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三篇

高中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5-13 17:12:3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在最后的高考复习冲刺这段时间里,要多多了解当下的时事新闻,尤其是读一点近几个月的时事评论文章。关注社会,这能为我们思考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材料。在写作练习时,强化读者意识,能使你因材而异写作,不用公式,少用模式,关键是能锤炼你的写作思维。i乐德范文网整理了20_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三篇,一起看看吧。


  重复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1)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2)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要求:请联系实际,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范文欣赏】


  从重复到突破


  世界之大,五花八门,纷纷扰扰,又条分缕析,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偶然中有必然,必然又都通过偶然呈现。仔细想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说的是对的,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学会原其美而达其理。


  大画家吴冠中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达·芬奇就是从画蛋的重复走向成功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反而提示了我们,要学会推陈出新,在重复中寻求创新和突破。


  我又想拿孔子说事。据说孔子拜襄子为师学弹琴,老师教了他一首无名古曲,恢弘古奥,孔子弦歌不休,反复弹奏。过了五日,师襄子说你已经很好了,可以益也。可孔子却说“习其曲,未得其数”,继续反复练习。后来又说“未得其志”、“未得其人”而一再要求老师缓教新曲,直到和老师一起探讨古曲中的意旨气韵,感受到一位“面色黧黑、眼若望羊、如王四国”的贤德之君形象,也让师襄子恍然大悟,这即是古曲《文王操》,才有这般浩然正气贯穿,稽考果然,老师当即对学生避席再拜。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苏轼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潜心揣摩,重复练习,不断实践,联系理论,达到量的积累,有时就能实现质的飞跃,获取那个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东西,那个新的境界,新的收获,也就是吴冠中所说的新的想法,新的感受。这个想法和感受就是现活的思想和创意,也是作品的价值,技艺的价值。对艺术而言,我们常说有“会、能、擅、精、化”五个境界,每个境界的提升都必须付出代价,重复练习是不二法门,笨功夫、死功夫都是必须下足的,下足了就熟能生巧,就死去活来,就可能融会贯通、推陈出新,或者出现创新和突破。


  迈克尔·乔丹在赛场上叱咤风云决不是偶然的,他以不间断无限次的投篮练习为底气。王羲之的墨池、怀素的笔冢、孔子的韦编三绝背后都有着从重复走向突破的历练。诗仙是怎样炼成的?也许源于铁杵成针的启示。诗鬼是怎样炼成的,“是儿必将呕出心血乃已尔”。所以,完成了原始积累才可能进入自由王国,才可能妙手偶得出浑然天成之作,才能进入挥洒自如、任意驰骋的艺术境界,历数古今中外、行业门类,概莫能外。


  当然,做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抄袭别人和重复自己都是可耻的。这一点吴冠中做到了,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睿智广博,是智者、长者、艺之成者、侠之大者。最重要的是他真实,不趋炎附势,不急功近利,不欺世盗名,所以落笔处往往有新意,有情思,往往是经典之作。


  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的,新时代的人,特别是读书人,依然不能背离一些原则,依然要有责任和担当,而潜心积累、锐意创新则是读书人的良心,也是时代的使命,朋友,努力!


  爱国





  【作文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黄海前,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子王仕花以海島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②20_年5月4日,18岁边防小战士匡扬武从背包里出随身珍藏的一面五星红旗,在“复兴号”上向参加成人礼的同龄人讲述了这面国旗的故事。他所在的部队巡逻在西藏最危险的边防线,14名战友先后牺牲。无数次危急关头,战士们用生命守护住背囊里的国旗,因为那是中国主权的象征。匡扬武说,我坚信,苦地方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我能骄傲地说,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近几年,习近平经常引用内涵丰富的经典教导年轻人,如“德者,本也。(《礼记》)”“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该如何去磨砺自己的品行,建设好自己的祖国?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感想和体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欣赏】


