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后才是年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3 10:26:3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在阳历二月三、四或五日。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立春之后才是年,供大家参考选择。

  立春之后才是年

  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一般在公历2月3日或4日。立有开始之意,立春也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台湾地区将立春定为农民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立春说: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指四季开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立春之后才是年

  农历新的一年从1653大年初一开专始。农历,属也就是阴历,阴历全称太阴历,是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朔望月,是月相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为一个月。现在农历(阴历)指导人们过节,休假、祭祖、娱乐。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端午节、乞巧节(七月十五)、仲秋节、十月一、腊八节、祭灶(小年)、除夕。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季节,立春有春季开始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在古代的时候又称为岁首,还有隆重的祭春神、祭太岁,敬天法祖活动,并由此便产生了辞旧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动。

  立春之后才是年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推荐阅读:

2023关于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报告

2023年学校党支部书记民主生活会剖析材料

结婚主婚人致词

护林员的巡山日志

煤炭石油天然气被统称为什么能源

党支部检视的问题清单及整改情况

标签: 立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