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一篇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赵安荣
赵安荣,女,19xx年4月出生,共 产 党员,柞水县丰北河镇丰河村农民。务农之余,19xx年高中毕业后曾任该村小学民办教师等,20xx年9月,担任丰河村文书。曾获全县优秀共 产 党员、全县“三八”红旗手、全县“五好家庭”等荣誉。
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
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白皮松苗圃种植,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一、白皮松苗圃种植,示范带头大家乐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赵安荣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白皮松苗圃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她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白皮松苗圃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白皮
松。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赵安荣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白皮松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这几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白皮松苗圃种植得到了成效。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种植能手。与她同时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白皮松苗圃种植积极性,全社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全村白皮松苗圃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亩以上。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二篇
他是一个返乡农民工、家底薄弱、无任何固定收入,为了创业,背上一身债务;为了创业,他使出浑身解数……到深圳做客运,到山东烟台经商,在家乡做装潢……经过数十年的奋斗、拼搏,他被锻炼成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农民。再次回到家乡,他决心在农村这块广阔天地里,以新时代新农民的新气魄来创办一番新事业,以引导父老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他就是XX县XX乡XX村的XXX,集“XX省科技示范户”、“XX市科枝示范户”、“XX市科普带头人”、“XX县新农村建设带头人”、“XX县科普惠农先进个人”和“XX乡优秀xxx员”、“产业发展标兵”等多种荣誉于一身的新农民。
一、紧抓机遇大造林
常言道:发展农业,一靠科学,二靠政策。20_年冬,刘子健通过看报、看电视,知晓了国家退耕还林的惠民政策,立即紧抓这一机遇,联合其在皇图岭笔田村的姐夫XXX,通过一系列的法定程序跨乡租得一块为期30年、面积达450亩、名叫胡冲茶场的大荒山作为创业基地。紧接着,他又在本村的长湖岭上向村租赁30年、面积50亩的荒芜茶场作补充,实施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项目。为此,他竭尽了家中多年的积累,并采取从信用社贷款及合股筹资办法,当年筹集资金30多万元,雇用2台推土机整地一个多月,后又雇用民工达1200多个工日,全部栽种了良种油茶,成为当时全乡最大的造林户。尔后,刘子健年年严格按照林业部门的要求,每年精心对油茶林进行2次抚育,使林木长得绿绿葱葱,充满生机。
二、立体开发重生态
林场不仅旨在经济效益,而重要的还在于其生态效益。刘子健在不遗余力地实施庞大的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后,看到长湖岭山上仍有不少荒山秃岭未绿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于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于20_年春又千方百计地筹资20万元,将组里的近百亩荒山租赁30年,并积极利用县里的“水保”项目发展“新世纪梨”60亩、砂糖柑40亩。20_年春,刘子健又将本村其他8个村民小组的500亩荒山全部租赁过来,营造以油茶为主的水土保持林,让这些昔日饱经雨水冲刷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为了将林场当花园来建设,20_年,刘子健在山上建起了一栋红砖住房和猪场,兴修了一条1公里长的林中机耕路,在山上打了一口大水井,建筑了20口水池,房屋周围和道路旁栽上了绿化树木,并通过兴办综合养殖场,利用猪粪办沼气,利用沼渣作肥培林子,利用沼气烧茶煮饭又点灯,走综合发展利用的生态立场之路。
三、“以短养长”闯新路
林业生产是项生长周期长、利益见效慢的行业。不少造林大户常因前期投入大、资金来源枯竭,陷入难以为继困境。有的人只好中途亏本向外拍卖;又有的人只好无可奈何地中途废弃。为了做出一番成绩,刘子健顶着巨大的压力,从20_年开始,全家移居长湖岭山头,一年四季吃住在山上,坚持以场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农场建设中。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探索出一条以综合养殖辟收、速生水果催收、油茶穗条增收和油茶生产助收的现代生态农庄。
去年自繁公猪1头,母猪30头,产仔猪600头,年出栏牲猪800头,牲猪销售总收入达到228万元,除去饲料等成本,形成利润46万元;出售鸡2万羽,出售鸭万羽,总收入82万元,创利润20万元,综合养殖场总利润达到66万元。
50亩速生水果林“新世纪梨”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实现了两年挂果,去年进入盛产期,并以每公斤5元的高价出售鲜梨37000多公斤,销售总收入达到万元,纯利润达到12万元。 千亩油茶林,全部是由良种嫁接苗移栽,成为全县各大苗圃采穗的大基地。去年,刘子健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出售穗条万公斤,获销售总收入18元,纯利润15万元。同时,油茶总收入达到8万元,纯收入5万元。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三篇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报送返乡农民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包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认真搞好返乡农民工定期监测,及时有效建立返乡农民信息台帐,积极引导和扶持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回归创业,现将我乡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平等乡现有6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527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00余人,今年以来,我乡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30余人,有创业意愿的2名,均是准备发展养殖业。
二、主要工作
1.加强领导,倡导全民创业。乡党委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阿坡阿且任组长,乡长梁昌德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深入回乡农民工家中,认真了解返乡农民工的生活、就业情况及全民创业动态。
2.及时宣传,推动全民创业。乡政府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深入村组,通过上门走访,召开能人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返乡农民工意愿和要求,建立了返乡农民工信息台帐。指定各村民小组长定期上报当月农民返乡信息。
3.认真分析,探索全民创业。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情况,平等乡召开了返乡人员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讨论发展方向,收集各种建议,引导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乡党委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向上级部门申请扶持的方向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但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性不高。
三、存在问题
一是政府提供返乡农民工个人发展的平台还不充分,在方向引导、市场调研、优化环境等方面要切实做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坚强后盾。二是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建设严重滞后,返乡农民工从城市再回到农村,在信息和文化方面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三是资金量小,金融服务跟不上。返乡农民工大都有一定的积蓄,但对于发展种养殖业、搞生产性经营来说,这点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如果政府和银行不给予较大力度的帮扶从而切实解决资金问题,多数返乡农民工根本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促进全民创业最后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四、下一步工作
1.在就业上多予指导,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2.在政策上多予宣传,进一步加大对有关投资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及时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生产技术,致富门道,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3.在技能上多予培训,认真组织返乡农民工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四篇
42岁的冯松雷是河南省宜阳县白杨镇瑶凹村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却能吃苦、脑子活,外出打工10余年,凭着一股爱钻研的劲头,硬是从小工干到了电子产品企业的工程师,拿着每月1万多元的工资,他成为村里外出务工人员羡慕的对象。
但是爱折腾的冯松雷心里总是“不得劲儿”。“我再打工又能怎样?”便外出闯荡的冯松雷经历过“进厂难”,也遇到过“用工荒”,就连自己长期工作的企业也由100余人扩大到3000余人,他说:“出去打工这些年,最大的好处就是开阔了眼界,所以总谋划着自己能不能干出一番事业。”
眼瞅着身边不少同事纷纷自立门户,底子薄的冯松雷既羡慕又无奈。“不能创大业,那就创小业。”,冯松雷下定决心回乡创业,“刚回乡找机会,也有碰壁的时候,开过电脑店,做过物流,搞过养殖,效益都不好。”
,宜阳县鼓励当地农民发展艾草产业,头脑灵活的冯松雷从中嗅到了创业的契机。“从小就在山坡上割艾草、卖艾草,却不知道艾草加工是个大产业,尤其现在讲究养生,艾草产品销路很好。”找准创业方向的冯松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资金,宜阳县人社局帮他累计协调贷款100多万元,冯松雷的艾草事业由此起步。
经过两年发展,冯松雷的艾草加工厂销售额已达110余万元,带动约1500户农户种植艾草增收。今年年初,原在外干建筑工的冯罗红和妻子都到艾草加工厂上班,夫妻两人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冯罗红说:“我年纪大了,建筑工快干不动了,人家在村里创了业,我们就近务工,还能照顾家里,生活比外出务工强多了。”
如今,冯松雷生产的艾枕、足浴包、艾条等产品已远销广东、重庆等地。“现在我们已经和省内外30余家店铺合作,进行艾灸培训,提供技术和产品,希望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冯松雷对未来的发展已有明晰的规划。
实际上,在传统劳务输出大县宜阳,像冯松雷这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近年来越来越多。宜阳县人社局局长陈世俊说,外出务工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学会了技能,攒下了资金,如今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更好了,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碰到合适的机会,外出务工人员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回乡创业。
