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简介范文图片1
x县x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由x等人于x年x月成立。x 县 x 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国家级大型农机合作社,合作社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理念,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提高现代化农机服务水平,为全程农机社会化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社拥有大中型农机具 x 余台套,场地 x 多平方,其中机械库房 x 多平方,粮食临储库房 x 多平方,新增维修车间 x 平方,会议室、办公室 x 多平方,拥有固定资产 x 多万元,x 年新增大型机械及专用机械 x 多万元,维修车间、办公居所及办公设备与用品投资 x 多万元。
合作社内设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农机服务队、植保服务队、抗旱服务队等体系,现拥有各种农业机械 x 余台套,其中大型联合收割机 x 台(含玉米收割机),大型轮式拖拉机 x台,打捆机 x 台,深耕机 x 台,深松机 x 台,大型喷灌机 x套,旋耕机 x 套,免耕播种机 x 台,其它播种机 x 套,大型撒肥机 x 台。
可提供:组织开展生产劳动合作和农机具规模作业、配套作业;引进新技术、新机具、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活动,组织经济、技术协作,为成员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兴办成员生产经营所需要的维修、加工包装、储藏运输、
贸易、交易市场等经济实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采购和供应成员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提高本社农机作业质量,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帮助做好农机维修保养工作,创立农机服务品牌;承担国家、集体或个人委托的科研项目和有关业务等。
合作社拥有社员 x 多人,带动农户 x 户,贫困户 x 户,贫困户就业率达到 x%,使贫困户年增加收入 x-x 元。合作社x 年被评为市级农机示范社,x 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x 年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近年来,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上坚持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带动农民致富为宗旨,采取“合作社上联公司和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
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如:x 年来成功托管土地一万多亩,其中全托 x 多亩,半托 x 多亩,菜单式托管x 多亩;参与国家、省市县农业项目的实施。如:深松、深耕、打捆、秸秆还田作业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年服务作业面积 万亩,成员人员收入 x 万元以上。
自 x 年以来,国家对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给予了突破性的支持,以“惠农贷”为题的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以政府担保、个人信用、银行助力,大大的增加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根据 x 号文件精神,按照文件立项要求推动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总体要求,x 县 x 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先后开展了动员大会、农民培训、技术指导、场地扩建、大型机具及专业机械的投入。
自开展了农村三变后,农民在充份的了解政策,对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后,使之积极性大大增加。合作社将资产分配,股权分配,盈余分配让农民心知肚明,合作社还将实行分项入股政策,就是分为,资产入股分红计划和农机服务入股计划,分项入股,谁投资谁受益,农村三变改革就是使合作社经营多元化。
土地利润最大化,农机服务利润最大化,盈余分配利润最大化。使农村三变改革的红旗插向胜利的高地永远飘扬,为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农业梦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此,合作社被授予 x 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农机服务组织。
新的一年,合作社将以十九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围绕建设“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这盘大棋,以农机系统“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推进发展,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 x 县农机全面振兴”为主题,将农业生产从耕种收、田间管理、产后加工及销售等所有环节集合到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上。
以最经济的投入,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x 样板”,为乡村振兴贡献农机力
农业合作社简介范文图片2
(来源红塔区农经站) 中方县兄弟农业合作社基本情况简介
发布者管理员
中方县兄弟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由泸阳镇金家冲村村民张应明带头发起于 20_ 年初成立。其前身是由泸阳菜门溪村蒲玉勇、下坪乡桥上村周作明各转包稻田几千亩进行小规模耕作经营发展而起。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在董事长张应明的带领下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开展农业生产规模经营 主要以转包土地进行规模生产和代耕代收服务 同时还利用农业机械的优势 开展跨区服务获取收益为主。
