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一篇
摘 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引入目标管理理论,并尝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四个阶段中的施行展开论述,提出几点思考,以期实现新时期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和以质量求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科学研究 目标管理
课 题: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MBO(目标管理)理论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25053)。
一、立项开题阶段
高职院校每年度向上级申报的教科研课题,在获得批准立项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开题。开题阶段按目标管理中“制定目标”和“目标分解”的理论来施行。科研处作为高职院校的教科研管理部门,就是要责成各教学分院采取分三个层级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开题。一是分院根据本部门年度课题的总体情况撰写总的开题报告,二是各课题组根据这个总报告的要求撰写本项目的开题报告,三是各课题组的成员再依据课题分工和目标分解撰写本人的研究工作计划。这样层层分解、责任清晰、目标明确,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分院的开题工作完成后,要以工作报告的形式报送科研处备案。
二、实验实践阶段
教科研项目的实验实践阶段,就是过程管理阶段。过程管理就是目标管理中的“目标进度”和“实施目标”阶段。本着“抓好了过程就抓住了质量”的理念,科研处和各教学分院联合组成专家组,并按计划和目标进度对在研项目进行四项工作的管理。一是进程跟踪,具体做法是检查督促教科研项目的实践实验记录,检查研讨会议记录,检查课堂教学,检查实践教学;二是疑难问题研讨,就是专家组人员,直接参与重大项目研究中的疑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以座谈会、研讨会或推进会的形式,剖析问题、探求思路、破解难点、寻求答案、纠错纠偏、明确思路、找准方向;三是文宗归档,课题档案管理是过程管理的重要一环,它包括文件类档案、过程性档案、报告类档案和成果类档案的建档归档等查验;四是成果发表,要公开发表与教科研项目相关的论著、论文、专利发明等研究成果,并标注该成果的名称和编号。只有把上述“任务目标协调好、沟通好、控制好”,才能确保教科研项目的研究质量和研究水平。
三、结题验收阶段
教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阶段,是目标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可以解读为“成效和效益的实现”阶段。要把好这一关,就必须做好三项工作。首先是成果论证,申报结题的项目,要复检复查实验结果和数据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可靠性,并且在复检复查中边修订边整改,边修订边完善,并以研究总报告的形式送达科研处审阅;其次是结题的项目组要进行成果展示,形式可以是汇报课、展示课,也可以是研讨会、座谈会、汇报会和展示会;再次是学院内组织学术委员或专家组,把课题分解为五个子目标,即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难易程度、成果价值等五个方面量化打分,经过全面的审核鉴定,达到良好或优秀后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申请结题。
四、应用推广阶段
一项教科研项目,在通过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结题验收后,并不意味着这项研究的结束。结题只是一项科研项目暂时告一段落,后续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有句科研术语说得好,“科研的价值和生命力所在是应用和推广”。把结了题的项目,再应用于教学,即把科研理论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现实生产力,从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也是目标管理学中“确定新目标,迈入目标新境界”的要求。
应用工作应着眼于能用、有用、可用、实用;教育科学研究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针对“问题”而展开研究,研究结论是把“问题解决”了,专家和业务主管部门认同后予以验收结题。而结题后,把研究出来的理论或数据再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反哺教学、指导教学实践,并转化为教育教学成果,这就是应用;推广工作应力求可借鉴、可借用、可借助。简单地说就是推而广之,研究成果不仅在本专业本学校能借鉴使用,走出校门,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同样可以借力,同样可以受启发而受益,从而推进整个地区教改事业的进程与发展。
五、几点思考
1.目标的制定与修订
管理过程是动态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同样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课题组成人员、起止时间、研究内容、课题名称、经费预算和成果形式都是变化的、变动的,所以原来制定的目标就应随上述内容的变化而及时修订,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2.奖优与惩劣
奖优惩劣是实施目标管理并使目标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同样搞研究,同期立项、同期研究、同期结题,但完成质量和实现效益却不可能一样。所以要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建立健全校内分配制度。将目标管理与工资奖金挂钩,奖勤罚懒,奖优惩劣,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宏观调控与自主管理
年初学校给各教学分院下达的科研指标,只要在计划的时间段内完成了目标,就应视为目标的达成和实现。至于分院在教科研目标管理过程中,采取何种手段或措施,学校不应过多干预,而应鼓励其发挥个性和特色,使之具有灵活性和弹性,给他们自主发挥的空间。
4.工作科研与功利科研
工作科研就是教师因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而搞的教科研课题;功利科研则是教师因个人晋职、晋级、考核等需要而搞的教科研课题。前者我们积极倡导,后者则尽量规避。但在实际的目标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不要硬性地要求老师们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而是要把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事业需要与个人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了解教师的心理特点和职业特性,尊重教师独立的人格和个性,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目标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高职院校教育科学研究事业才能壮大
发展。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二篇