通过提供创业引导服务,并在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提供支持,仅今年前9个月,宜阳县就有2800余人返乡创业。至今,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宜阳县创办各类经济实体4000余家,带动约两万人就业。陈世俊说:“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自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五篇
农民工返乡创业论文
农民工返乡创业论文
论文摘要: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进程中,返乡创业农民工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要真正理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就要寻找这一行动的社会结构因素。从结构化理论视角来看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为了理解返乡创业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因素。文章探讨了结构化理论的内涵,并用这一理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进行了解读,然后提出支持这一群体创业、促进这一群体实现再结构化的具体对策。
论文关键词:结构化;农民工;返乡创业
研究农民工的返乡创业问题离不开中国特殊的时空结构,“时空特性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从研究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时空特性是一个基本的因素,或者说,也是研究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传统的社会身份体系的变动,农民工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变化而产生了社会角色转换的一种必然现象。关注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工就业与创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必然。文章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的结构性因素和支持创业的策略。
一、结构化
安东尼·吉登斯(A.Giddens)在1973年提出了结构化(Structuration)这一术语,运用结构化理论对于主体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表明:人们的行为是被结构化的,行动具有结构的属性,结构性背景限定了人们可能的行为领域;结构具有约制人类行动和促成人类行动的双重效果。
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里反复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规则和资源实际上就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行动者既不是由外部起因决定的物质的粒子,也不是执行一种完全理性的内部行动计划的、只受内部原因引导的单子。社会行动是历史的产物,是整个社会场的历史的产物,是特别的次场内某条通道中积累的体验的历史的产物。”吉登斯引入了时间、空间、转换规则、结构化方式、结构性特征等概念,他用结构二重性原则取代主客二元论。吉登斯的观点是:客体主义者强调社会中的结构、制度、制约性,主观主义者强调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两类因素在社会生活都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结构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创造性两种品格,吉登斯在社会实践或社会生产的不断展开和持续过程中动态地理解结构。
显然,行动者又可以利用结构预先赋予的资源,行动者微观层面的活动,带来了行动者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同时再造了宏观的社会结构。
吉登斯也认识到结构与行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写道:“作为人,我们可以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对周围的事件做出被动的反映。跨越‘结构’与‘行动’取向之间的鸿沟的方法是要认识到在日常活动过程中,我们能积极地作用和反作用于社会结构。”正如乔纳森·特纳指出:“结构可以概念化为行动者在跨越‘空间’和‘时间’的‘互动情景’(context)中利用的规则(rules)和资源(resources),正是使用这些规则和资源,行动者在空间和时间中维持和生产了结构。”农民工的流动既要受到结构的制约,但又并不完全为“结构”所左右,他们的流动行为也促进了国家、市场和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从结构化理论来看,任何一个社会主体的行动都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结构化理论综合了社会学整体论和个体论的视角,说明了主体与结构的关系。根据结构化理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国家政策和农民工自身在特有的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结构性因素和条件提供农民工外出的可能和条件,当然,农民工流动并不是单纯的制度安排的结果,也不是简单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体现的是主体与结构二重化的过程。
作为主体与结构互动的返乡创业行动,既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也反映了个人对发展性资源的需求,同时又再造了新的社会结构。
二、返乡创业:一个结构化解释
“返乡创业”是指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半年以上,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信息,了解到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而返乡创办工、商等企业。返乡创业体现了农民这一行为主体与所处的社会结构双向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又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结构性要素。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是社会结构变化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农民工在一定社会结构中动态建构的过程,具体体现在: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六篇
张家树,1976年2月出生,中国xxx党员,1994年12月入伍,服役期间参加过98九江抗洪,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现为高流镇花木协会会员,绿园花木合作社社长,家树园林绿化供苗公司负责人,目前花木种植面积253亩,有100多个品种,主要经营常规绿化用苗为主,年销售收入达300万元,每年获利30多万元。20_年以来因成绩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先后获得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员,优秀十佳党员致富带头人,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_年2月18日作为科学发展学习代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播。
作为高流镇花木协会会员,远近闻名的花木种植大户,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能吃苦,会钻研,是花木种植的示范户,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他致富不忘乡亲,积极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几年间共扶持26户花木专业户,为80多名群众解决了劳动力出路,多次自费慰问困难户及孤寡老人,20_年共三次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并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支援灾区生产,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花木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流镇耀南村老百姓有着种花养花的传统习惯,但过去都是零星种植且品种单一,档次较低,群众种花只能解决油盐酱醋等生活补贴,并没有起致富兴农的作用。张家树与生俱来就对花木格外感兴趣,1994年12月入伍后来到浙江金华,发现金华原来是全国著名的苗木之乡,于是利用课余时间,到当地的花农家取经学习,在当地的新华书店,购买了大量有关花木种植、培育等书藉。有点空闲就到当地的花农家无偿帮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从基础理论到田间地头,他写下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又有幸得到老花农鲍克文的亲身指导。1998年在部队退伍回来,利用在部队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种花养花的特长,克服资金不足等不利影响,走上了艰难的创业路。首先从精心挑通过几年的打拼,他的花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手里的资金多了,经验多了,做事的信心足了,开始酝酿自己更大的引进新品种,搞起了示范园,积极引导当地老百姓走出了一条依托花木产业奔小康的路子。
近年来,他承包绿化工程30多个,还无偿为周围群众提供信息,帮助销售。周围许多群众刚开始种花时,都是张家树供应种苗,手把手指导种植技术,防病治虫,联合成品销售等。使周围的群众每人增加收入近3000元。张家树已连续多年被评为镇级致富能手,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状元。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的苗圃面积已达200亩,每年获利都在30万元以上。他深知: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高流花木协会成立后,他把带领群众致富的突破点放在花木产业上,以做大做强花木产业来实现群众的共同致富。
为了使广大会员种上“放心花”,张家树以个人名义与群众签订包销合同,让群众吃上“定心丸”,耀南村唐庄组的土地全部规划种花木。村民马明发说什么也不愿意种,张家树多次上门做工作,唐恒水就是不听,张家树又对他说“苗子种好卖给我,要是因为种花没饭吃,你一家都到我家吃。”就这样他还是想不通,张家树和他商量,最后以当时最高价每亩280元的价格承包了他的10亩地,当年在承包的土地上种植了金叶女贞,一年后,以每株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当年获利15万元。村民的想法变了,马明发的思想也通了。第二年,在张家树的带领下,全组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种起了花木。马明发自己也承包了二十多亩,他逢人便说:“听他的没错,多亏了他帮忙”。张家树就这样走村入户做大家思想工作,并且和镇里的技术人员一起,向花农无偿提供技术支持,主动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以实际行动把大家的思想都统一到“种花发家”这一点上,当年村里花木种植面积扩种20_多亩。
为了更好的发展花木产业,以张家树为主的向个花木种植大户成立了高流花木协会,以花木协会为龙头,动员广大村民发展花木生产营销,发挥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协会+农户”的良好经营模式。目前,耀南村700多户、2800余人从事花木生产经营,其中有80多名会员在沭阳等地承包土地,带动囝高一村、高二村、程徐村、夏塘村、高流村、三岔村、沟埃村等周边村民发展花木产业,为镇政府争创“国家级花木之乡”打下了良好基础。长年在外的花木经纪人有200多人,大江南北都有耀南村的客户。
为了扩大知名度,畅通销售渠道,张家树积极在《中国花卉报》、《苗木商情》等杂志刊登广告,本着当了带头人,就要有奉献精神,广告费全部由张家树和几个花木协会种花大户分摊,没有向普通会员要一分钱。而在售花过程中始终优先销售群众花木。
在生意场上以诚信经营为立身之本是张家树的座右铭,有时协会按照货主要求,货到后再付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群众放心,张家树就亲自跟车送货,来回10多天,路上辛苦可想而知。从来不克扣群众一分钱,所有差旅费自掏腰包。家人、朋友说他是自讨苦吃,但他心里却感到踏实。
20_年春,张家树和天津一个客户魏玉龙签订34万株红叶小檗销售合同,合同签订后一个月,他来取货时,红叶小檗每株市场价格比合同价涨了2角,供应苗木的协会花农说反正没关系,仍按合同价格,按时起苗装车发走。客户十分感动:“别看你们是农民,做生意却不为小利而动,重合同,守信用,真是实在,以后,我肯定还会来买货的”。杨老板现在已是该村的回头客。今年,他又通过传真和协会签订了价值100万元的绿化苗木合同。就这样和客户们加强联络沟通,密切了感情,并通过他们在大连、沈阳、北京、山东等地设立了销售窗口,及时了解外地市场行情,扩大了高流花木的知名度。
