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历史内涵与价值意义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2 17:22:1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红船精神历史内涵与价值意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红船精神历史内涵与价值意义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在内忧外患之中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及无数爱国青年、仁人志士毅然接过“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曲折历程中,历尽艰辛,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走俄国人的道路”。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便焕然一新。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这条游船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在这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艰辛历程中,中国劳动人民凭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早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先进知识分子们“一身正气,救民水火”“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相结合,凝聚成特定的红船精神。这种精神是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首创性、原创性的精神形态,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红船精神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后,国际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社会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被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我国自然经济、手工业、农业生产等都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困苦,国家积贫积弱。加之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束缚,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列强觊觎、内忧外患中,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1840一1921年的80年间,无数仁人志士从“睁眼看世界”产生变局思想,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再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近代化努力到“救亡图存、民族复兴”进行了艰难探索,秉承着中国传统“经世致用”、“变法维新”、“济世”等精神,又先后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思想。同时,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进行了不屈不饶的英勇斗争,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农民、手工业者发动的“义和团”运动,直到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遗憾的是,这些斗争都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一段艰辛的历史也证明:中国农民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存在着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在他们的领导下,民族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胜利。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也为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中国从将此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以解决历次资产阶级革命所未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先驱者——李大钊的大力倡导和宣传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组织社团、开设课程、创办刊物、创办工人夜校等,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如: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湖南长沙组织成立新民学会,作为湖南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中心,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国内影响最大的一个革命团体;1919年9月,周恩来、马骏等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作为青年爱国学生的进步社团,很快成为天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和反帝反封建的中心。从1919年起,李大钊又先后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北京女高师范等校开设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努力向在校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3月31日,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秘密发起组织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述为主要目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经过长期的理论宣传和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等也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先后分别于1920年秋至1921年春季期间,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在法国和日本留学的青年学生,也于1921年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等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而位于嘉兴南湖边上的“红船”,也因此成为了伟大历史的见证物、标志物而永载史册。在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救国真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艰辛历程中,也形成和铸就了光辉灿烂的红船精神。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一样:“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与之密切相关的红船精神也更加光芒四射,受到历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上世纪60年代,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两次重访南湖,即兴赋诗。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党的诞生地,或瞻仰红船,或亲笔题词,勉励我们“沿着南湖红船开辟的革命航道奋勇前进”。20_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刊发五千余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对红船精神作了进一步阐释。此后,社会各界对红船精神的学习和研究也跨上了一层新的台阶,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

  红船精神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仁人志士呕心沥血探究救国真理,无私奉献、努力奋斗而凝聚成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初步相结合最早的产物。它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深厚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是一种创新精神。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创造中国新社会”的序幕。可以说红船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所形成的最早的革命精神之一,具有极其丰富和重要的内涵。***同志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在“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艰难环境中,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推翻了满清专制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所期望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未来到。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封建保守势力仍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中外反动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康有为等人也要求定孔教为“国教”。面对这股反动逆流,大多数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为令人失望,他们有的和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意识。为此,他们在文学艺术界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反动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吸引了许多爱国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共同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下。

  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曾讲道“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随即逐步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世界形势和中国的现实问题。他们积极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身体力行,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李大钊在其《Bolshvism的胜利》一文中强调“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提出了最早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在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学习研究、宣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其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姿态,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这批中国先进分子又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革命史乃至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坚定信念,百折不挠

  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是红船精神的思想灵魂,对整个红船精神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何种境界,坚定地信念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强大精神支柱。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追求,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党员坚定了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背弃了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的政治生命也就终止;淡化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会落后于时代前进步伐。

  共产党的创立也正是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对救国真理的探索和对马克思主义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的具体体现。反动势力将共产主义视为祸患流毒,将共产主义者视之为“赤化分子”、洪水猛兽,一直采取严厉打击的政策。在艰难的环境中,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依然冒着危险,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过程中,又遭到敌人暗探的袭扰。但是这些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坚持理想信念,几经周折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之上顺利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经过28年长期的浴血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让人民翻身当家作了主人。