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方向有极其中要的作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概括、和应用是顺理成章的。而化归思想又是数学思想的一大主梁,也是必须要受到重视的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到处蕴涵着化归思想,教师要很好地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转化因素,让学生体验运用化归思想能够使问题简单化。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使学生初步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为以后的学生的中学数学打下基础。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及难点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要了解什么是化归思想?及化归有哪些具体的思想方法?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及问题来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及运用化归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化归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作为数学思想的一大 主梁 体现在整个数学的教学及学习中,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化归思想方法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但是如何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选择正确的化归思想方法则就是一个难点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论文提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及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数学化,因为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所以在现代进行的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思想的教育是急迫的,更是必须的。
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化归思想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我的论文会绕着下面的几点来展开对化归思想的探究:
(1) 先介绍化归思想的概念,并进一步的讨论其实质及转化过程.
(2) 讨论运用化归思想的意义及其作用
(3) 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探讨分析及运用化归思想,
(4) 通过对化归思想的探讨研究进一步运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
[1]张奠宙 过伯祥 《数学方法论稿》 上海教育出版社
[2]曾峥 杨之 《 化归 刍论》 数学教育学报(4)
[3]杨世明 《转化与化归》 郑州 大象出版社2OOO
[4]G.波利亚 《数学与猜想 》 科学出版社1984
[5]M.克莱因 《古今数学思想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6]沈文选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谢廷桢.初中效学应渗透的效学思想和方法[j].山东教育(中学版).1996.(2~4) 49 50.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三篇
本文主要从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建设教师队伍,形成育人环境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教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抓学习研讨;抓实践体悟;抓反思重建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一、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
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xx中学原一年级160人,原二年级150人,原三年级170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30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xx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
调查结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
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调查结果2、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调查结果3、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调查结果4、教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各个环节、部门在对德育的认识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构成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氛围。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四篇
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校德育课题在这里召开开题报告会,这是我校教育科研的盛事,也是德育改革工作的大事。在这里,我对课题在省教育厅立项表示祝贺!希望课题组加强研究,圆满地完成研究任务。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发展,科研先行。有没有高规格、高质量的德育课题成果,这是衡量一所学校德育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争出高规格、高质量的德育课题成果已经成为我校德育工作奋斗的目标。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我校今申报的德育课题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了,这是我校建校以来,德育课题首次在省里立项,说明了我校德育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也是我校德育研究工作的一次突破,必将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研究水平。
我校作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阳西县的窗口学校,有着深厚的文化氛围;学校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而且教研经费充足,这些都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再次表态,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课题的研究工作,为课题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
预祝开题成功,课题研究圆满成功!