作为一名xxx员,张家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引导当地群众走上花木致富之路,带动更多的农民在花木产业上发展致富,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实实在在的显示出了xxx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七篇
致富能手刘英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我是五九七农场第三管理区十七作业站女工刘英,现年45岁,汉族,初中文化,19xx年与外地青年孙占波结婚,婚后就一直在十七作业站生活,结婚已有20个年头,这20年中,我由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子,通过自强自立,勤俭持家,靠科技靠勤劳致富,成为众姐妹们学习的好榜样。
刚成家时,由于双方父母都是农村的,家庭条件都不好,一年靠种地挣的钱刚够吃喝,几乎没有节余,但是我并没有坐着犯愁,丈夫在农忙季节干活时,我就在家里养殖几头肥猪,挣点生活费,生活马马虎虎也算过得去,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19xx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19xx年的春季,家里发生了变故,丈夫突然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再也干不了农活了,多病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资金,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以积蓄,而且还欠下了大量的外债,孩子上学又要花钱,这使我们平稳安定的小日子被打破了,看到家里生活情况的日益艰难,我们夫妻俩时时发愁,唉声叹气,特别是丈夫对此特别郁闷。
我们家的困难情况,作业站女工主任杜培凤了解后,主动跟作业站站长反映,经作业站领导商议,最终优先让我们家种植了30亩旱田地,并且是下打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到了19xx年,我们两口子用种地挣到的钱种植了75亩甜菜,结果都被大雪埋了,连生活费都没有了。女工主任杜培凤看到我们的这种情况,发动十七作业站的班子成员凑集了20_元救助款,为我们家的日常生活开销解决了燃眉之急。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八篇
本人马治虎,男,汉族,出生于1970年。1988年毕业于关帝中学高中部,现为**镇倪丁村支部副书记、村两委委员。
马治虎的父亲是一辈子xxx面朝黄土背朝天xxx、xxx日出而作,日落而息xxx的老实农民,家里兄弟六人,家境苦困,兄弟六人如果都像父亲那样一辈子做一个老实本分的传统农民的话,那么他们都将重复父亲的生活,贫寒交迫,甚至更加困窘。对他们兄弟六人来说,这将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是继续老辈们几十年几百年走过的路,还是开拓创新,趟出一个自己的新天地呢碇位⒕过认真的考虑,率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发展种植业F渌几位兄弟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支持他,马治虎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致富之路?
最开始决定种树的时候,村里的人们都很不看好,成本高、成活率低、经济效益差,连他的父亲都担心,反对他种树,本来就没有什么积蓄,东挪西凑的几千元钱,要是再亏了,不仅不能有收益,还会欠一堆债务。但马治虎坚信,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创造生态绿色农村,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不仅会有好的经济收益,还能造福村民,造福子孙。但最初的两年,由于缺乏销路,缺乏市场经济观念,收益并不好,还欠了不少债务。陷入困境中的马治虎并没有退缩,他积极的想点子、找出路,在生态中宁、宜居中宁建设的大环境下,在**镇党委的帮助和指导下,马治虎改变了思路,开始承包景观绿化带绿化植树工程,这不仅解决了树苗的销路问题,还因减少了中间购树环节而节省了成本。马治虎认真完成接到的每一个景观带绿化工程,不偷工减料,不弄虚作假,树木成活率高。他的工程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一致认可,接到的工程也从几千元的小工程扩大到100多万的大工程,工程涉及地域也从**镇扩大到了中卫市。随着马治虎种植业和绿化带工程越做越好,他的兄弟们也在他的带动下,开始创业致富,他们兄弟六人也开始联合起来,扩大了种植面积,所承包的工程也越来越大。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甚至邻近村的村民也开始在他的工程队打工,增加了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不少青年村民也开始努力辟蹊径、拓路子创业致富。他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创业致富带头人。
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懂得感恩的人。日子越过越好后,他主动积极参加镇村各项活动,1996年至今,从一般村队干部到村支部副书记、村两委委员,在工作中,他一直本着吃苦耐劳、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宗旨,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对待村民,他总是热心诚恳,同时遇到困难,他总是积极伸出援手。一直以来,他与村民相处甚是融洽,深得村民信任,被大家当作知心人,贴心人,谁碰到困难都愿意找他倾诉,让他帮忙解决。他一直勤勤恳恳的为村务工作默默奉献,先后多次获得了各种市、县、镇级奖励和荣誉。
在创业和致富的道路上,他深深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他不断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在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和理论学习活动中,他积极上进,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自觉履行团员的义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尽到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认真学习党的xx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xxx两会xxx精神,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坚定政治立场,牢固组织观念,改进思想作风。特别是通过参加xxx爱党爱国、明礼诚信、邻里和睦、尊老爱幼xxx等民风建设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更进一步提高了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了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和发扬,加深了对党组织工作的宗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仅成为了一名优秀的xxx员,而且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还通过自身努力学习,于20xx年取得了宁夏设施种植学校中专学历,进一步提高了学历水平。
他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但他也是一名xxx员,xxx员的奉献精神,开拓精神,已深深植根于他的心中;他艰苦创业,带动了一方群众的致富奔小康,成为人见人夸的能人;他富不忘本,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增加经济收入,过上好日子;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个靠劳动致富的千千万万个农民的杰出代表。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九篇
在紫阳县高桥镇,李xx算是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能人。他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涉足商海,帮父亲在镇上经营商店、开旅馆。后来又带领乡亲们外出打工,从采矿到包矿,一度将队伍扩展到上千人。
紫阳有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李xx时常琢磨,如果在这块富硒宝地上建厂建园建社区,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岂不是一桩美事?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
20xx年,李xx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公司。起初,他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在高桥镇建成了融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紫阳县开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公司成立以来,李xx围绕“硒”字做文章,逐渐发展成为以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富硒食品,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龙头企业。
园区以农户种植玉米和本土黑猪养殖为载体,将原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道路。其农业园区、产业联合社、订单农业,都成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依托。通过移民安置、土地流转、玉米种植、黑猪养殖、工厂上班、园区务工6种方式,带动高桥镇10个村的群众共奔小康。
这两年,李xx及团队通过调研和考察,经过技术攻关,还自主研发了“紫阳味道——深磨坊玉米营养餐”系列产品,目前可年产“黄金米”5000吨、“黄金米线”200吨、冲调饮品5000万杯,年产值达到两亿元。
目前,200余名农民成为公司员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李xx还与6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玉米订单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谈到今年的发展规划,李xx不紧不慢地说:“新增的两条玉米加工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投产后将与全县5万农户签订玉米生产订单协议,覆盖贫困户两万户。”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十篇
日前,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召开。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各县区人社局的负责同志、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人士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平桥区、潢川县、新县3个县区结合近年来大力开展“回归工程”、加大创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为返乡农民工创业铺路搭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工作,向大会作了交流发言。随后,各县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人士代表联系个人多年的从业经历、创业历程进行了精彩的座谈交流,代表们有企业之星、合作社种粮大户、养猪大户,行业涉及生产经营、旅游开发、电子商务等多种行业。整个座谈会热情洋溢、场面感人,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交流,既总结了创业经验,又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建议,座谈会达到了分享、促进、合作、提高的目的。最后,市人社局负责人作了总结讲话,阐述了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分析了我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现状,从提高认识、健全机制、推进示范县区园区建设、加强创业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很好意见,为下一步扎实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积极推动信阳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努力方向。