  在这批建党初期的共产党员中,有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同盟会会员,在实践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如董必武、林伯渠、贺民范等人;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的领军人物;五四运动前出国留学的先进知识分子,留学海外的经历促使他们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还有在五四运动时期成长起来的左翼青年学生;湖南以毛泽东、何叔衡等人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学生以及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等人。这一代从新文化运动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他们普遍立场坚定、方向明确,大多数人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在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建设富强民主国家理想的征途上,建党时的50多名早期成员历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的“大浪淘沙”,先后有21人牺牲或在革命岗位上病逝,16人因各种原因选择了脱党退党,但脱党后又恢复党籍参加革命工作的有5人,除此之外有8人被开除党籍,到革命胜利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4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经受住了考验,充分证明了他们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也表明这个群体是当时中国先进分子的集中代表。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以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作为从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早期共产党人,他们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家,为国家”、“抛家舍业干革命”,为革命斗争做出了杰出贡献。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许多共产党人为革命、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生命赞歌。无数革命先烈和党的优秀儿女传承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惜流血牺牲,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他们为革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一大批先进的爱国知识分子和无数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为民、无私奉献铸就了红船精神的显著特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时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红船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我们党的建党初衷,和最根本的执政理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自创建之时起便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唯一宗旨。党的一切奋斗都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夺取政权,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建立新中国以后,巩固执政地位,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真是因为如此,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八千多万党员;从一个弱小的党成为一个伟大的执政党,并带领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始终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三、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

  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起,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共同构成了我党在曲折前进的征程中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船精神可谓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其他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可以说正是红船精神孕育了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时至今日,红船精神仍然焕发着熠熠光辉。

  红船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结成的特殊的观念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科学的方法论断,成功的经验总结,和具体而生动的工作方法,为我们在处理各种问题上提供了指导和方向。红船精神蕴含着党的建设的丰富经验,为树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推动力,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政治本色,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大力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坚定信念、凝聚人心、开拓进取、合群奋斗,助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四个全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新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带来了严重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域差距,加之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不断涌入,无疑对我国社会主义传统主流价值观念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奢侈享受等腐朽的官僚主义作风也日渐出现在我们官员的身上,反腐倡廉工作迫在眉睫……面对这种种问题,弘扬红船精神显得尤为必要。只有不断学习红船精神,了解革命先烈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真正从思想上远离贪腐,从行为上拒绝奢侈;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一心一意的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才能调动社会各界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公平高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当前改革由“摸着石头过河”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切入到制度层面、利益调整层面和自我革命层面等深层问题,触及了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强化权力制约等一系列“硬骨头”问题,越往后改,难度越大,越需要啃“硬骨头”。为了加速推进改革发展,全体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群众都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把全部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上来。必须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问题意识、危机意识,坚定信念、合群奋斗、无私奉献,在改革创新中突破观念束缚、突破发展瓶颈、突破开放局限、突破利益藩篱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大力学习、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

  为了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刻的领会中国梦的真正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党的宗旨。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断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深入学习红船精神的同时,我们更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新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不断赋予红船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四个全面”,动员和激发广大群众干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强有力支持与保障,“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知有多少出人意料的困难正悄悄等待着我们,也不知有多少隐患潜伏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要知难而上,勇往直前。红船精神的精髓是“首创、奋斗、奉献”,这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红船精神,作为一座不朽的丰碑,必将永远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迈步向前。

  红船精神历史内涵与价值意义

  红船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谱系之一,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脉,是新时代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动力。

  98年前,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一条红船开辟了中国革命的航道,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前进方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红船精神”由此萌发。***同志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这就深刻阐明了“红船精神”的思想内涵与重要价值,并为我们党的建设和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动力。红船精神一经创立,就因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厚精神滋养,也为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由、平等、幸福的康庄大道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一、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同志指出,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中国共产党从这条红船扬帆起航,就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带领人民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长征、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红船精神”深刻地体现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彰显了党的先进性,而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特点。“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富有活力的文化基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是历史的积累,精神活动也是如此。正是在此文化基因的涵养、滋润与哺育下,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智慧光芒普照下,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并生长出了中国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精彩纷呈的众多革命精神——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它们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中国精神的基石。

  二、红船精神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深厚滋养。

  ***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目标任务的集中体现。98年前,中国共产党从红船起航,红船精神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了人民的幸福与民族独立和解放,义无反顾地去开拓、去创业、去奋斗、去奉献,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红船初心和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人民立场、人民本位、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公仆意识与价值旨归。