谢谢!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五篇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选题缘由: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这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运用英语的能力需要在交际的环境下逐步形成,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非常有利的条件。
目前,小学学生的英语的学习缺乏针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要开始培养英语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了就能用,从而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此项课题作为校本课题《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与规范指导体系研究》下的子课题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研究设想:
本课题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从课堂内外各个环节。有效性的角度探索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问题及其策略建议。从分析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分析小学现用英语教材特点及其教法、分析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找出小学英语学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
1、准备阶段(XX年1月—XX年2月)
为响应大学区工作,共同提高学区小学生英语学生学习能力,本次课题通铁五第二小学共同研究。
(1)对目前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对现有的经验及理论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供本课题借鉴,提出实验假设,完成实验的总体设计。
2、实施阶段(XX年2月—XX年10月)
(1)按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实验中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跟踪调查,做好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工作。
(2)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并不断调整操作方式。
(3)定期做好工作总结,实验效果作出评价,不断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分析调整,进一步完善操作体系。
3、总结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
(1)修正、调整研究目标、方法等,并初步形成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2)全面反思、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3)总结上报,做好结题工作,形成一批有价值论文。
课题其他成员:
李永东、黄家乐、林叶达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六篇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各种其他学科的研究也离不开数学。就人类生活来说,我们的衣食住行、经济生活、休闲娱乐等活动中充满着数学的味道。就学科研究而言,以经济学为例,微观经济学通过数学的应用为个人和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数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涉及到国计民生、政府宏观管理等方面,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运用数学建立了很多有趣而深刻的模型,既可以解释社会中的很多问题,也可以为人们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政治经济学、财政学、经济史等学科的研究也在很多地方用到数学。因此,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实施,应社会的需要、个人发展的需要,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数学教学往往局限在数学知识方面,数学的学习通过解决结构良好的、有固定答案的数学题来展开,教学方式也往往以灌输为主,数学学习结果也以解题的分数作为评判标准。诚然,数学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石,但是如果仅仅将数学学习理解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未免对数学的理解狭溢化。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人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研究性学习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以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实验、数学主题阅读等为主要形式的数学课题学习也应运而生。
二、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对学生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笔者结合课标、教材的内容以及自身的体会,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髙中数学课题学习开展现状进行研宄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反思性学习理论、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成为数学课题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参考文献
[1]张思明。张思明与数学课题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xxx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2,4-5,7.
[3]xxx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2-4,8,98.
[4]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xx:10.
[5]张思明,王尚志。课题学习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6]卢万兵。国内外数学课题学习研究综述[J].数学教学研究,20xx(8):2-4.
[7]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宄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4):49-50.
[8]马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229.
[9]仇金家。中学数学课题学习指导:数学探究、数学建模与数学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7-10.
[10]刘来福,李延林。提倡数学实践激发学生创造[J]数学通报,1998(12):24.
四、论文提纲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学习性研究
2、课题学习与数学课题学习
3、数学建模
4、数学实验
5、数学探究学习
6、数学主题阅读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1、数学课题学习的意义
2、数学课题学习的实施
3、数学课题学习的几种主要形式
4、课标中的数学课题学习
5、教材、刊物中的数学课题学习
6、数学课题学习的案例
第三章 数学课题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四、反思性学习理论
五、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
第四章 高中数学课题学习开展现状及其分析
一、对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感悟
1、学生参与热情高,研究问题紧密联系实际
2、家长重视程度高
3、竞赛开放性强
二、课堂观察
1、课堂教学的亮点
2、课堂教学的缺陷
三、访谈
1、针对教师(教研员)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2、针对学生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数学课题学习对学生发展有促进作用,课题学习与常规教学相得益彰
2、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3、对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4、家长支持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但也受考试成绩目标的影响
5、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受时间、师资的影响
6、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形式较为单一
7、交流与合作在数学课题学习中尤为重要
二、建议
1、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提升自身能力,并尽可能充分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题学习
2、学校要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师资的优化
3、教育部门要督促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与教研
4、积极完善数学课题学习评价体系
5、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
第六章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五、论文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一个人自己决定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和解释现实,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其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具有差异。”
学生知识的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这种建构与学生经验、信念、问题情境等密切相关。学生不是空着头脑走进教室的,我们的教学要将学生的学习融入真实情境之中,并使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适应。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指导,为学生的发展一步步地铺好台阶。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实例,让学生利用所学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不追求统一的严格的标准答案,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己有知识水平,通过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从现实中发现问题、解释现实,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研究方法
观摩学习、问卷调查、实践操作。
七、研究内容
结合自己对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感悟和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的情况,笔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以下七条结论:数学课题学习对学生发展有促进作用,课题学习与常规教学相得益彰;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家长支持学生参与数学课题学习,但也受考试成绩目标的影响;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受时间、师资的影响;数学课题学习的开展形式较为单一;交流与合作在数学课题学习中尤为重要。
八、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七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农村小学尽管已经开设英语课程好几年了,但就我校周围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微乎其微。许多学生真正开始学习英语还是初中七年级开始起步的。而单词的学习又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这也是农村学生的一大英语初学障碍。由于单词学习的薄弱,导致学生做练习、课外阅读、熟记短语等相关活动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此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进而降低了英语学习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在七年级、八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开始一步步探索单词教学的方方面面,力争取得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单词教学的经验或方法。现在基于这些实际情况,我将此作为本次小课题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意义:
由于学校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和教师、学生自身能力、条件的限制,本地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单词教学,占有很大比重,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符合本地区英语教学环境的方法、技巧或课堂操作。提高单词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词汇基础。单词教学是一个值得英语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掌握词汇的多少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词汇掌握得越多,学生参与语言交际活动就越有利,与其相关的一些课堂活动才能有可能进行的更顺利。学生不但能获得较多的信息,而且也能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自己的语言运用得更加自如、流畅。尤其,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讲更是这样。毕竟我们在教学条件上占有劣势,尤其是英语教学。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字母书写。
2、能正确掌握字母的大小写要求。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单词读音,并能在使用中正确发音。
4、能熟悉所学单词的意思,并进行课外阅读 。
5、能熟练的使用单词造句,并进一步写出短文,保证单词的用法正确无误。
四、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就目前本校及周边初中学校的英语单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有急功近利的教学心理,重视语法、解题训练,往往忽视了基础的单词教学。单词教学的主要方法仅仅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学生对单词望而生畏,提到单词学习,心理极度排斥,接受能力差,久而久之,小小的单词让他们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五、研究步骤及措施:
(一)准备阶段()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八篇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
(一)课题名称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正文
一、课题的提出(陈述目的和意义)
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包括课题研究所针对的现状、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的状况),选题的意义,研究价值等。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⑴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包括一些基本变量的辨析、界定等。⑵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⑶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二、课题的界说
对子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逐一定义并简述,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说明,对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加以概括。
三、理论依据
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该学科或领域的科学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依据(综述现当代国内外相关的重要理论观点,具体到人及代表著作)以及其他理论依据(其它学科或领域的科学理论,如哲学方法论、心理学理论、系统论理论、教学法理论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具有可行性。
五、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研究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等。其语言应简明扼要。
六、课题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方法
陈述本课题总体的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并对所采用研究方法的落实措施加以叙述。
2、课题实施的大体步骤
即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时间规划,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研究的每一步骤,每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等都要有明确的说明。分为申报与立项阶段(从课题申报的时间起,到课题批准时间止)、实施阶段、结题阶段逐一叙述,包括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
3、课题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七、课题研究组织与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二)课题研究管理
1、经费管理;
2、科研(教研)管理;
3、课题组自我管理。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保证
综述课题组成员职称状况、学习经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术地位等;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学校对本课题研究的重视、支持情况,从组织领导、管理、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的保证;课题组自我管理的措施。
九、参考文献
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一句话,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本课题中的预期目的即指省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
有效性教学:以省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为基准,教师在实施单位时间的教学行为后,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有效性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涵义: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真实疑难问题的情境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实录。这里的典型课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其中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的达成度、对当堂效益有着显著的和最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主要应关注目标设定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师生思维互动的有效性、练习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和直接的影响。
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的和谐落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文献研究
从多角度来收集、研究并组织全学校中学数学老师学习有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老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着重于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合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层要求的研究。
(4)典型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公式推证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九篇
课题开题报告: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1、课题名称: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的研究现状
在众多开展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课题中,进行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改革尝试的还鲜有人为。
(2)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1、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是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多元智能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同时是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充实。因此,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新的《数学课程标准》10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验”。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名言“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道出了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教学应该与孩子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做到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1次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的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中的学习问题,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践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科研的水平提高。多元智能理论是1个开放的、不断生成中的理论,开展这样的研究,必然会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获益匪浅。因为,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更新知识结构,善于学习、接受新教育理念,了解新的教学动态。其次,教师应具备全能意识与技能,创设能鼓励各种智能发展的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为教学中教师的身教最有说服力、最具示范性。再则,教师之间必须加强团队合作。多元智能教学需要多元化教学技能,而教师个体能力毕竟有限,很难集全能、多面手于1身,客观上要求不同或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多元智能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同时,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在研究中教师必将带来全新的课堂,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构建数学生活化课堂的实验研究就是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学生能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切实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让学生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体验到数学能应用于生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在是实践上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积极现实意义。
3、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1、研究范围的界定:
研究对象:实验小学56年级
概念界定:
数学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研究的基本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同的智能强项及学习数学的水平.