据了解,这次座谈会后,我市拟于近期筹备召开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大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加快经济发展、推动魅力信阳建设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十一篇
全球金融危机使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受重创,导致大批农民工失业。其实,农民工失业返乡,也蕴含着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农民工在大城市接触新思维和新技术之后回到家乡,势必带来一场“创业潮”,将引发农村经济的大变革,从而带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所以,外出打工只可带动一家致富,返乡创业却能带动全村富裕。据测算,农民工回乡创业每兴办一个实体平均可带动15人就业,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收入。
然而,在众多返乡人员当中,纯打工的农民工显然是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创业资金,没有创业技能,仅靠有限的进城务工收入积累,是根本无法实现返乡创业的。而对于分布全国城乡的大学生村官来说,这正是他门的“用武之地”。
一、对返乡民工进行自主创业的心理疏导
笔者曾对返乡农民工做过一些走访,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本来以为民工们在大城市生活了好多年,见多识广,一定会利用打工的收入积蓄,开创自己的事业,那怕做个农村流通户也好。结果大多数人的眼睛还是盯在相对沿海来说稳定一些的内地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他们的想法:打工固然不自由,却少了许多奔波的艰辛和必须承担的风险,所以,还是等机会二次进城务工吧!这部分人员对就业持消极的等待和观望态度,他们农业技能荒废,不想重拾农活,也不想吃苦。
作为大学生村官,应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创业难难一时,不创业难一世!打工的出路在哪里?老板只能给你一个位置,而不能给你未来。靠打工买房子、车子的可能性有多大?穷人缺什么:表面缺钱,本质缺野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命运缺选择,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人家敢梦敢想,你不敢,你就已经输在起跑点了;人家已尝试了解,你还在犹豫不决,你已经输了一大截;人家已全力冲刺,你还在评估得失,你只有望尘兴叹了。两者之间唯一的差异,就是想法的不同,输赢立判。创业固然艰辛,不是一帆风顺的,用积极的心态和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成功的!光明离你其实很近!此时,却多了许多自我创造的快乐和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对返乡民工进行创业融资的观念更新
许多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总是会时不时地发出报怨:我在外面打工这么多年,经常遇到工头拖欠工资的遭遇,我吃饭马马乎乎还可以,要创业或者自己做生意,积蓄的一点“血汗钱”哪能拿来投资创业? 也有部分人员想自主创业,一提起创业贷款,总是想到银行和信用社的商业贷款,想到抵押贷款,想到传统的私人借贷方式。
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早于他们了解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扶持政策。我们有义务让这部分返乡人员对创业贷款途径有新的了解。没有创业资金怎么办?我们可以告诉返乡农民工,首先拿上工商、税务、xxx门核发的工商登记证、税务登记证和居住证到居住证所属的居(村)委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其中返乡创业人员需提供户口所在地居(村)委会出具的外出务工证明,劳务经纪人需提供经纪人协会颁发的有效证书,合伙经营实体或小企业可由法定代表人在其户口所在地或企业经营所在地居(村)委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然后再逐级到创业地所属的就业局递交贷款申请。
返乡农民工可以申请到小额创业贷款。对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初始创业者,在自主创业期间可提供5万元以内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组织起来创业并经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可增加到20万元;对已经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现成功创业,且按时归还小额担保贷款的,可视其经营扩大和带动就业人数(5人以上)增加的情况,提供二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最高限额不超过30万元。上述扶持个人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属于微利项目的实行全额贴息;到期确需延长的,经批准可展期一年,展期不贴息。
三、对返乡民工进行创业技能示范性援助
没有创业技能怎么办?现在有一些农民工处境尴尬,有的是无地可种,有的`是有地不会种,很多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已不太适应农村生活了。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应当让返乡民工对政府创业技能培训有个了解。告诉大家,一些地方政府把无工可做的返乡农民工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工全部纳入政府公共培训范围,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工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所需资金,由省、市、县(区)三级财政各承担三分之一,资金来源主要从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提取。
其实,农民并不是不想富,而是怕技术跟不上、怕找不到销路、怕遇到风险。做为大学生村官,应启发返乡民工:创业资金落实后,下一步就要考虑找一个好的项目。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养殖技术,实现创业梦想。比自己摸索来得快,也更好更有把握。自己花精力去专研,可能得不偿失,摸索造成的浪费、损失和走弯路,会比学费更多,还有就是浪费精力和对信心的打击。
周文宗博士是我国生态养殖研究领域著名学者、专家,具有副研究员职称的青年科学家。他发明的黄鳝、泥鳅生态养殖循环经济项目,适合农民工、大学生和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以及专业户多种经营。周先生1990年7月从湖北农学院毕业后返乡进行黄鳝人工养殖试验。1993年他考上沈阳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将生态工程技术运用于黄鳝养殖中,同时在辽宁盘锦和家乡进行无土养殖试验,取得初步成功。1996年7月他毕业分配到河南省科学院工作,相继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鳝鱼生态工程开发应用研究”、“鳝鱼规模繁殖技术综合研究”和“鳝鱼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以及主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863”项目多项。20_年发表论文提出“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新模式,成功在室内实现黄鳝浅水无土半人工繁殖技术。20_年,周文宗同时攻读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工程专业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专业博士学位。同年他实现了工厂化浅水无土养殖黄鳝,发明了“多益善”系列特效药物和黄鳝泥鳅专用全价配合饲料,同年在南京建立生态养殖示范基地;20_年周文宗受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委托,赴港指导香港有机农庄黄鳝有机养殖项目;20_年他在故乡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率先推广,第二年全市黄鳝养殖面积达8万平方米,年产量达500吨以上,年产值超过20_万元,形成支柱产业。周文宗被故乡授予“阳新之子”荣誉称号。周文宗也被媒体誉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先行者”。类似的实用性农村创业项目还有许多,大学生村官应代表村委会及返乡民工,对返乡创业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可行性论证。
四、“大学生村官体验创业先行者”孟现稳
孟现稳今年28岁,山东省东平县商老庄乡新光村人,毕业于烟台大学。20_年12月考取东平县大学生村官后,任旧县乡王古店三村村主任助理。旧县乡地处泰安、济南、聊城三市交汇处,东平县的西北隅,东平湖边。总面积73平方公里,万亩土地,30个行政村。交通、通讯设施先进,220国道从境内穿过,程控电话遍及全乡,村村通柏油路和有线电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乡的主导产业是地瓜淀粉加工,1995年被联合国薯类研究会誉为“中国粉条第一乡”。旧县乡的食用菌养殖则是旧县乡的另一个特色富民产业。然而,旧县乡确是20_年划定的第三期省级重点扶贫乡镇。孟现稳任职村官后,暗自下决心,要发挥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的致富带富作用,让村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并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今年4月,县委大力实施“村官创业行动”,接受创业培训后,更加坚定了他带头创业的决心。经过认真考察分析,王古店三村临近素有“小洞庭”之称的东平湖,非常适宜水产养殖,但当地群众多以养殖鲤鱼、青鱼、鲢鱼为主的低效渔业养殖。小孟想,如果发展高附加值的特种水产养殖,就能为村民致富趟出一条收益更高的新路子。于是,他广泛收集资料,并向有关部门咨询相关政策,制定可行性计划,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迈开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尤其对于初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不容易。创业之初,孟现稳遇到了资金不足、技术匮乏等一系列的难题。“有困难,不能退缩,必须勇往直前。”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黄鳝养殖基地建立起来。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十二篇
42岁的冯xx是xx村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却能吃苦、脑子活,外出打工10余年,凭着一股爱钻研的劲头,硬是从小工干到了电子产品企业的工程师,拿着每月1万多元的工资,他成为村里外出务工人员羡慕的对象。
但是爱折腾的冯xx心里总是“不得劲儿”。“我再打工又能怎样?”便外出闯荡的冯xx经历过“进厂难”,也遇到过“用工荒”,就连自己长期工作的企业也由100余人扩大到3000余人,他说:“出去打工这些年,最大的好处就是开阔了眼界,所以总谋划着自己能不能干出一番事业。”
眼瞅着身边不少同事纷纷自立门户,底子薄的冯xx既羡慕又无奈。“不能创大业,那就创小业。”冯xx下定决心回乡创业,“刚回乡找机会,也有碰壁的时候,开过电脑店,做过物流,搞过养殖,效益都不好。”
,宜阳县鼓励当地农民发展艾草产业,头脑灵活的冯xx从中嗅到了创业的契机。“从小就在山坡上割艾草、卖艾草,却不知道艾草加工是个大产业,尤其现在讲究养生,艾草产品销路很好。”找准创业方向的冯xx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资金,宜阳县人社局帮他累计协调贷款100多万元,冯xx的艾草事业由此起步。
经过两年发展,冯xx的艾草加工厂销售额已达110余万元,带动约1500户农户种植艾草增收。今年年初,原在外干建筑工的冯罗红和妻子都到艾草加工厂上班,夫妻两人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冯罗红说:“我年纪大了,建筑工快干不动了,人家在村里创了业,我们就近务工,还能照顾家里,生活比外出务工强多了。”
如今,冯xx生产的艾枕、足浴包、艾条等产品已远销广东、重庆等地。“现在我们已经和省内外30余家店铺合作,进行艾灸培训,提供技术和产品,希望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冯xx对未来的发展已有明晰的规划。
实际上,在传统劳务输出大县宜阳,像冯xx这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近年来越来越多。宜阳县人社局局长陈世俊说,外出务工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学会了技能,攒下了资金,如今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更好了,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碰到合适的机会,外出务工人员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回乡创业。
