潮、太伏7个镇为优质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带。

禄劝生猪养殖发展报告范文 第三篇

一、基本情况

山东荣昌集团存栏4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3000头,其中母猪存栏3500头,无补栏;今年共补栏3000头,母猪无补栏。

二、价格走势

20_年是生猪养殖瓶颈年,生猪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养猪户几乎全部亏损,全年平均价格为斤。

三、分析近年生猪变化的原因

1、近年来,政府对生猪饲养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生猪养殖户日益增加,养殖场的规模也开始增大,越来越多社会资本涌入养猪行业,造成供应量增加。

2、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口味都有所改变,逢年过节储存肉的观念已经逐渐转变为随吃随买,这样导致年前消费市场的疲软,使得猪肉需求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生猪供大于求的局面,也导致肉价下跌。

3、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餐饮行业经营受到很大影响,随之猪肉消费也受到影响,这也导致了猪肉难卖。

4、进口肉价格低。20_年进口猪肉平均价格为元/斤这一价格就是猪出栏价格,在国内也得亏损,所以国内养殖业要想继续保有国内的猪肉消费市场,必须尽快提高养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四、当前生猪生产、市场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3户大、中、小型生猪养殖场的调查分析,养殖户反映情况如下:

1、市场行情波动太大。生猪价格主要依赖市场调节,养殖户不能掌握市场价格,猪养的多了,价格下来了,养殖户只能淘汰母猪。一旦价格涨上来,存栏又少了,没有猪卖,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2、防疫技术水平低。由于农村养殖户、兽医水平低,乱用药、错用药的情况时常发生,严重影响生猪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生猪发展的一个瓶颈。

3、屠宰场收猪压力增大。受金锣事件影响,健康猪价格被抬高,推动猪价快速上涨,屠宰场为了抢占优质猪源,必须抬高收购价,而猪肉消费低迷,出货慢,给屠宰场双重压力。

4、仔猪涨价,玉米涨价,养猪利润并没增加。养殖户急于抢购仔猪,补栏风险可谓过大。390元/头仔猪+玉米价格上涨(今日价格元/斤),保本价可能高达7元,几个月后生猪是否能卖7元呢?这都是未知。

五、建议

1.加强金融部门在资金方面的支持。自去年来,生猪养殖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面临着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

2.建立生猪价格保护机制。在猪价低于盈亏平衡点时除了政府收购肥猪、加大冻肉库存外,应给养殖户适当保护性补贴或保险理赔,多方控制猪价过度波动。

3. 提高养猪信息透明度。通过各种媒体对生猪价格和疫情进行准确预报、预测,保持信息畅通性,使养殖户理性面对当前市场变化,合理安排生产。

4.加强防疫技术。通过对防疫技术人员培训学习,提高防疫技术人员专业化水平,加强对疫情、病毒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极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

禄劝生猪养殖发展报告范文 第四篇

针对近年来生猪价格在低位运行这一现状,我们组织人员对我县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

近期,受生猪出栏价格在低位运行的影响,猪肉零售价格稳中有跌。从短期看,猪肉市场零售价格下跌有利于稳定价格总水平;从长期看,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将会影响养殖户积极性,不利于生猪市场平稳运行,极有可能造成后期价格较快上涨。为进一步掌握我县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我们先后对泗阳县永茂生猪养殖场、泗阳县圣天生猪养殖场和泗阳县李口镇李前久生猪养殖场的生猪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

一、基本情况

二、原因分析

2、消费疲软需求动力不足。由于消费理念、饮食结构变化等原因,人们对猪肉的消费相对减少,对牛羊肉等替代品的消费相对增加,同时,中央的八项规定等严禁公款消费势头得到遏制,餐饮行业等终端消费需求不旺。

3、外来猪肉低价冲击市场。20_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大幅增加,价格低于国内毛猪价,一定程度影响了国内生猪市场,导致国内养殖户不得不低价出售,以增加市场竞争力。我县屠宰场部分生猪来源于外省市,由于外地生猪经过长途运输后,体重下降,出肉率高,成本较低,本地经营户更倾向从外地进货;加上我县生猪大规模养殖较少,价格受到外地市场影响大,外地生猪价格下跌,拉动我县生猪价格也随之下跌。