  红船初心和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深厚滋养,它奠定了党的初心使命的精神底色。初心和使命在实践中就是奋斗目标与追求方向,它引领着党的理论创新、道路探索、制度创新与奋斗进程。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红船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一条坚持党的领导、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党领导人民,不唯书、不唯上、不崇洋、不媚外,敢为人先、敢试敢闯、改革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人民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党领导人民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攻坚拔寨,敢啃硬骨头、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时代,使中国人民走向强起来。回眸历史,总结规律,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8年奋斗历程,始终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

  三、红船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船精神可以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就要用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这些都需要大力弘扬和发展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需要红船精神的强大动力与有力支撑。

  红船精神可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精神助力。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壮士割腕、攻坚拔寨、不进则退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必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和顽强的奋斗精神,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大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都需要大力弘扬首创、奋斗与奉献的红船精神,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能量,获取不断奋进的动力。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保持那么一股韧劲、冲劲、闯劲、干劲,一股顽强斗争、永不松懈的昂扬精神,保持一种良好精神状态,才能不畏艰难、迎难而上、攻坚拔寨、一往无前,这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等中国精神,红船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缩影,蕴涵着深厚的智慧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够为民族复兴提供深厚的精神支持和智慧滋养。

  饱尝98年沧桑巨变,经历血与火的淬炼洗礼,红船精神更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红船精神历史内涵与价值意义

  九十多年来,“红船精神”不仅作为一种革命精神,而且作为党的价值思想的体现,从人们内心的精神层面起着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使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宝贵的当代价值。

  “红船精神”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首创精神蕴含着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开创新社会的价值目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就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勇敢地登上历史舞台,在中国首开马克思主义之先河,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这体现了一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价值目标,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信仰。奋斗精神蕴含着党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自信的价值信念。早期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教训,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价值信念。可以说,“坚定理想与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来源于对共产主义的深刻认识,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坚信不移,来源于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自信,体现了党的价值信念。奉献精神蕴含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最高价值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党的历史起点和生命要素,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体现了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红船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红船精神”凝聚了党的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先进性之源。“红船精神”是与中国共产党相伴相生的,在整个建党时期发挥了精神凝聚作用,推进了建党伟业。它是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精神动力,其内核就是党的价值目标、价值信念与追求,是党的先进性之源。“红船精神”引领了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虽然党领导下的革命精神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是一个整体,各种精神之间具有同质性。其中“红船精神”从时间来说最早,它以一种先进的政治思潮发端,逐渐演进为我党的精神文化,促进了早期党的建设;它从内涵来说,是党诞生时期价值目标的体现,引领了新的时代精神,从此中国革命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它是中国革命精神之开篇和源头。“红船精神”体现了先进的价值导向,是我党的软实力之基。“红船精神”带来了一系列先进的价值观念,改变与超越了旧的价值观。它倡导人民平等自由、社会民主公正、国家独立强盛的价值追求,并以这种先进的价值导向,汇聚起党的软实力。所以“红船精神”又是党的软实力之基。

  “红船精神”具有巨大的当代价值

  首先,具有理想信念价值,为确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红船精神”与中国梦在理想信念与价值目标上完全一致,中国梦既是时代梦也是百年梦,是“红船精神”蕴含的理想信念的延续。“红船精神”蕴含的理想信念是中国梦的精神本源,以“红船精神”来影响与引领群众的精神世界,能帮助群众看清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和美好未来,激发革命精神、坚定共同理想。

  其次,具有共识凝聚价值,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驱动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船精神”具有内涵一致性、精神延续性:它们具有共同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同质同源;它们具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而同宗同根;它们具有共同的道德情操与价值标准,就是以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并实现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由于它们具有极大的同一性与连续性,所以“红船精神”能天然地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精神本源和实践支撑。

  第三,具有先进文化价值,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构筑先进文化根基。文化是一种价值现象,“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文化,起着社会导向作用。它具有开创性、科学性、民族性等先进文化的特性,回答了当下应“追求什么、坚持什么、摒弃什么”的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构筑了先进文化根基。

推荐阅读:

党员个人自评自我评价

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红领巾奖章申报材料【十篇】

陈春声:土楼建筑与闽粤文化

2023学校组织生活会方案【6篇】

祭文范文精品催人泪下

标签: 意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