通过提供创业引导服务,并在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提供支持,仅今年前9个月,宜阳县就有2800余人返乡创业。至今,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宜阳县创办各类经济实体4000余家,带动约两万人就业。陈世俊说:“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自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十三篇
百里杜鹃x乡永兴村条件艰苦,土地贫瘠,村民生活水平差。一直以来,过着“靠山吃山,依水吃水”的日子。近年来,在xxxxxx和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民众的思想在开放,路子在拓宽,日子也在进步。这不?村支部主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从当年打工仔摇身变成了今天的致富能手,不仅为x村的人民群众指明了道路、树立了楷模,还为自己的致富之路建立了身价。多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极力响应党工委管委会的号召,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大胆探索,多方了解,亲身体验,将平时只能种植玉米、土豆的土地开拓出来种植经济作物,开创在荒山上种植金银花,收效明显,这不仅保护了生态,美化了荒山,保持了水土,还能为人民群众带来经济利益,为家乡人民群众开辟了致富之路。
“林药结合之路”在x村小有成就,也让民众尝到了甜头。
早在x年,金银花种植就已初具规模,x乡党委高度重视,将金银花种植发展列为x乡农村产业化调整的重点,把这一种植技术作为推荐品牌,要求大规模种植,创建了“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金丰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为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金丰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加工“金银花保健茶”,作为风景区的名优特产上市销售,全年收入达50余万元。如今,该公司已拥有苗圃基地一个,面积200多亩,育种子苗、杆插苗300多万株,可以满足上万亩的种植面积。
今年,还将在x乡创建几个基地,已经流转土地5000余亩,培训种植农户120人,争取在杜鹃、永兴、竹盈三个村大规模种植,把金银花产业做大做强。誓把百姓带上致富路,为创建“一乡多业、一村一品”的事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为建设和谐文明新做贡献,为百里杜鹃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做贡献。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十四篇
xxx,宜阳籍人士,现任深圳富隆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洛阳富隆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洛阳商会会长。
1981年,xxx到深圳创业,20_年将公司从深圳搬迁至宜阳,并追加投资3亿元,采取“企业+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800余户,实现了万人脱贫增收。
施展创业本领,兴旺乡村产业
20_年在当地招商引资的感召下,在深圳创业有成的xxx在宜阳产业集聚区投资3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项目,规划用地150亩,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8万平方米。近年来,公司逐步把游泳和潜水运动产品产业从深圳转移到宜阳,主要产品包括泳镜、泳帽、潜水镜、呼吸管、蛙鞋、潜水服、钓鱼鞋裤等各类涉水体育运动产品,产品90%外销,是国际众多知名品牌供应商、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军品供应商入库企业。世界游泳名将菲尔普斯20_年里约奥运会上所用泳帽、泳镜均为本公司设计生产。富隆特实业有限公司采取“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在樊村镇樊村、香鹿山镇龙王村设置5个扶贫车间,带动一大批村民脱贫增收。
展现企业担当,服务民生改善
近年来,省、市、县主要领导多次到公司调研指导工作,在市县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公司充分利用洛阳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搞好企业运营的同时,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做好“产业支部双联系、村企携手拔穷根”的扶贫新模式,目前已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xxx第一时间将准备出口的万副防护镜紧急调拨武汉,并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提前复工生产医用护目镜,先后向武汉、河南及企业所在地捐赠护目镜、医疗防护服、测温仪等物资,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防疫物资保障单位,省、市、县重点防疫物资储备单位,为疫情防控工作尽到了应有的责任。
不断提升站位,助力县域发展
xxx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的发展战略,以蒋书记莅临公司调研指导为契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把握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政策机遇,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围绕运动产品的上下产业链,积极谋划实施泳衣、冲浪板、划水板、滑雪镜等相关项目落地宜阳,做大做强宜阳产业园的同时,动员和带动更多的宜阳籍企业家返乡创业,为宜阳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十五篇
农家娃当上“鸡司令”
5月26日,沿汉江旁鱼紫公路紫阳段行驶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大巴山深处紫阳县“养鸡状元”龙伦增的养鸡场,见到了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在交谈中,一连串的来电让他的手机响个不停。一会儿是四川的老板打电话订货,一会儿是西安的客商咨询价格,一会儿是某个酒店经理要到养殖基地考察,总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冲他养殖的土鸡来的。
龙伦增,这位1988年出生的农家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安、天津的商贸公司上班,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然而,故土难离,在外漂泊的日子更坚定了龙伦增回乡做“新农人”的决心。20_年5月,带着在外揽下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龙伦增申请了8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通过镇政府流转林地1000亩,建起了鸡舍,引进首批土鸡苗5000只,开办林下生态养鸡场,当上了“鸡司令”并注册了公司。
随着土鸡的出栏,成品鸡销往西安、安康及四川等地。因为是生态养殖,龙伦增也与这些老板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去年,四川一位客商看好放养的土鸡肉质纯正、味道好,将现存栏的5000只盘厢河土鸡全部购买。于是,龙伦增决定扩大生产,追加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两个20_平方米的新圈舍,完善了育雏室、饲料仓库、消毒通道、围栏、大门等设施,又补栏1万只盘厢河土鸡,依旧销售火爆。
产业融合促进脱贫
在紫阳县高桥镇,李远权算是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能人。他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涉足商海,帮父亲在镇上经营商店、开旅馆。后来又带领乡亲们外出打工,从采矿到包矿,一度将队伍扩展到上千人。
紫阳有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李远权时常琢磨,如果在这块富硒宝地上建厂建园建社区,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岂不是一桩美事?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
20_年,李远权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公司。起初,他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在高桥镇建成了融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紫阳县开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公司成立以来,李远权围绕“硒”字做文章,逐渐发展成为以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富硒食品,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龙头企业。
园区以农户种植玉米和本土黑猪养殖为载体,将原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道路。其农业园区、产业联合社、订单农业,都成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依托。通过移民安置、土地流转、玉米种植、黑猪养殖、工厂上班、园区务工6种方式,带动高桥镇10个村的群众共奔小康。
这两年,李远权及团队通过调研和考察,经过技术攻关,还自主研发了“紫阳味道——深磨坊玉米营养餐”系列产品,目前可年产“黄金米”5000吨、“黄金米线”200吨、冲调饮品5000万杯,年产值达到两亿元。
目前,200余名农民成为公司员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李远权还与6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玉米订单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谈到今年的发展规划,李远权不紧不慢地说:“新增的两条玉米加工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投产后将与全县5万农户签订玉米生产订单协议,覆盖贫困户两万户。”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十六篇
18岁,他离开家乡,踏上了求学之路;22岁,他走上社会,开始了谋生之路;26岁,他回到家乡,开启了创业之路。
当你走进长白山第一县——安图,步入安图县汇财生态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时,向你讲述大学生回乡创业的苦辣酸甜。
“不走寻常路”的创业抉择,让我在差别竞争和错位发展中抢得先机
20_年,我大学毕业。与其他同学一样,为了找工作曾到处参加招聘会。但是,要找一个能让自己一展才华的岗位谈何容易。三年间,我辗转几家电脑公司,奔波在高楼大厦之间。在就业和待业的反复波动中,常常使我思忖: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与其挤在城市里打工,不如回乡创业实践,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成不罢休”的创业意志,使我在积极探索和辛勤付出中勇立潮头
“看准的事就要干,干就干好!”当年3月,我东挪西借筹集资金,在距县城十多公里的长兴村建立了集蝇蛆繁育、饲料加工、蛋鸡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种鸡养殖基地。我边学边干,精心伺养。当我看到一只只苍蝇破蛹而出,似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由于地域和气候等差异,种蝇陆续死亡,几近灭绝。几个月的辛勤努力,竟然竹篮打水一场空。面对这一结果,我几乎要崩溃了。阵痛之余,我仔细分析原因,问题在于技术环节。为此,我主动向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求教,购置蝇蛆养殖资料潜心研读,最终摸索出正确养殖方法,重新开始蝇蛆养殖基地建设。其间,我的创业举动得到团委、劳动、就业等部门的支持,推荐我参加SYB培训,提高创业本领。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我终于养殖出白白胖胖的蝇蛆。为实现养蝇蛆、喂鸡、产蛋的目标,同年9月我引进20_只特种蛋鸡。为搞好养殖,我勤学习、请专家、找兽医,全身心地扑在养殖场。