三、政策建议

1、提高生产规模化水平。

一是要重视加大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力度,对生猪规模养殖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和扶持。部分养殖企业反映,在主要过程中只有大规模养殖企业每年享受到政府补贴,而中小型养殖企业一直未能享受。对养殖企业的补贴要以点带面,让生猪养殖企业均能享受到该有的相关补贴,以稳定生猪生产主体。

二是发展与屠宰加工企业对等谈判的经济平台,增强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规模集成、技术传递、信息集合等优势,提高生产者的市场地位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2、整合生猪产业链功能。

一是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

二是大力倡导冷链系统改造,增强冷鲜肉流通能力,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

三是鼓励在生猪主产区建立屠宰企业,扩大猪肉及猪肉制品跨区域流通的比例和降低生猪活体跨区域流通的比例。

3、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一是运用政府手段对生猪市场加以调控,生猪市场价格仅靠市场自主调节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要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生猪养殖企业加以扶持,才能使生猪养殖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为生猪市场的稳定提供保障,充分调动生猪养殖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要充分发挥商务、农委、财政、物价等部门职能作用,适时启动政府冻猪肉收储工作,稳定生猪市场。

三是要进一步减少生猪流通环节,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生猪产销等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降低生猪流通成本。

四是目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的防病防疫药品是通过政府免费提供的,这些药品经招投标方式集中采购,中间环节较多,且各生猪养殖企业防病防疫的种类不尽相同。建议以资金补贴的方式发放给生猪养殖企业,使生猪养殖企业均能从中受益。

五是要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做好成本分析和政策引导工作,避免猪贱伤农、肉贵伤民现象发生。

六是针对人们消费理念和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建议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大力培育一批对生态生猪的养殖企业,虽然其养殖成本较高、养殖周期较长,但从保健的角度看,起到绿色环保作用,其价格比普通生猪要高出许多,但其食用性较大,消费市场较好,这样也就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促进生猪养殖发展。

禄劝生猪养殖发展报告范文 第五篇

广东省生猪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为研判生猪生产情况,准确把握市场价格变化,做好预测预警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关于开展生猪市场情况调查的函》(发改价监中心〔20_〕17号)要求,3月底至4月初,广东省价格部门组织广州、惠州、肇庆、湛江、清远等市价格监测机构开展生猪市场情况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生猪生产发展形势

(一)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生猪产能恢复缓慢。广东省养猪协会数据显示,20_年全省生猪出栏万头,同比下降,年末生猪存栏万头,同比下降,能繁母猪存栏万头,同比下降,比20_年下降。肇庆市20_年生猪出栏407万头,同比下降,能繁母猪存栏万头,同比下降;清远市20_年生猪出栏万头,同比下降,能繁母猪存栏量万头,同比下降。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3年的下降,对生猪的生产和供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减缓了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广东省20_年、20_年生猪出栏同比均有所下降。

(二)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散养户逐步退出。散养户因为资金、猪场管理技术、饲料原料采购等方面没有优势,养殖成本较高,在盈利水平较好的时候难以迅速扩大生产,在猪价低迷的时候又容易亏损,不得不逐步退出市场;而规模养殖场资金雄厚,饲料、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盈利水平比散养户高,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近年来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

年份家数生猪出栏量

(万头)散户出栏量占比

20xx年

20_年6845114735%

20_年

注:肇庆市近三年年出栏500头以下散养户家数和出栏量

(三)养殖户生产相对理性,猪群结构相对稳定。生猪出栏价格经过近2年的上涨和调整,现在猪价仍然相对较高,养殖利润较为可观,但是部分养殖户担心猪周期的到来,生猪出栏价格出现下跌,因而养殖户补栏相对理性,没有盲目进行补栏。目前仔猪价格偏高,如果采取购买仔猪饲养,利润空间较小,甚至出现负利润情况,为了达到节省成本,扩大利润空间的目的,自繁自养成为了当前多数生猪养殖场的主要方式。廉江恒丰猪场反映,该养殖场总存栏量约2万余头,其中肉猪存栏量约3500头,占比约;能繁母猪2160头(经产20_头,后备160头),占比约;仔猪约14400头,占比约;月均出栏量约为3000头,今年以来猪群结构基本稳定。雷州绿科生猪养殖合作社(中规模)反映,该养殖场目前肉猪存栏量1400余头,经产母猪230头,后备母猪40头,30斤以下仔猪700头,近期猪群结构也基本稳定。