2。研究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实践应用与解决问题xxx几部分教学内容如何在课前向生活开放,在课上如何再现生活,在课后如何向生活延伸.
3。构建适合实验小学高年级学生实际的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4、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学习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数学课程标准》等1些相关理论或文件精神,摘录对课题研究有借鉴的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学习和研究借鉴,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工作。
2、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的56年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不同学生的智能强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4、个案分析法:重视对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5、经验总结法.
5、研究假设和理论依据:
1、研究假设:通过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同的智能强项及学习数学的水平,营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生活的数学与数学的生活,沟通数学解题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让每个学生的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且成就积极的自我.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数学课程理论、教育理论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篇
本课题题目是: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研究的有效途径。
研究内容:
1、探索生活化、情景化的礼仪教育内容、形式,构建以礼仪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学科教学中渗透为辅,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礼仪教育模式。
2、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礼仪素养,为少年儿童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研究水平。
组织分工:
为使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学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 通过印发《校园文明公约》、《校园文明歌》,召开师生大会,利用班会,晨会,校园小广, 国旗下讲话,出墙报,出专栏,张贴文明标语,出文明礼貌内容的展示版等形式,大造舆 论,使师生充分了解文明礼仪活动的做法和要求,认清其目的,意义,充分认识讲文明礼 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文明进步社会对师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是进一步培养具有良好日常行为的要求,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广大师生认识到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体制,强化监督,保障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我校在建立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下狠下功夫,逐步完善了三项机制,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呈现载体丰富,色彩鲜明,成效显著的发展态势。
1、建立领导机制。学校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由校长主抓,教室师人人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领导机制,成立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及成员分别分管学校的一个年级组,活动中要深入下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完善领导例会制度,每周领导例会时专门部署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情况,并定期将各自负责的年级组活动开展情况做以阶段性总结、汇报、交流。
2、建立激励机制。培养文明礼仪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少年儿童学礼仪,用礼仪,对讲文明礼仪的班级进行奖励和表彰,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等形式,宣传和推广示范班级礼仪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3、建立教师督导评估机制。将学校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纳入对教师的督导评估,并与教师考核、评优、晋级挂钩。
研究进度:
我校本着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分段实施,逐步推进,重在实效,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实践育的原则,从学校教育和学校实际出发,确定了以“学礼仪知识,做文明学生,树实 验形象,创和谐校园’’工作思路,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为切入点,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为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稳步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明确目标,分段实施。
第一阶段:以校园礼仪教育为主,兼顾其他礼仪的培养,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学生随地吐痰等方面的礼仪行为。策化、养成、固化学校文明礼仪,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礼仪规范。
第二阶段:以家庭礼仪教育为主,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出入有礼,热情待客,礼貌拜访的好习惯,并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经常主动和父母沟通,正确处理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第三阶段:以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师学生逐步养成在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右让礼行,乘车购物,不拥不挤,观看演出,遵守规则,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等文明习惯伴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阶段:以国际礼仪为主要内容,全面提高文明程度,加大国际礼仪的宣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师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国礼仪,在与外国人交往中都能不卑不吭,知书达理,展现少年儿童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课题创新程度:
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我国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仅进行这样的一般理论研究,在实际的少年儿童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中,对于克服过于注重说教以及“高大全”等现象是不利的,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很难形成。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礼仪习惯,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该课题作为研究题目的理由。
研究目标:
本研究目标是积极探索礼仪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着重于学生习惯养成方面的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开辟学校礼仪教育特色。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课题研究基础:
1.研究人员精干,业务出众。课题组教师学历层次较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科研能力。他们年轻有为,在各自的岗位上曾获得了不少荣誉,同时,他们又十分好学、工作热情高。
2.对国内外礼仪教育的动态有了较好的把握。阅读和研究了相关资料,借鉴了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及其教训,并找到了本课题研究的新的起点。
3.学校将心理健康作为特色已多年并成为沧县示范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