“一波方平,一波又起。”闯过了饲养关,遇到了特色关。我发现用蝇蛆养殖蛋鸡做法并不少见,要想与众不同,必须研究饲料配方。安图是长白山药材大县,有丰富的药材资源,能否把中药材添加到饲料中呢?我随即搞起了试验,没成想大批蛋鸡死亡,解剖化验后发现是药材用量过大。几番试验之后,终于掌握了药材选料和添加份量,达到了用药材调节鸡体,提高鸡蛋营养成份的目的。20_年底,我精心培育的特种、优质、健康、生态的鸡蛋终于面市了,并受到专业人士和消费者的好评。这么好的鸡蛋如何包装,怎样打开市场?一个个问题又随之而来。基于“安图特产,安全特别”的想法,我给鸡蛋起名叫“安特”。名字起好了,下一步就是定包装,做广告,进市场。在包装制作上,起初做50枚普通包装,但是投放市场效果并不好,这种包装既不利于运输,也不利于提高产品档次。可是要做新包装需要4——5万元,在团县委、劳动局等部门的帮助下,我得到5万元小额贷款,委托专业公司设计、制作新款包装,推出10枚小包装、42枚礼品装和60枚精包装。多样化包装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生态鸡蛋销售量明显提高。随着市场的逐步打开,养殖规模也相应扩大。20_年9月和20_年7月,我又先后引进3000只和6000只鸡雏。为加强管理和节约成本,我在不断学习、提高技术的同时,购进了搅拌机、粉碎机,自制了清粪机和喂料机,如今饲养2万多只鸡,只要两人就可以轻松完成。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十七篇
“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征文启事
为认真贯彻落实xxx、xxx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总体思路和“创设落实一批政策,搭建一批平台,培育一批带头人,总结推广一批典型模式,建立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工作布局。初定20_年9月,由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xxx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贵州省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等,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共同主办“20_ 中国(汇川)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 农民工创业论坛 )”。为配合此次活动,农民工创业论坛筹备组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论文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及征集范围
本次征文以“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为主题,征文对象为: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各级政府和部门领导与工作人员;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复员转业军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各类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机构人员,以及其他关心、支持农民创业的人士。
二、组织与投稿要求
(三)投稿截止日期为20_年8月10日。投稿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1016室;邮政编码:100122;电子邮件:lunwenzhengji20_@。请在信封或电子邮件上标注“农民工创业征文”字样。
三、论文评选与出版
四、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联 系 人:赵廷阳 贾廷灿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十八篇
xx环卫队是xx环卫公司的主力队伍之一,自成有帮助立以来,全队成员坚持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取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下面将我们的工作事迹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明确,重视职业道德建设。
环卫队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人人争取做到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工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优质服务,通过宣传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活动,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另外,我们队更加以创建一流的工作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同时争取创建“工人先锋号”号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和树立环卫工人的形象,并且努力参加市局举办的活动,年年取得优秀团体的美誉。
二,加强服务意识,突出“城市美容师”称号。
环卫工人是城市美容师,城市的美丽、整洁以及居民干净的生活环境都离不开我们的工作,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始,认真的打扫每一条街道,并且对垃圾进行有效地处理,为市民打造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并获得他们的一致好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宣传环卫意识,让市民与我们一起参与环卫保护工作。
三,坚持创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任何一个岗位都可以进行创新,也离不开创新。我们环卫工人的工作虽然都是最基层的工作,但是一样提倡工作效率,一样需要进行创新,为此我们自出进行创新改造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公司的环卫车经过我们的创新改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方便了我们工作,更加提高了我们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重视工作安全。
工作效率的提高,服务意识的加强并没有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相反,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我们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尽管这些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只要加强安全意识,对自身的安全进行有效的防范,一样可以大大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更加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自建队以来,实现了“三无”目标。
尽管我们现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今后的工作中,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更加要坚持诚恳、认真的工作态度,为社会打造一个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更加重视创新建设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充分发挥我们的主动性,把环卫工作做得更好。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十九篇
农民工返乡创业仍需多方政策大力支持,据笔者了解,越来越多在外事业有成的农民工想返乡创业,但对家乡的政策、环境等还心存疑虑。
一是缺少高位起步的平台。返乡农民工创业,有一部分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项目,需要有一个能高位起步的平台。而目前,一些地方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地方,对创业项目的吸纳和承载力有限。二是经济发展环境是返乡创业者最大的顾虑之一。比如,在我市有些地方,办理相关手续的门槛较高,加上其它诸如土地问题、企业周边治安环境问题,少数部门和个人“吃、拿、卡、要”等违纪问题,严重制约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创业者不能充分享受创业的优惠政策。多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引进外商投资,并给予政策上扶持。但针对返乡创业者,政策还不够完善,甚至一些地方还没有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享受不到与引进外资同等的待遇。即使有的地方出台有优惠政策,也因宣传不到位而不被返乡创业人员广泛了解,使得返乡创业人员感受不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四是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返乡创业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是企业维持生产和再生产的“血液”。受金融体制、企业规模、信用条件等因素约束,中小型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成为返乡者创办企业难以发展的瓶颈。企业的资金短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建立之初缺少资金。 “打工积累”是有限的,只有极少部分创业者是用打工收入开始第一步。目前解决创业资金不足的重要渠道是民间借贷。二是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务工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都是民营性质中小型企业,虽然一些企业成长性看好,但由于缺少资质信用担保,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得到贷款的可能性极小,痛失不少商机。
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难的对策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新生事物,各级政府应积极做好适时引导和务实服务等工作,保障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热情越来越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
进一步健全组织协调工作体系。把实施“返乡创业工程”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返乡创业专题规划,专项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细化工作任务,构建党政领导负总责,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各级劳务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体系,拓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渠道。一是帮助解决农民工的创业资金,政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创业农民工提供宽松环境。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改进资信评估制度,建立信用档案和评级发布、失信惩戒等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继续采用信用证制度、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和政府小额担保贷款制度。
建立扶持激励机制。一是鼓励和支持农民工牢固树立 “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新理念,努力营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三是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技术扶持。
加强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培训。可由政府协调,聘请高校或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定期不定期地对创业者开展专题讲座。或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以委托普通高校、行政学院、党校等院校进行定向培训和到省市级、国家级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学习锻炼等形式进行技能、法规、管理等知识培训,提高其经济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二十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创业观念,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根据当前工作的需要,学校组织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从围绕全县就业形势和“创业荣昌”建设的需求出发,剖析了我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状。其调研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返乡农民工基本数据