二、20_年以来生猪价格运行情况及后期预测

(一)生猪价格及养殖收益运行情况。在市场消费需求的拉动下,今年1月份生猪出栏价格出现上涨,月平均出栏价格为元/500g,春节过后消费需求减少,生猪出栏价格逐渐回落。春节后生猪价格持续下降,而玉米(1643, , )价格却处于在较低的水平运行,使得均猪粮比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3月份月平均猪粮比为:1,处于蓝色轻度上涨区域,在盈亏平衡点之上,养殖户都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惠州市调查问卷显示,调查户3月份出栏的生猪平均每头总成本(含仔猪成本、饲料成本、人工防疫等其他成本)在1600元左右,比20_年同期下降约10%的成本,特别是饲料成本,下降1-2成,而出栏猪每头收入约1900元,盈利在300元左右。

(二)20_年后期生猪价格趋势预测。从调查情况看,预计生猪出栏价格二季度不会出现20_年快速上涨的局面,可能在8元/500g左右震荡,下半年8、9月份可能出现最高点,最高可能在9元/500g左右。主要依据:一是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_年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627万头,环比下跌,同比下跌,由于生猪的生产周期较长,能繁母猪持续的下跌,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影响生猪的供应,生猪供应偏紧的局面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二是广东省公布的《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在20_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生猪养殖场的搬迁和关闭,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广东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三是养殖户看好10月份国庆、中秋的节日消费需求和四季度肉类消费旺季的生猪价格预期,从生猪的生产周期来看,养殖户在8-9月份可能会出现惜售的现象,生猪供应会有所减少,推动生猪出栏价格上涨;四是受我国玉米库存高、供应宽松的影响,饲料成本总体下降,减轻了养殖户的成本压力,使得养殖户的盈利空间扩大,利润普遍较高,压缩了生猪出栏价格的上涨空间。

三、禁养限养及环保政策对生猪市场的影响

20_年12月,广东公布了《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在20_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珠三角区域提前1年完成。据统计,至20_年8月,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已全部划定了禁养区,关闭和搬迁养猪场约万个,涉及存栏量315万头。江门市在20_年12月31日前,全面清理禁养区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其中开平市纳入禁养区清理关闭的养殖场共1665家,目前已签订拆除或关闭协议1588家,已全面完成拆除或关闭1529家;肇庆市截止至20_年3月23日,禁养区内应清理畜禽养殖场总数为1007家,已关闭或搬迁生猪养殖场925家,涉及受影响搬迁或处理的生猪约万头;湛江市20_年共清理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1328家,涉及生猪万头;惠州市20_年共清理关闭禁养区养猪场2103家,涉及生猪万头,20_年共清理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563家,涉及生猪万头,实现禁养区零养殖。

在环保政策的压力下,生猪养殖业持续调整,主要影响有:一是搬迁或关闭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在短期内,减少了肉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影响生猪的供应;二是在禁养限养区内的部分小规模及散养户等产能低下或环评没达标的养殖场陆续被淘汰,有利于生猪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三是环保压力的增加,促使养殖场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提高了生猪的养殖成本,同时增加了新建养殖场的成本,提高进入生猪养殖行业门槛,使得行业外资本更加理性地投资生猪养殖行业,有利于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猪养殖用地比较困难。规模化生猪养殖对土地需求较高,对环境影响明显,由于环评压力越来越大,对养殖场选址及污染物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各地政府要求养殖场往远离水源及村庄地区转移,在部分村庄地区由于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全体村民同意,少数村民持有不同意见则难以实施,造成养殖场选地用地比较困难。

(二)生猪保险机制有待完善。虽然养殖户都有意愿参与生猪保险,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但由于肉猪保险政策目前还不够完善,养殖户普遍认为投保目前的肉猪保险不划算,因而投保意愿不强。

(三)猪周期导致养殖户信心不足。生猪散养户占生猪养殖总量比重仍然较大,由于缺乏准确的行情信息,容易出现价高加快补栏,价低集中出栏现象,造成生猪价格大幅波动。虽然目前生猪养殖利润仍然可观,由于养殖户防范市场风险能力较低,对补栏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四)屠宰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太合理。部分屠宰企业设置规划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生猪定点屠宰场主要在城区及县区中心附近,边远地区屠宰点分布较少,而冷链配送设备相对落后,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五、意见建议