课题组成员中有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项省市课题,均已结题,课题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为本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途径:
1、礼仪教育进课堂。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礼仪因素,通过课堂教学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加大礼仪知识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礼仪知识。
2、征集礼仪文章、组织小学生以文明礼仪为内容开展童谣、儿歌创编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成为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3、查找不文明行为、动员小学生做一名“文明礼仪监督员”,对学生、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进行调查、监督,并将发现的不文明现象向师生通报,促进学生讲礼仪、用礼仪。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自身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互相监督,从细节做起,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一篇
一、课题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进行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教学改革。
指导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取得的很多宝贵经验。
现在,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开展,在自然课变为科学课的同时,我们的立足点已从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向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科研部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来。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世界科学发展的总趋势。
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是人综合素质发展的最终体现。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出 如何让小学生 玩的天性 走进小学科学课堂研究 这个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的预期突破
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外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等国重视并起步较早。
受历史和如今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科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中很少涉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虽然有一些研究,但也只停留在表面,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注意到课外活动或兴趣活动一个方面,
多以描述已有事实、观察现象、仿制手工作品为主,没有形成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不多。
本课题的研究预计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一些突破:
自然(科学)课课堂教育中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尝试,研究在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搜集分析事实,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
积极开展自然(科学)课的课外兴趣活动研究在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农科教结合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然(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研究怎样利用农村广阔的自然环境和已有的科学教育资源以及先进的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革自然(科学)教学的评价机制。研究在自然(科学)教学评价中如何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阶段及活动安排
课题研究时间:20XX年8月 20XX年12月
第一阶段:初步开展阶段
②填写《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书》。
③制定研究计划。
④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⑤确定跟踪研究的对象。
初步完成在几方面的实验,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过程、方法、手段的雏形结果。进行行动研究一次科研工作报告第二阶段:重点研究阶段
①进行具体实施课题的研究。
②不定期举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评价状况。
③开展教师评价征文活动,探索评价的新机制。
⑤撰写案例和论文,展示优秀课例、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论文。
总结成果阶段
②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鉴定。
四、研究的方法
文本研究:制定近期和长远计划,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案例。
案例研究:对不同年级、班级及学生个体的具体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研究:通过教学成果验证此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调查研究:在与学生交流中观察、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行动研究:以学生具体参与为主,通过参与前后的比较,验证其价值。
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组单位的科研氛围浓,教师科研意识强,课题组聘请曾参与或承担过省、市级课题研究的实践和经验的老师,有一定研究时间和研究条件,对研究过程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课题成员系县级骨干教师,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作风扎实,态度严谨。
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能够在组织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因此,该课题必能取得预期成果。
五、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性成果报告、课题结题报告科研课题
论 文:评价研究论文、案例、教育故事等。
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主 持人:李永红
六、课题组成员:
李永红: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并担任甚而理论的研究和指导工作,各阶段工作计划的制定、行动研究的指导、总结工作。负责最终的结题工作。
马玉清:协助做好课题总体设计和规划,研究怎样利用农村广阔的自然环境和已有的科学教育资源以及先进的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李富丽:担任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辅导教师,负责研究在学生的兴趣活动、农科教结合活动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及相应部分的总结工作
张润红:专门负责自然(科学)课教学评价研究及学校自然(科学)课评价方案制定。
马 静:负责自然(科学)课教学各环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二篇
究>研究报告
课 题 负 责 人 车海娜
课 题 组 成 员
结题报告执笔人
荥阳市第四初级
20_年
研 究 报 告
该课题在荥阳市教研室的指导下,由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承担,共有2位教师,30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研究。课题从20_年底开始研究实施,我们从问卷调查着手,然手撰写调查报告、研究计划,再向荥阳市领导和专家提交立项申请书,于20_年月经荥阳市批准立项为荥阳市教科研研究课题,之后我们采取学月研究目标制,促进研究工作有序推进,现在已按研究计划基本完成预定研究任务。并产生了一定的效应,并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1。 时代背景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潮流,随着[应试xxx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语文学习怎么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首先应该是拓宽语文教学资源,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
力构建课堂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之间融化沟通的语文资源体系,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观发展。而语文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2。 现实背景
