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仰观后感汇总(二篇)

观后感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05-15 19:22:2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关于信仰观后感汇总一

影片中的老财主,市侩、狡诈,是典型的封建地主。但是在这一场天灾人祸面前,他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儿子、妻子、孙子的死去,最后与自己的女儿分离。他的遭遇是三百万灾民的缩影,描述了那个特殊时期,人们面对灾荒,战争的各种挣扎。

在这场灾难中,老财主从见到自己的儿子迫害妇女袖手不管,到最后主动地收养一个孤女,其中的变化不得不让我深思。

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地主,老财主在这场灾难中不得不像普通农民一样逃荒,在逃荒开始,他还幻想着能够很快的回来,重新拥有一切,而他的女儿,星星,一个仍在读书的年轻少女,少不更事,还未能理解这场灾难所带来的后果,带着一只黑猫,把赖以生存的食物喂给黑猫。开始的富裕,与众不同,在逃荒的过程中化为乌有。老财主的老伴、儿媳饿死在了路上,女儿星星也因为饥饿将自己出卖。

大年三十,本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是老财主家在这天彻底的家破人亡。在经历了一连串打击之后他却能够在最后收养一个孤女,我想可能是作为依靠,可能是作为星星的替代,弥补对女儿的愧疚,很多人会把这个行为判断为善良,会将老财主定位成一个善良的人,但是不要忘了,作为一个封建地主,即使处于近代社会,也是靠着剥削和压迫发家致富的,要说善良,还真算不上。从看他纵容自己孩子败坏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算不上什么好人,更何况,在开始逃荒的时候,他带着充足的粮食,甚至还有武器。面对着众多走投无路的灾民仍然无动于衷,仅仅是分给自己的长工一点点粮食。他的自私、防备、狡猾可见一斑。但是是什么原因,让他在自己都顾不上的情况下仍然收养了一个孤女呢?我得出一个结论,源于生存的信仰。

老财主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仍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这是人的本性的复苏,也就是对生命的渴望,这是在生存层面上的,而在他丰衣足食,靠着压榨、剥削农民的时候,“欲”是支配他的时候,当遇到巨大的灾难,生命受到威胁,只能抛弃财富。这时候生存层面占了上风,能够保证他在任何时候都会尽全力来保证生命安全,正是因为这种对生的渴望,才使得希望得以延续。而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在“欲”和生存之间挣扎,为了金钱、地位、名誉不顾生命,由外在的“欲”来支配自己的行为,成了一个受物质所支配的行尸走肉。这就是丧失了生存信仰的后果。

而在影片中另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也值得我深究,他就是栓柱。作为老财主家的长工,他是一个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民。但是却没有觉醒意识,心甘情愿被老财主所驱使。这是一种奴化的现象,不仅仅体现在栓柱身上,这种现象深深的烙在了一个民族的身上。这个暂时先不说。但是他又是非常质朴,忠厚老实的,他会在受了老财主的一点点好处之后说“我还做您的长工”。会在灾难来临之前对老财主一家不离不弃。也许他的忠心耿耿是奴性的体现,是对生存的渴望,但是在他答应了花枝要照顾花枝的孩子后就已经变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栓柱忘却了生存的渴望,在日本军人面前敢于反抗呢?我分析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欲”的满足。作为一个没有文化,有着深深奴性的被压迫者,他本身没有多大的思想觉悟,在他看来,跟着老财主逃荒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可以不用挨饿,二是为了心上人,也就是星星。在无法做到口腹之欲的情况下,星星也为了生存出卖了自己。这时候花枝将自己给了栓柱,使他“在饿死之前有一个老婆”。

二、愧疚感和责任感。由于无法保住自己的老婆,他感到愧疚,因为答应了花枝的请求,他意识到自己有了责任。而当孩子不见的时候,道德层面上苏醒和良心的谴责使他暂时抛下了生的渴望,跳下火车。