(一)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养猪模式。政府可通过各项政策支持鼓励循环经济绿色养殖生猪模式,使养殖场通过合理规划,将粪便、废水等进行综合循环利用,在生猪生产中有机结合养猪业、种植业以及其它养殖业,在生猪生产过程中贯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使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和谐统一,不仅有利于消除消费者对生猪食品安全的顾虑,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生猪养殖产生的粪便、废水等污染问题,同时也节约了资源,实现养猪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推进生猪养殖业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和标准化示范场的竞争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畜牧业。鼓励规模养殖场户与大中型超市、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直接的产销对接关系,推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直供直销等新型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经营效益。

(三)合理规划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用地。生猪规模化养殖是生猪生产的发展趋势,生猪养殖用地一直都是养殖户关心的问题。政府应在考虑环保、交通运输及生态等方面基础上,合理规划规模化、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用地,并指导和规范养殖场建立相应的环保标准设施,努力将生猪养殖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禄劝生猪养殖发展报告范文 第六篇

20_年以来,_____全面实施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在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规模较大、产业结构完整、助农增收明显的产业。但是,在生猪养殖标准化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进一步发展。在认真分析了_____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后,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1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背景

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是健康养殖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必然要求。20_年10月,_____畜牧局组织人员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据调研结果显示:农村散养受农村留守人口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户养猪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近年来,全县虽清净无疫,但受到周边地区猪ii型链球菌病、牲畜口蹄疫、无名高烧等疫情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农村散养农户生猪饲养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生猪饲养量直线下滑。大户养殖在未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前,虽在养殖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养殖场建设存在防疫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人畜混居、污染严重、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诸方面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猪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散养难以供给社会生活的需要,推行规模养殖,转变生产方式成为破解难题的最佳办法。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健康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抓组织保障,推动生猪产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助农增收致富。生猪产业是我县农村的传统和骨干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级领导为组长,畜牧、质监、财政、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与19个镇签订生猪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严格目标考核。各镇各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五落实”。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农户响应的工作局面。

抓科技推广,推动生猪产业从数量型向量质并重型转变,实现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和规模猪场饲养管理标准化。一是品种优良化。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加快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加速生猪品种更新。二是生猪养殖技术标准化。以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制订了圈舍建设、饲养管理养殖技术规范,加大培训力度,改善养殖环境,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三是发展生态化。引进生物垫料零排放养殖技术,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率先在兴旺牧业养殖公司和利泰农养殖公司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四是资源循环再利用。推广“猪-沼-果(菜)”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五是加强与“川农”、“西南大学”、“省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建设生猪产业的科研基地,构筑_____优质生猪养殖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天泉牧业有限公司成功引进世界先进的“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成为中国第二家、西南地区第一家拥有这一系统的生猪养殖场。

抓龙头带动,推动生猪产业从分散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实现标准化养殖场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培育做大生猪标准化养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一是以泸州泰锋阳业农贸有限公司兴建的pic祖代种猪场为龙头,实现了生猪品种标准化。二是以_____优质仔猪产业化开发总会为龙头,建立了“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商品仔猪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外销生猪统一佩戴“蜀龙”牌商标,带动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以_____吉龙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了“公司基地养殖场”的生猪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发的“世尊牌”猪肉系列产品80余种,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东南亚等国家,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提升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抓防疫防控,推动生猪产业从以控为主向防控结合转变,实现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一是继续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强化基础免疫,制定和完善

禄劝生猪养殖发展报告范文 第七篇

针对近年来生猪价格在低位运行这一现状,我们组织人员对我县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

近期,受生猪出栏价格在低位运行的影响,猪肉零售价格稳中有跌。从短期看,猪肉市场零售价格下跌有利于稳定价格总水平;从长期看,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将会影响养殖户积极性,不利于生猪市场平稳运行,极有可能造成后期价格较快上涨。为进一步掌握我县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我们先后对泗阳县永茂生猪养殖场、泗阳县圣天生猪养殖场和泗阳县李口镇李前久生猪养殖场的生猪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

一、基本情况

1、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自xx年以来生猪出栏价格总体表现为有升有降。去年生猪出栏价格自1月份开始下滑,由750元/50公斤下滑至4月底580元/50公斤;生猪出栏价格从5月份开始回暖,最高出栏价格达到810元/50公斤。但从12月份开始又呈周期性一路下行,xx年4月份生猪出栏价格为660元/50公斤,较去年同期下跌。