我县农业人口万,外出劳动力万人。截止11月20日,我县回流返乡农民工回总数16508人,回流返乡农民工已再次实现转移就业累计14051人,占回流总数的。其中市内以多种渠道实现自谋职业8126人、创业536人;市外就业5389人。回流返乡农民工尚未实现转移就业累计2457人,其中在家务农及不愿意转移就业1211人;有转移就业愿望但尚未找到岗位1246人。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共完成返乡农民工创业3218户,完成全年目标2250户的;返乡创业3731人,完成全年目标3000人。
——返乡农民工创业吸纳劳动力就业29633人,完成全年目标0人的。
——农民工劳务收入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亿元的。
——返乡农民工共80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共计申请贷款392万元;当前实际发放贷款45人,累计发放贷款202万元;截止目前,政府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累计贴息万元。贷款涉及的行业有主要有零售百货、零售服装、零售皮鞋、经销家电、零售文具、零售五金、零售饲料、贩运畜禽、餐饮等行业。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途径
1、政府公共职能服务,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今年以来开展了“荣昌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月、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跟踪服务、荣昌第三个农民工日”等活动,并制定一系列如:减免税收、小额贷款、免费培训等优惠政策,有效的激发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愿望。
2、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充分利用当前我县良好的金融扶持政策和服务环境,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中,不断打造特色商区,吸纳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
3、加快创业园区建设,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以我县工业园建设为基础,着力打造市级、县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以良好的招商环境和园区优惠政策,吸纳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创业。
4、依托特色种植养殖,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充分利用现有农村资源,以小投资为主,紧紧围绕我县特色农业基础和畜牧科技发展的良好优势,政府积极提供技术支持,鼓励返乡农民工经营原承包土地,扩大种猪圈养规模。
二、制约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因素
(一)创业资金难筹集
大多数返乡农民工虽积累一定资金,但创业资金缺口仍很大,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由于当前我县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是参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执行的。农民工担保和抵押,又无金融服务组织牵线搭桥,加之贷款手续复杂,周期长,成本高,资金筹集成为阻碍农民工创业的最大障碍。
(二)优惠政策难落实
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针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配套扶持政策,但缺少创业过程中的关注和支持,导致优惠政策落实还存在一些差距。
(三)创业者素质难提高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又未参加创业前集中培训,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回乡创业时在选择项目、市场定位、发展前景等方面极易出现决策判断偏差,加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具体做法
(一)围绕重点民心工程,抓好农民工创业
1、狠抓万名农民培训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结合当前就业新形势,20xx年荣昌县委、县人民政府将万名农民培训列入民心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加强农民培训,增强农民从业、择业、创业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成功向城镇转移就业。截止11月份,农村实用性技术培训10120人,完成10000人目标任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815人,完成4800人目标任务的;农民工在岗及岗前培训5487人,完成4700人目标任务的;农民创业培训500人,完成500人目标任务的100%。
2、努力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保证我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组,认真落实相关责任,广泛开展基层调研,采取了组织相关人员到全县部分镇街和村社进行摸底调查;分别邀请镇街和村社的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有关部门的人员召开座谈会;向全县镇街发放《荣昌县农村人口基本情况调查表》等形式,全面掌握了我县农村人口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摸底和认真调研,目前已形成了试点方案和经费测算方案,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将在本月中下旬对试点方案进行研究,方案一经通过,将在今年底启动个别镇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这一政策的实施给我们广大农民工家庭在家务农成员解决了后顾之忧。
(二)围绕创业基地建设,抓好农民工创业
1、打造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今年初,依托荣昌板桥工业园区建设挂牌成立了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盘龙镇、河包镇建设挂牌成立了县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三处创业园一期施工共占地面积910亩,修成标准厂房万平方米,投入金额3820万元。截止目前,园区累计342家企业入驻创业园,共吸纳20500余人就业,其中农民工1300人左右。
2、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充分利用广顺街道、吴家镇、河包镇和仁义镇的发展优势,建设4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截止目前,累计195户中小企业入驻创业,吸纳5200余人就业,其中农民工2200人左右。
3、打造大学生村官创业圈。将昌洲街道七宝岩村建设成大学生村官创业圈,规划占地面积200亩,一期施工占地面积70亩,现有5名人员入驻园区创业,其中大学生村官2名、返乡农民工1名、当地村民2名。主要是以大棚蔬菜种植和观光采摘农业为主,年收益10万元以上;生猪养殖,规模50头以上。创业圈已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拓宽蔬菜综合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已有意向成立合作社的规模种植户(5亩)达到30户以上,大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打造老百姓创业基地。近年来,荣昌县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个体经营环境,出台各类税收优惠政策,截止目前, 共有2119户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吸纳劳动力就业2819人。并以主城区商业步行街为中心,着力打造老百姓创业基地,积极鼓励广大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加大力度落实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20以来,共为80名农民工发放小额贷款392万元。
(三)围绕劳务经济发展,抓好农民工创业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二十一篇
“只要敢打敢拼,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返乡农民工刘汉平在十多年打拼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奉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种能吃苦,敢打拼的精神,他由一名农民工转型为家乡有名的汽车服务公司老板。
刘汉平,男,1971年9月出生在留坝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0年刘汉平高中毕业后,出外到太白金矿打工,没有任何技术的他在矿厂每天重复着繁重、危险的体力工作,一月也挣不到几个钱。恶劣的生计环境,让刘汉平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让他明白要想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必须要掌握一门技术。经过考察,刘汉平发现汽车修理虽然累些、脏些、可是收入高。于是1995年,刘汉平辞去矿厂的工作,回家乡后到本县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汽车修理技术。由于刘汉平聪明好学,不怕脏累,通过几年的学习,他成为修理厂的技术骨干。虽然收入高了,可是刘汉平觉得自己总不能给别人打一辈子工,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当老板。于是在一番深思熟虑后,20_年,他在银行贷款3万元开办了一个小型汽车修理厂。创业之初,由于修理厂规模小,资金短缺,没有几个员工,刘汉平是即当老板又当员工,常常身先士卒,带头干脏活、累活。由于刘汉平的修理厂在经营中一直本着诚信经营、热情服务的理念,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单生意,使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初见成效的刘汉平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要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开拓创新。因此,他不仅自己不断学习获得了汽车维修技师的称号,而且每年都要派遣员工到西安、长春等地的汽车生产厂家进行修理技术深造,不断提高员工的维修专业水平。在工作中提倡讲文明、讲质量、讲效益的严格制度,加强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树立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源动力。在抓经营抓管理的同时,刘汉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心系职工,体察民情,干群同心,和谐创业。他在全公司强力落实了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较好地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并专门投资30多万元修建了职工综合宿舍楼,改善职工的住宿、餐饮条件。同时对成绩突出,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的岗位能手给予物资奖励。正是由于刘汉平心中装着职工,干群关系密切,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涨,企业的凝聚力日益增强,呈现出浓厚的“以和共事、以和谋事”的和谐创业氛围。作为留坝县汽车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刘汉平在注重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同时,也极为注重社会效益。多年来,他一直扶贫助困,帮助弱势群体,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10余万元。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身边的青年朋友,为他们提供经验和机会。公司吸收了很多下岗职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48名职工中,除了3名退伍军人和16名下岗失业人员,其余的都是返乡农民工,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经过十一年来的艰苦创业,刘汉平的修理厂也由最初的4个人,发展成现在的拥有48名员工,营业面积扩大到3900多平方米,年收入达500余万元的留坝县南城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能够提供汽车修理、汽车保养、汽车美容、汽车装饰等服务项目,已成为当地修车界一块响当当的“品牌”。公司先后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陕西省个体劳动者协会、陕西私营企业协会评为“光彩之星”、汉中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先进企业”等称号,刘汉平个人也被县公路管理段聘为路政行风监督员,当选为县政协委员。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刘汉平将倍加珍惜这些荣誉,他将继续努力,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二十二篇