  爱国,我从小事做起


  “德者,本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习主席对当代青年的谆谆告诫,高尚的品德是为人处世之本,爱国是一种良知,是永不褪色的主题。


  曾经怀疑自己,是一个冷漠的学生。凡事高高挂起,一副置之不理的面孔。从不问谁当选了新一任国家领导,从不管又颁布了什么新的章程制度。已是高中学生的我,躲进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哪管世界闹翻天。无论是中俄朝对美日韩,还是美英法对叙利亚,似乎都与我八竿子打不着。


  冷寂中苦闷中我继续着木然。日子如白驹过隙,生活周而复始,我亦重复着连自己都讨厌的心情。


  月色皎洁的夜晚,完成了各科作业,捧读着《时刻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这本书,轻轻地吟诵,深深地思考,满满的正能量充盈了一度木然冷漠的内心。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治理兰考,公而忘私,鞠躬尽瘁,临终前对组织上的要求,就是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感动中国人物李万君,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列车。电焊枪发出的刺眼蓝光晕染着飘散的烟尘,更氤氲出大写的工匠精神以及璀璨夺目的“中华技能大奖”。


  科学家黄大年勇于放弃英国的优厚待遇,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回祖国,八年时间,他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消防战士杨科璋为救怀中的孩子,献出年仅27岁的宝贵生命,书写“英雄归厚土,浩然天地秋”的拳拳大爱……他们爱国、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无一不感动激励着我,曾经贫乏苍白的心泛起层层波澜。


  原来,在岁月的长河里每个生命个体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创造着人生价值。做点实实在在的小事,应该胜于空喊无数口号。灯火阑珊处我豁然开朗:既然做不来大写,那就安分守己地做个小我吧。


  为人方面严于律己,自重自尊自爱。恪守24字核心价值观,不仅铭记于心还要付诸行动作。爱国铭记于心,从生活细节、日常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爱国,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课堂上尊师重教,认真听讲,专注心神。


  爱国,从小事做起。校园里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不疯跑瞎闹,不恶语伤人,不动手打人。爱护公物,不乱扔垃圾,保护花草树木。


  爱国,从小事做起。团结同学,友善待人。宿舍内,室友头疼脑热了主动帮忙买来热腾腾的饭菜;教室里,同桌在学习上有任何问题,都会自觉主动耐心地答疑解惑;生活中,朋友们有了烦心事想方设法来化解分担……


  爱国,树立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坚守社会道德,遵守各项规则。看到自来水阀门开着,走过去拧紧,举手之劳中收获节约用水的怡然;发现公园座椅上有人乱扔了果皮纸屑,捡起来丢进垃圾箱,轻松俯身中收获自觉环保的欣慰和自豪;路口遇红灯,停下耐心等待,一分钟忍耐中收获了生命的平安和秩序的井然……


  爱国,广义而言,就是爱这个国家,爱这个社会,爱她的子民,爱她的所有;就是自觉遵循,就是不违反不触犯;更是保护,是献出……凡此种种,我们未必全能做到,但只要能具其一,即为爱国,对吗?不狭隘吧?


  爱国,请允许我从小事做起,可以吗?


  真正的理解




  【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人说,理解是对人的的善举,也有人说理解是对人的的纵容。现实生活中缺少理解,人们热切地呼唤理解,但什么是真正的理解,如何把握理解的尺度是需要作一番审视的。


  看了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范文欣赏】


  有一种理解,叫不理解


  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事情,但是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却不尽相同。一场小风波能在和平谅解的气氛中化解,也可以发展为双方唇枪舌剑,甚至大打出手。关键是人们是否本着理解之心——推倒误会之墙,筑起理解之桥。


  有人说,理解是对人的的善举。理解换来“晴空”,理解也能换来笑容。有了理解之心,即会有快乐之心。对别人的谅解,会换来彼此的理解,自然少许多不快,平添了几张笑脸。与其为纠纷伤神动气,不如本着理解之心对待身边的事。你会觉得身边充满了和睦、愉快的气息。


