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一篇
应天广运太领导、圣文神武经理:
隆体安康!
下走怀难言之隐,声顿于唇;请不情之请,惭布兹心;飘零之际,去国还乡,惶恐惶恐!乞望伏允?
适留贵司载许,得诸太领导教诲看护,感怀之心,延及梦萦;留恋之尤,唯高经理:予吾契机,载浮载萍;茫然入世,得有所依;栽培如荞,宠信似金;惜吾不器,有负圣心!
人生苦短,弹指一挥:时去一刻,又或三一;命遄不济,永别在即...一枯一荣,皆有定数;吾心尚热,与时俱进;思忖再三,不琢难器,有志如此,无所不弃!
临别之际,有四不舍:......语句重复,恕不再叙......
以上所述,发自真心;如有妄言,天打雷劈!再次请辞,赎罪赎罪!!!
*年**月**日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二篇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三篇
余本愚钝之辈,躬首于阡陌,混迹于江湖。承蒙x总厚爱,垂怜,得以入职,故再三叩谢。昔者于,初遇总,其言犹在耳边,汝若大风起兮之高祖,而余如登台拜将之韩信。
滴水之恩,当涌泉回报,况如此知遇之大恩乎。虽余文不及孔明,武不若子龙,但赤胆忠心,日月可鉴。凡三载以来,无不抱兢兢业业之态、廉洁奉公之准、诚惶诚恐之心,如遇决策无不辗转难寐,唯恐有负诸君之托。上苍亦怜吾,故聚豪杰于而声名达也。
遥想壬辰仲夏,兵强马壮,投鞭止流,其名振大江南北,其声壮塞外边疆。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昔年如依依汉南之柳,而今如枯木之于江潭,何也?
夫余在三载有余,上无业绩回报公司,下无成果以慰总。虽总备尧舜之德、怀仁厚之心,然余亦知尸位素餐之说,故提请辞呈,望批复为盼。
值此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回首三载青春,展望无限光阴,冀吾等勿以此为隙,共创大业亦可期许。
再三叩谢。
*年**月**日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四篇
应天广运太领导、圣文神武高经理:
隆体安康!
下走怀难言之隐,声顿于唇;请不情之请,惭布兹心;飘零之际,去国还乡,惶恐惶恐!乞望伏允?
适留贵司载许,得诸太领导教诲看护,感怀之心,延及梦萦;留恋之尤,唯高经理:予吾契机,载浮载萍;茫然入世,得有所依;栽培如荞,宠信似金;惜吾不器,有负圣心!
人生苦短,弹指一挥:时去一刻,又或三一;命遄不济,永别在即...一枯一荣,皆有定数;吾心尚热,与时俱进;思忖再三,不琢难器,有志如此,无所不弃!
临别之际,有四不舍:......语句重复,恕不再叙......
以上所述,发自真心;如有妄言,天打雷劈!再次请辞,赎罪赎罪!!!
x年x月x日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五篇
公司领导:
本人考虑再三,决意就此辞去,另就他途,期与准许。余在公司三载,赖周总相携,诸事顺遂,感念无尽,即今从辞,亦不敢忘;另如李总、朱总,贾总者,平时虽相言不多,交面不繁,然亦长者,体恤良多。及项目组,李、张二经理,不小余智陋,面提耳输,技术、生活多做指点,受益实多,在此无以复言,唯多做感谢,徒表我心。
今辞去,可为原因者三。
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期或近之,此其一也;
三年中困守一岗,虽智不逮,未能尽善,然疲乏之心满矣,窃或离之,亦不可得,心灰之,此为其二;
劳苦三载,东奔西顾,未曾少安,绩或无表,无功亦苦,薪给僵持,无期奈何,是者三。除其而外者,书不尽言,无叙也。
辞不达意,万望纳言。
x部/
以上所述,因个人原因,现正式向公司提出辞呈,希望领导给予批准,谢谢。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六篇
今天下午,班子成员在中层干部和职代会代表会上述职,时间关系,照本宣科。现挂出,供大家批评指正。
清华的校训:行胜于言。我一向不喜欢为了总结而总结的走过场,总结不仅仅是回顾一年中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以后又该怎样做,唯有如此,总结才会变得有些意义。
一抓结构优化、板块建设与重点工程。去年获得两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现已基本按时结项完成;申报的今年的两个,入选一个,有些无奈;申报参评奖项,虽结果未出,但觉中气不足,总觉得我们储备不够;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和教育部规划项目入选情况不错;我社零售图书出版量的增长,营销的问题是我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幕拉开》作为重点畅销书运作的试水,我基本全程参与了,收获颇多,积累了经验,看到了不足;组建少儿分社,少儿板块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期望3年一个周期,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开局;牵线搭桥,促成了我社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的全面战略合作的开始,期望在图书出版、平台建设上能为我社的发展添砖加瓦。
时间匆匆,来清华已过三年,随着介入越来越深,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压力越来越大。近期和20_年的思考与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与大家共享:
一是店销书的营销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推进,我们很多板块将永远成不了气候。二是*板块与产品群的问题。有的板块在成长,但也有的板块发展很不理想,成了我的心病,有的公司毫无规划,什么都做,违背了其存在的初衷。三是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梯队问题、流动问题、提高问题,这些都需要制度与政策去保障的。四是“三控制”问题:控制选题,压缩无效品种;控制质量,全员质量意识的提高;控制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回顾一年的工作生活,感觉是充实的,也是欣慰的。这倒不在于出版社取得了多少荣誉,入选了多少项目,业绩提升了多少,其实我更关注的是出版理念的提升、出版结构的优化调整、发展模式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更关注的是队伍的建设、素质的提高,有了这些,就有了提升的基础,发展的后劲。因为,无论是社长、总编、分社长、部主任,我们都是过客——一个企业发展史上的匆匆过客。今年bibf期间在开卷高层*上我的演讲《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传统出版必须在坚守和变革中前行(以清华为例)》就是我的一次系统思考。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七篇
人生或如登山,仰头望峰高路窄,人云坚持方能登顶;
又 或 如 掘 井,扶锄立石坚泉微,告己专注才可得金。
入职岳法十载,不可谓未坚持,耕耘民商一线,不可谓不专注,诚惶诚恐,未敢失却初心。
初则喜正义之伸张,乐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贫。久矣疲命于杂务,
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今已累案牍,显劳形,业务未见精进,激情日渐消弭。
虽不惧司改,夺员额有信心,然不思钻营,伫山底久矣,再十年当仍如是。
年逾不惑,细思极恐,忧年华不再,登临无期,趁惰形未成,愚勇尚存,下决心,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不褒獬豸([zhì],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不辱女神,既往不悔,当下不疑,未来不迎。
恳请领导准予本人离职。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八篇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与通欤;乡通向;辟通避)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鱼我所欲也》一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九篇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口。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十篇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
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
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
a、甚矣,汝之不惠!