在其上任以来,时时以xxx员的八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群众的饥苦装在心中,从不强调个人荣辱、得失,务实于本职工作,使本村的经济明显好转。村积累稳中有升,现村集体存款8万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尤其在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中,他能积极投身于其中,时刻以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使庆先村38户贫困户基本脱贫,其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截止XX年庆先村共有250户看上了有线电视,有220户用上了程控电话,为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思想建设,提高支部一班人综合素质
李春山接任支部书记后,深知要想发展本村经济,必须取得村民对本届党支部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上。(一)是利用“三会一课”集中辅导统一学习。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十五次,在培训班上镇党委书记孙昌顺同志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和《以“三个代表”为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题进行辅导;八一农大教授讲解烤烟的栽培技术。在学习中,全体党员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经常性的学习、受教育、学习新科技,才能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二)是村“两委”的主要领导带头学。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春山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做到雷打不动。由于村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带动全村党员主动、自觉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增强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帮富致富的能力,对“三个代表”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同时李书记还率先走入村民中,与之谈心,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外及村民对党支部还有哪些意见和要求,并诚心请村民为本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其带领下党支部成员都能走近村民,确实了解村民的饥苦,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使村民增强了对党支部及党员的信任度,为其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烤烟生产,发展特色经济
李春山同志紧紧把握发展农村经济产业,从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为村民要效益这个工作重点入手,积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去年春耕期间,许多贫困户缺乏资金,无力购买春耕生产所需的农药、化肥。李书记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方奔走,先后与农技站、镇供销社及个体农资店取得联系,为村民解决了10万多元的农药、化肥,使村民及时、顺利的完成了春耕生产,受到村民的一致赞扬。李春山同志就是这样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处处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今年春耕期间又为农户解决了7万多元的农药化肥,使今年庆先村的春耕生产得以顺利完成。
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告诉李书记,单靠种植大粮作物想脱贫难,庆先村交通方便,土质好,很适合烤烟种植,而且市镇为扩大烤烟生产,每年都给予优惠政策。庆先村距烤烟收购站较近,发展烤烟生产大有可为。可目前的农民一缺资金、二缺技术,怎么办?一连几个日夜他都吃不好、睡不着,自己领航包扶的那几户的条件他很清楚,一个想法在大脑中萌生,他先去作通了帮扶对子中头脑固执的李军的思想工作,并与信用社和农技站取得了联系,为烤烟户解决了5万元贷款,十余吨化肥,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经过他和烟农的一年的辛苦劳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烤烟亩产220斤,均价元。他的领航户一年脱贫,并全部还清贷款,很多农户尝到了烤烟的甜头,今春又有5户要求种植,烤烟面积由去年的650亩,发展到800亩,烤烟生产在庆先村前景喜人,成为庆先村的支柱产业。由于整天忙于工作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家中事务,自家的农活常常是无暇顾及,妻子经常说:“这个家是我一个人的,而村民才是你最亲的人,他们的家才是你家,家里的事你从来不管。”听到妻子的埋怨,他总是微笑不语,因为在他心中清楚知道妻子是理解他的。
三、领航工程推动三个文明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庆先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李春山同志的带领下,去年43名党员与38名农户结成了领航对子,今年有5人加入了被领航的队伍中。其中有8户一年脱贫。全体党员和村组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事情增多了,从而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帮贫致富的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整个党支部的向心力、战斗力。全体党员干部经过认真分析村情、民情、地情,又确定了下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和措施;一是发展养殖业,全村养奶牛12头,黄牛728头(其中:改良牛190头),养羊户共24户,共养羊1700多只,养猪1500头,家禽4000多只;二是根据庆先村的实际情况,利用地处潜山区的优势,大搞退耕还林,建造绿色银行。截止XX年春全村共造林1400亩(其中人造林600亩,经济林800亩,同时利用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有20户栽种了果树,22户栽种草莓,7户种植大棚甜瓜;三是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庆先村有一批养殖业、种植业等方面的技术骨干和致富带头人,可以为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骨干带头作用。通过全体党员干部的齐心协力,使方案和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使庆先村的经济水平和集体集累有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李春山同志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开展了党员与农民搞好“一带十”式的对接“领航小组”,积极为农民送政策、送信息、送温暖,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使“领航工程”工作持久稳定,不走过场,一抓到底,支部建立了“领航工程”记录簿,实行党员与困难户进行帮扶活动 ,确定了“领航”任务、目标及“领航”任务目标的落实情况,任务目标一定三年。
通过“领航工程”这一载体,伴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学习,以支部书记李春山同志为核心的庆先村党支部,在“领航工程”活动中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共解决生产、生活资金累计20余万元,解决修道等急难问题10余件。庆先村党支部也先后多次被镇里评为先进党支部,李春山同志XX年荣获密山市优秀xxx员称号;XX年荣获密山市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XX年荣获黑台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个人;XX年又荣获黑台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个人。李春山同志正以他的实干精神带领庆先村村民去打造一个辉煌的明天。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二十三篇
“只要敢打敢拼,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返乡党员梁秋华在十多年打拼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奉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种能吃苦,敢打拼的精神,他由一名外地的个体医生转型为家乡有名的茶场老板。
桑园镇茶场当年投产就实现了开门红,生产汉中仙毫1000公斤,炒青绿茶25吨,实现产值300万元,并在西乡县“赛茶节”上获得“汉中仙豪”银奖和“汉中炒青”银奖两项殊荣,其产品更是远销汉中、西安等地。初见成效的梁秋华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要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在科学管理上水平、做大产业创名牌上下功夫。他先后对承包购买的350亩茶园进行茶树改良,培育无性系茶苗补栽补种,注重绿色环保无公害化生产,保持茶叶的原汁原味。并多次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场指导,严格按照茶叶加工环节各个流程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
浅尝辄止不是梁秋华的个性,追求更大的发展才是他的目标。梁秋华计划进一步投资添置新设备,分档次加工制作出适应各个消费层次的茶叶,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实现“茶厂四季产茶、茶农四季采茶、农户四季有收入”的目标,年底再承包200亩茶园,争取亩平均收入达到4000元,依托“西汉高速”和“十天高速”
连接线地域优势,全力打造集茶园观光、茶叶加工、茶艺表演和品茶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茶叶产业综合示范项目,同时,注册商标争取品牌认证,扩大种植规模、加强技术管理,为早日打入全国市场作准备。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周边5个村近千户茶农年增加收入约70多万元,他的茶场成为当地初具规模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他本人也成为县镇实用技术骨干人才和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外出务工致富事迹范文 第二十四篇
xxx,今年 xx岁,xxxx年参加工作,XX年入党,现任xxx矿测试队验封班班长。参加工作以来,他坚持积极工作,爱岗敬业,所在班组工作任务完成好,他本人多年被评为厂双文明先进个人。
一、爱岗敬业,勇挑重担测试队建队初期,xxx是仪表班的班长,当时他的业务水平已非常过硬。XX年成立水静班后把他调去任班长,当时,他的压力也是很大,自己一天也没干过测试,能行吗?而且还承担着车辆维修保养工作,他犹豫过,彷徨过,但面对领导的信任,他毅然挑起领导的重托。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他带领班组成员,,不仅熟悉了测试工作,而且也摸清了车辆维修保养的基本技能。测试工作,经常与油、水打交道,和苦累成伙伴。夏天要忍受炎炎烈日和蚊虫叮咬,冬天要顶住寒冷的自然环境,常常一测就是五、六个小时。
他能身先士卒,抢先干一些脏活和累活,从来都没有一句怨言。记得在xxxx年的xx月份,xxxx井作业后要验封,而工技大队急需这口井的资料,当时我厂正在推广xxxx型封隔器,他接到任务后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