  也有人说,理解是对人的纵容。所以,理解并不是一味地忍让,也不是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这样的理解于人、事无益,要不得。有一种理解叫不理解。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大学毕业后,想在父亲的公司干一番事业。李嘉诚却表示很不理解地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自己去打江山。”兄弟俩去了加拿大,李泽钜开设了地产开发公司,李泽楷成了一家投资银行的合伙人。李嘉诚从来不给孩子们经济上的帮助,只是偶尔打电话询问兄弟俩有什么困难。兄弟俩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来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你可能很不理解作为父亲的狠心,但这就是商业大亨李嘉诚的育儿之道,事实证明他的教育方式也是成功的。


  生活中还有一种父亲,叫严厉;还有一种爱,叫用心良苦!他或许面目可憎令我们畏惧到难以理解、接受。但终有一天我们会体味到爱的甘甜,养分的渗入,那时我们才明白这也是爱,是人生最宝贵的滋养!里根11岁时,和小朋友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很生气,非要他赔偿12.5美元。里根吓得赶紧回家,恳求父亲帮帮他。父亲却说:“你必须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我可以借钱给你!但一年后你必须还给我。”


  里根到邻居家还了钱,而后,便开始了艰苦地打工生活。半年后,里根靠自己的双手终于,弥补了自己的过错。成了美国的总统后的里根,回忆起此事说:“是父亲的严厉成就了我,教会了我要勇于承担过失,懂得了什么叫责任。”作为父亲本该理解儿子,小朋友在一起贪玩调皮,难免惹出事端来,该宽容则宽容,能理解则理解,有时候甚至还要伸手相助,好像这才是人之常情,为父之道,可是里根的父亲就是不能给予孩子这样的包容理解,狠心让小里根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殊不知这样的狠心反倒是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总统。所以,理解不可或缺,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尺度,这才是真正的理解、大爱。


  理解,是你犯错误时同学敢于直言不讳地批评。面对他人的批评我们常常认为是不理解,是挑衅,是找茬,是无理取闹,很少安静地审视自己的错误。其实,我们回顾一下,从小到大打骂自己最多的人是谁?在家里是我们的父母。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打骂是源于理解了真爱不能无度宠溺。在学校处罚你最多的是谁?是我们的老师。哪个老师不希望学生将来有出息?处罚是源于理解了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纵容。在单位批评你最多的是谁,是我们的领导同事。批评是因为理解了唯此才有助于你把事情做好。


  人人都爱听肯定、表扬的话,所以才有“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对你负责任的人才会打骂你;认为你“孺子可教”的人才会处罚你,真心待你的人才会批评你,愿意操心劳力教你带你帮你进步的人才会貌似不理解地狠心待你……请谨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一种理解叫不理解。所以,一旦有人批评你,你一定要珍惜,那才是真正的理解你关爱你帮助你。这就是为什么在最终碰壁的时候,很多人问道:“为什么没人早些告诉我?”其实当初就有很多我们的亲人、朋友提醒过我们,当时或许自己还暗想:“费什么话啊!这么简单的道理好像谁不知道似的!太不懂我心了!”殊不知自己才是*者迷,真正的理解是旁观者清。所以,面对批评、看起来不理解我们的狠心,我们应该高兴才对。


  归根结底,为人需要理解,处事需要理解,社会的安宁发展更离不开理解,但是理解也要把握好度,如何做到真正的理解,它将是个永恒的话题。


  轻轻地挥挥手,潇洒地扬扬头,一缕柔和的春风将吹开所有繁琐的结。记住——适度理解!生活中,有一种理解叫不理解!


推荐阅读:

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关于幸福

2023高考作文名人素材:宽容

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做自己的光点

2023年高考作文的十大热点预测三(题目+解析+范文)

2023年全国I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已公布)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超越自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