我校为公办寄宿制学校,采取的是封闭管理模式。经调查,这种寄宿制学校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在校的时间从早上7:00-下午5:00以及晚上7:00以后都是统一学习时间,这种统一作息时间的管理特点使学生整天都在老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
(2)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参差不齐和杂乱。他们往往沉缅于流行的时尚文化快餐,不重积累,阅读方法不当,所以收效甚微。
(3)在历年的中招考试中名著阅读的比例也越来越重,考察点也越来越细。
(4)教师无力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整天都在老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语文老师没有多余的时间专门进行课外阅读。当然,若能得到重视,寄宿制学校统一管理模式也更有利课外阅读的规范组织和指导管理,学生较好的家庭经环境也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基础条件。
3。其他相关研究述评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三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现行的科学课堂教学,虽有改进,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方法 , 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科学课课堂教学原理;努力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体系;不断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最终达到科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本课题的研究,将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师生角色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同时,不断改进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向自然,勇于探索,大胆实验,真正体会到科学课堂的乐趣,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新模式的行动研究对提高科学课堂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科学课堂教师观念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改进的分析与研究。
2、小学科学课堂教师观念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改进的基本途径。
(1)、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通过引导需求、激发兴趣、设计活动、图像呈示、任务驱动、体验成功等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获得发展。
(2)、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形式的多式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强化技术等辅助手段,可以突破认知障碍,排除学习干扰,提高课堂教学。
(3)、让学生走向自然,敢于探索,大胆实验,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去充实和提高相应的新的教育教学技能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计划:
1、确定科学课教学的目标
(1)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事物的强烈好奇心;知道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习惯。让学生体会同学间合作的必要性;学会提问,启发探究愿望;养成开放性和多维性的思维习惯;根据给予的问题,进行信息收集;根据给予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2)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有效价值;能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能把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能按研究的课题,具备较独立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优化科学课教学的组织形式
(1) 小组化原则。
(2) 自主化原则。
(3) 民主化原则。
(4) 指导性原则。
3、科学课教学中的学习方式
(1)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
(2)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3)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4)帮助学生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络。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四篇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x
所在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文秘
设计(论文)题目:《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又恰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竞争的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引起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广泛重视,就业压力问题已成为相关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选题意义
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利于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减小或降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解决办法,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承受力,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掌握解决压力的方法,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中周红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研究》一文中提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
其中客观因素包括三方面:
第一,高校扩招后的压力。高校扩招使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不断加剧,导致每年有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
第二,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部分院校迁就某些专业教师开设近于或已经饱和的专业、争相开设或盲目扩大热门专业,造成毕业生结构性的过剩。
第三,招聘单位门槛高。有工作经验这个条件成为毕业生就业难以逾越的门槛,而不规范的人才流动体制也造成很多招聘单位不愿为别人培养有工作经验者。
主观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功利化倾向。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扭曲,出现拜金主义、官本位、东南沿海大城市就业方向等思想,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
第二,期望值过高。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对自己自信对未来有较高的期望,当走入社会时他们的高期望受到社会的低接纳的打击,容易产生压力。
第三,实践能力弱。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专业理论等知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显得相对较弱,而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院刘红波等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因素分析及心理疏导探索》一文中指出:毕业生心理压力来源多种多样,除了市场需求造成直接的、现实的压力外,毕业生对社会、自我的认识不够,以及受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造成心态偏差,是就业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刘红波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因素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国家近年从制造型向知识经济型过渡,雇佣人员模式也因此发生转变,对雇佣人才学历要求提高。
第二,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高校扩招、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等原因,毕业大学生数量猛增,同时社会经济成份变化都增加了就业困难。