20_年合作社在泸阳光杨桥村、下坪乡桥上村等地转租稻田 610 亩总收入达 100 多万元纯收入 50 余万元。其中水稻种植 18 万元油菜收入 10 万元代耕代收服务收入 20 余万元。
合作社现有大型拖拉机台联合收割机台插秧机台旋耕机台、各种抗旱机械设备台植保机械以及其它农用机械台。固定资产达到 100 万元同时在下坪乡还有农技托管所和农机维修站。
20_ 年已流转土地面积 1023 亩安排种植的水稻品种全部为优质超级杂交稻目前正处在紧张的备耕工作中。
农业合作社简介范文图片3
乡农房办先进事迹材料
《苏区振兴若干意见》出台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始终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我们紧扣苏区振兴发展主题,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为原则,扎实推进我乡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
一、稳扎稳打,旧貌换新颜。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办公室成立以来,我们始终从全局出发,脚踏实地,注重工作的具体落实。20**年我乡土坯房改造任务数 330 户,通过深入宣传,积极动员,目前已动工 443 户,确保在完成任务前提下,同时提前为明年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另外 20**年全乡启动 4 个集中建设点,分别为灾后集中安置点(18 户)、下建设点(24 户)、石皮下村建设点(20 户)、长潭新村建设点(32 户),共集中安置建房 94 户。如今的乡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地,一栋栋新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贴近实际,创新改造模式。为更好的完成今年的改造任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分类施策,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式统筹推进土坯房改造工作。
(一)分类管理四类人群。将改造户分为“水上漂”(含“双渡”)、特殊困难群体(“两红”人员、贫困残疾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 洪灾”重建户、一般改造户四类人群。在明确保障类型后分类建立台账,方便数据统计,确保补助到位。
(二)强力推进集中点建设。极力推动农村大部分人口向圩镇、中心村和大村庄集聚,注重推进集中点建设,充分发挥示范效应。一是全力推进 4 个集中建房点建设,优先整合资源,完善集中点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集中点共投入建设资金万元,修通了集中点、长潭新村集中点公路,完成了石皮下村集中点公路扩宽工程,并硬化了中洞垇下集中点公路,安装 16 盏太阳能路灯。为尽快解决“水上漂”(含“双渡”)农户上岸搬迁工作,让“水上漂”农户充分享受城镇便利生活,优先引导“水上漂”农户在过埠镇田心安置点集中统建。同时积极与过埠镇联动推进“”灾后重建,申请
16户受灾户到过埠镇“水上家园”集中购房。目前在过埠镇已安置60户“水上漂”(含“双渡”)农户,并已通过摇号的方式选房入住,16 户灾后重建户计划 12 月进行统一摇号入住。
三、真情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危旧土坯房改造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群众在改造过程中也常常遇到各种问题,我们通过建立进行“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对农村危旧土坯房发行进行全程跟进,定期走访,排忧解难。尤其是面对“516”洪灾,干群齐心合力,针对有些农户无劳出现有心拆、无力搬的情况,“三送”干部以及乡村干部积极投工投劳,帮助群众从土坯房中搬出各类财物,并联系大型机械对危房实施集中拆除,据统计,灾后重建期间共拆除安全隐患房屋 107 栋,切实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在各集中点都成立理事会,帮助解决宅基地分配等矛盾纠纷;针对经济困难户,我们帮助他们申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截止目前共帮助 125 户改造户办理了贴息贷款;改造户建材供应不上,我们一方面迅速启动专业运输队,另一方面为其申请限价水泥、红砖,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始终坚持“建房有困难,请找农房办”的服务理念,真正把这项惠民工作做好做实。
乡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一、基本情况:尚国录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于 20**年 1 月 20 日,20**年 3 月 20日经**县工商局注册成立,办公场所在别斯托别乡哈拉哈西特村院内,占地面积 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800 平方米,到 20**年底已发展成拥有固定资产 308 万元,各类农机具 42 台,其中:联合收割机 2 台,大中型拖拉机 8 台,配套农机具 32 台;会员 17人,专业技术人员 2 人,从业人员 30 人的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我们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将服务所得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对社员提供“四统一”服务即统一机械耕作、统一维修保养、统一机械存放、统一联系业务,并积极开展农机跨区作业,逐步发展成为集新机具推广、机械化作业,农机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民合作组织。
二、主要做法:一是建章立制,深入宣传,不断扩大专业合作社规模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各项政策要求,及时制定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规章制度》,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领导成员工作职责及会员的权力和义务,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强化管理、规范运作,努力提升有机户和农户经济效益。首先,合理整合农机资源,确保了农机资源优势得到最大发挥,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共落实 5 个跨区作业地点,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把机收行情、作业信息传递给合作社成员,大大提高了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其次,扩展服务渠道,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成立了农机维修服务队,不仅方便了农机户,也给合作社带来一定经济收入,有效地缓解了合作社经费紧张的问题。