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五、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3) 自比于管佟⒗忠悖 比四 硪病#ā堵卸浴罚?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5)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6)沛**在?(《鸿门宴》)
(7)客何为者?(《鸿门宴》)
(8)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9)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10)宋何罪之有?(《公输》)
(11)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2)何陋之有?(《陋室铭》)
(13)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14)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5)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16)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17)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2、定语后置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之战》)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3、介词短语倒装句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 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4、主谓倒装
(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 、省略句
1、 主语的省略
(1)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2)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6)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2、 谓语的省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浪淘沙》)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3、 宾语的省略
(1)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2)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具告以事。(《鸿门宴》)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5)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9)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0)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1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12)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4、介词的省略
(1)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2)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39;,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蔺相如列传》)
(3)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赤壁之战》)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七。固定结构
1、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2、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4、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5、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6、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8、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9、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10、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八。固定句式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十一篇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十二篇
乙酉年末,余辞德勤以游。其时,群雄造车,海内未平。或曰:“通用者,东海之主,其势壮焉,其薪双焉,不若往而投之,大业可图。”余善其言,乃以孤穷身入通用事之,历今凡一载有余。其间大小数十战,或盛或衰,或荣或哀,皆犹在目,不足与外人道矣。今既辞归,乃作文志之。
初,拜为报销审核专员,长驻出纳小轩。春秋劳作,不舍昼夜,未敢有怠慢心。乃得识同辈手足数人,兴味相投,遂引为知己。日则埋头于报单之间,午则侃谈于餐堂之上,晌则入账于机声之伴,夜则混沌于班车之颠,朝迎报客,暮送销人,温言笑语,宠辱两忘。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如影历历,纵无罗缕纪存,亦不能忘矣。嗟夫!今余振衣奋起,环首而视,昔年于小轩共事者,所存不过庄公毅君,谓之“轮岗猛于虎焉”,不为过矣。则虽年光倒流,旧时可再,而亦无与为印证者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越明年,左迁应收账款专员,再迁系统支持专员,从师陈薏出入大小会议。陈师德隆望尊,更兼博学广识,每发议论,左右咸服。或诉辛劳疾苦,师谓余曰:“吾岂不知矣?然吾等此道非常及比,欲通此道,必先备萝卜干饭,啖三年可成”余服其言,乃以师事之,所获甚,故常怀戴德之心。临行,又以良言嘱余。今虽远徙江湖,未敢忘也。
若汪华、谢蔚、陈薏、姚力挽、陶红、高英、虎月姝、吴忱、沈阳、王键、张郚者,庙堂之重臣,通用固所倚也,不以余鄙漏,寄余以大小诸事。余恐托付不效,惟穷思竭虑,谨言慎行以对,幸自度尚不辱使命。每遇不明,则援疑置理,俯身倾耳以请,遂得解。今当奉盏以谢之。
李逸、李瑛、鲁洁、俞洋、姚韶民、黄嵩、郑夏、卢煊春、曹小平、黄莹、沙金,此皆通用之先达,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不以余鲁钝,每请之,必循循而诱。故余虽愚,经年之中,卒获有所闻。今既拜别,思之唏嘘。
胡俊、腾远、李刚、曲逸、严静,皆世之良实,智虑忠纯,余尝与其共谋主数据诸事,故知其能。假以时日,必为股肱之材。余既远游,于君等功名成就时,亦当抚掌相庆之。
杨婷婷、李璟、黄春兰、张凝、苏佳莺、三一八零众贤,久居所中,众皆称其曰能,余常以琐事扰之,众不烦余而以权限馈之,故得其助也甚。犹记当日,挨踢楼中递表索权,每每通之,皆快事也。惜乎,旧事填膺,逼取便逝,惟借影象存照,聊作旧忆耳。
明晓流程,熟稔系统,此固余所得也;目迷发白,体胖气吁,此亦余所失也。余向日与众人论及于此,无不叹息于韶华之易逝也。呜呼!今始,余之名当不复闻于诸人口耳,余之影亦不复见于晨昏星月矣。经年以后,今日得观余言而尚在者复有几人,后继者更胡以知余今日之所言?一别之后,他日或幸遇山水之间,余当执壶备觞,与君等共浮一大白!
今当远离,执笔涕零,不知所言,元章顿首再拜而别。
丙戌年 癸巳月 己丑日
年中总结文言文范文 第十三篇
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先秦〕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为:被,表被动。
《守株待兔》仅39个字,寓意却很深刻。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