第三,大学生成长环境影响就业。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与社会环境、教学管理水平、个人素质等密切相关。
第四,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与就业关联。善于沟通有利于尽早融入集体,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从而适应工作。
第五,专业和专业成绩的满意度。对所学专业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浓厚影响专业成绩,这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求职竞争力。
刘心红在《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应对策略》一文中提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三个方面,同时也指出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包括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四个方面。
刘心红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用人单位的原因分为三方面:
首先,我国企业大多是加工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大学生提供的有效岗位不足。
其次,用人单位方面强调应聘人员的工作经验和高学历。
再次,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误区。
学校的原因也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专业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
其次,人才培养质量滑坡。
再次,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足,对职业和自己的认知不够产生就业压力。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五篇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六篇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负责人:xx
所在单位:xx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新的时代中,学习英语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时代要求,如何让学生更好更轻松的学习英语则成了我们需要迫切研究的一个课题。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情有了兴趣就相当与一件事情成功了一半。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有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促使他们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知识的强大动力。让他们学习英语,不能让他们感到是一种负担,要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低年级的外语教学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培养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他们在玩中学,唱中学,画中学,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以谜语和歌曲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尽量采用小组活动,激发他们的成功感,升华兴趣。随着年级的变化,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都有所改变,外语教学也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创造性。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就是通过实践来寻找适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并促进学生学习的游戏。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有兴趣很简单,但是要持续的对学习英语有兴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所以课堂游戏在不同的情况下要进行研究讨论而进行不同的设计。使游戏服务于课堂并对课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二、总体目标
借助游戏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堂,以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
三、研究方法
主要以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为主,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观察法等。
四、分阶段开展研究工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负责人杨晓玲担任组长,组织成员吕姝斐、杨晓玲在5月20号之前制定好研究计划和方案。每个月成员要交阶段性总结或研究心得。
2、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针对不同的情境设计不同的游戏。
3、按计划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将不同的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不同的年龄段应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的游戏,不同的专题要有适合这个课题的不同的方法并针对实践教学不断改进并找到存在的问题所在进行新的设计与实践。
4、及时进行教学心得体会交流,每周四进行碰头交流、研究课题进展。将各自优点进行互学,缺点则不断改正。一切为了学生。每个月25号前成员要交阶段性总结或研究心得。
5、记录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6、分析处理资料,每个成员要有自己的课题总结报告,课题组则撰写成果总结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研究成果主要以三种方式呈现:
一是展示,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使用不同的游戏。
二是相关材料汇编,主要以学生的课堂反映以及课后老师的及时总结反思组成。
三是实验经验文章(或论文)交流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七篇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
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
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
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高校立项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第十八篇
课题开题报告(二)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20**第7期),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本课题中的预期目的即指省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
有效性教学:以省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为基准,教师在实施单位时间的教学行为后,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有效性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涵义: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真实疑难问题的情境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实录。这里的典型课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其中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的达成度、对当堂效益有着显著的和最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主要应关注目标设定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师生思维互动的有效性、练习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和直接的影响。
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的和谐落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文献研究
从多角度来收集、研究并组织全学校中学数学老师学习有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老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着重于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合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层要求的研究。
(4)典型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公式推证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