2、生猪存栏变化情况。xx年我县生猪出栏万头,其中一季度出栏37万头;存栏万头。xx年一季度出栏万头,存栏万头,同比下降和2%; xx年1-4月能繁母猪存栏8万头,xx年1-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万头,同比减少。

3、生猪养殖成本情况。以一头猪200斤计算,xx年度每头养殖成本在1420元左右,平均成本为元/斤;xx年1-4月份每头养殖成本在1430元左右,平均成本为元/斤;而目前生猪出栏价格为元/斤,意味着每出栏一头生猪,养殖企业就亏损170元左右。养殖成本亏损主要表现在人工成本、兽药保健成本和部分饲料成本的增加及生猪出栏价格处在低谷徘徊等因素所致。

4、中间环节差价情况。xx年1-4月份猪肉零售价格与白条肉批发价格平均差价为2元/斤,较xx年同期平均差价为元/斤增加了。xx年1-4月份生猪出栏均价630元/50公斤,较xx年同期上涨。xx年1-4月份猪肉(后座统货)零售均价元/斤,较去年同期下降。

二、原因分析

1、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由于xx年左右生猪价格高位运行,养殖业较高的盈利水平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致使生猪产能大幅度拉高,造成市场整体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过于求,是当前生猪猪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2、消费疲软需求动力不足。由于消费理念、饮食结构变化等原因,人们对猪肉的消费相对减少,对牛羊肉等替代品的消费相对增加,同时,中央的八项规定等严禁公款消费势头得到遏制,餐饮行业等终端消费需求不旺。

3、外来猪肉低价冲击市场。xx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大幅增加,价格低于国内毛猪价,一定程度影响了国内生猪市场,导致国内养殖户不得不低价出售,以增加市场竞争力。我县屠宰场部分生猪来源于外省市,由于外地生猪经过长途运输后,体重下降,出肉率高,成本较低,本地经营户更倾向从外地进货;加上我县生猪大规模养殖较少,价格受到外地市场影响大,外地生猪价格下跌,拉动我县生猪价格也随之下跌。

三、政策建议

1、提高生产规模化水平。

一是要重视加大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力度,对生猪规模养殖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和扶持。部分养殖企业反映,在主要过程中只有大规模养殖企业每年享受到政府补贴,而中小型养殖企业一直未能享受。对养殖企业的补贴要以点带面,让生猪养殖企业均能享受到该有的相关补贴,以稳定生猪生产主体。

二是发展与屠宰加工企业对等谈判的经济平台,增强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规模集成、技术传递、信息集合等优势,提高生产者的市场地位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2、整合生猪产业链功能。

一是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

二是大力倡导冷链系统改造,增强冷鲜肉流通能力,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

三是鼓励在生猪主产区建立屠宰企业,扩大猪肉及猪肉制品跨区域流通的比例和降低生猪活体跨区域流通的比例。

3、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一是运用政府手段对生猪市场加以调控,生猪市场价格仅靠市场自主调节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要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生猪养殖企业加以扶持,才能使生猪养殖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为生猪市场的稳定提供保障,充分调动生猪养殖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要充分发挥商务、农委、财政、物价等部门职能作用,适时启动政府冻猪肉收储工作,稳定生猪市场。

三是要进一步减少生猪流通环节,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生猪产销等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降低生猪流通成本。

四是目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的防病防疫药品是通过政府免费提供的,这些药品经招投标方式集中采购,中间环节较多,且各生猪养殖企业防病防疫的种类不尽相同。建议以资金补贴的方式发放给生猪养殖企业,使生猪养殖企业均能从中受益。

五是要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做好成本分析和政策引导工作,避免“猪贱伤农、肉贵伤民”现象发生。

六是针对人们消费理念和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建议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大力培育一批对生态生猪的养殖企业,虽然其养殖成本较高、养殖周期较长,但从保健的角度看,起到绿色环保作用,其价格比普通生猪要高出许多,但其食用性较大,消费市场较好,这样也就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促进生猪养殖发展。

推荐阅读:

城市化农村发展范文共8篇

车间管理实务报告范文大全通用30篇

建筑项目开工调研报告范文共9篇

环保组织年会文章范文大全精选66篇

班级收取资料费通知范文精选5篇

复读生思想评价范文精选16篇

标签: 报告 范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