三、无知者无畏。在被日本人抓到之前,栓柱不知道会面临死亡的威胁,甚至说他没有受过这样的威胁,没有危险意识。

当这些因素一齐作用的时候,等待他的只有崩溃或者是死亡。

在这其中我们可以发现,栓柱的信仰是发生极大的转变的,由生存的物质层面上升到道德的精神层面。但是同时我也发现,当道德和现实脱轨的时候,也就是社会现实无法满足他对道德的承诺,无法满足他精神上的自我满足的时候,那时候面临的只有毁灭。

所以说,一切的的一切,都只有在满足生存的前提下才能谈未来,那是一种对生的渴望,也就是生存信仰。而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感到的是满足,因为我们已经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想要得到更多。但是人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总是在恐惧和贪婪之间挣扎,害怕失去,但是却又为了得到而失去。

关于信仰观后感汇总二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蓬勃开展之际,我有幸观看了《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一片。之前,不管在电脑上、手机上还是电视上,我总是喜欢看一些有着强烈现代感的片子,哪些夺人眼球的俊男美女,嬉笑怒骂的对白、风格明快的表现手法渐渐成了工作之余,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可是,观看了此片后,我深深明白,哪些确实只是调味品而已,它对充实我的血肉、强壮我的骨骼、壮大我的精神世界是没有多大裨益的,而《沂蒙六姐妹》却能。

影片起初看来有些荒唐怪诞的婚礼,但实际上充满浓浓的沂蒙风俗味。伴着枪声炮响,影片围观中展现着沂蒙老区淳朴的民风和秀美的风光。剧情逐步推进,渐渐在前线沂蒙儿郎奋战的英勇壮烈和后方老幼妇孺的忘我支前中进入高潮,随着凄凉悲怆的沂蒙山小调响起,导演把引起强烈视觉震撼和心灵震颤的黑纱白帐、满门忠烈的灵堂推到观众眼前,那一刻,闻者心惊,观者落泪。短短90分钟,是震撼和感动的90分钟,震撼和感动的不可是那未尽的姻缘,满门忠烈,还有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国难当头时的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争先支前、舍小家顾大家、为党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影片强烈震撼了我的心灵,感动得我泪流满面,更增强了我对党的事业的信仰,也给我这样一个身在和谐社会的党员带来深深的思索:

一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荐观看这部影片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那就是经过影片告诉我们,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始终是我们党最强的的基石,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党存在和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和平时期的党员更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相信群众,不要以为群众什么都不懂,好忽悠,拍拍脑袋就决策;要依靠群众,关系民生的大事小情要经过群众出主意、想办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办顺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

二是作为一名党员,今后要怎样做?

一要加强修养,坚定信仰。影片中的六姐妹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群众,都遭受到了丧失亲人的痛苦,但她们不怕牺牲宝贵的生命,以前赴后继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洪流中,这种坚定的革命信仰让人十分感动。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所指出的一样,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员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二要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影片中沂蒙六姐妹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做军鞋、护理病员,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有时三更半夜起床,有时一天步行几十公里,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并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种拼命硬干的精神让人敬佩。我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今日的生活和工作,珍爱岗位,敬业乐业,以十二分的热情拼搏奋斗,保质保量完成岗位职责和领导交给的任务。

总之,观看《沂蒙六姐妹》给我许多感悟。今后,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工作中,切实落实好《量化十条》关于教校联系和师生谈话的要求,把学生放在心上,倾听家长意见和提议,尽力解决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立足岗位拼搏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赞许。

推荐阅读:

关于建党伟业观后感如何写(七篇)

2024年《麋鹿王》观后感范本(二篇)

2024年士兵突击观后感通用(三篇)

关于反贪倡廉观后感(推荐)(九篇)

关于《海洋天堂》观后感如何写(六篇)

2024年暑假安全第一课观后感范本(9篇)

标签: 观后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