第三,服务模式多样化。在服务模式上,合作社积极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和土地规模经营,20**年,我们与秋风种业签订协议,在我乡哈拉哈西特村承包 2500 亩地,种植制种玉米。三是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企业的合作,促进农机具的推广及使用。农机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农机企业的大力支持,农机企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合作社的市场,农机合作社购买农业机械数量较多,而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农机产品和农机化新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制约农机化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每年积极和经销商联系,做好各种农机具购置及补贴工作。三、取得的成效一是更好地发挥了农机的增产、增效
功能,直接创造了财富。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作业,可以减少种子、肥料、人工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二是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推动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广了新型实用农机具,带动了农机事业的发展。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借助技术、资金、服务等优势,带头购置、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示范、推广、应用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先后带动农户购置大中型农机具 11 台;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带动 50 亩以上种粮大户 10 户、100 亩以上种粮大户 6 户,带动青年就业20 多人,青年创业 2 户;通过培训,使周边村队农机手、种粮大户、普通群众 80 多人次获得操作技能学习教育;机械服务辐射延伸周边农户 600 多户,合作社年收入约 105万元,社员户均增收 50000 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
该县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如今自治县政风清明,地肥水美,人民勤劳善良,安居乐业,古老的江格尔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着无限的魅力,这里民俗浓郁,民风淳朴,民族和睦,民情绚丽。21 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交流的时代,学习的时代,创业的时代。家乡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力量、人才、资金、理念。家乡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挖掘潜能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作为在外求学工作多年的和布克赛尔人,家乡的蓬勃发展始终牵动和召唤她的心,经过考察了解和调研,魏东红决定回乡创业,**县江格王绒制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一、概要(一)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和布克赛尔县是地处边境的蒙古自治县,该公司前身是“县绒毛服装厂”始建于 1986 年,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大潮中 20**年重新组建更名为和布克赛尔县江格王绒制品有限公司。江格王绒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品牌运营为一体的专业化绒制品公司。公司位于县城敖包特东街,占地面积 13542 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 1262 平方米,其中:办公室 302 平方米,生产厂房及车间 559 平方米,库房 165 平方米,锅炉 118 平方米,宿舍 118 平方米。现有职工 73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17 人,专业技术人员 16 人。有洗毛车间、梳绒车间和被服制作车间,主要设备:梳绒机,开毛机、电脑控制自动绗被机等 12 台,电动缝纫机35 台及辅助设备等。各种配套齐全。原驼绒服装厂,主要生产以驼绒系列的防寒衣、裤、
背心等产品.经过多年引进技术,消化创新、不断改进.公司现已生产符合国标质量的无毛驼绒,优质驼绒睡袋.优质驼绒被等产品都属国内外市场短缺产品。公司现有产品:无毛山羊绒、无毛羊绒、无毛驼绒、绵羊绒、驼绒被及各种驼、羊绒防寒服、棉裤、背心、马夹及其他民族服饰等。属自治区劳保用品定点生产企业,产品远销区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公司拥有自主品牌“赛月”。公司“赛月”牌系列产品曾荣获 86 年—89 年度自治区新产品奖;91 年被自治区定位创优产品;92 年全国星大发展专利博览会荣获“新技术产品金杯奖”;94 年、99 年两次被_、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局定为“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现在企业已初具规模,具备加工无毛绒8—10吨/年及生产绒毛系列品上万件的加工能力。该厂具备良好历史基础、场地规模和人员技术基础。
(二)已具备的条件(技术、设备、人员、财务状况)公司占地面积 13542 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 1262 平方米,其中:办公室 302 平方米,生产厂房及车间 559 平方米,库房 165 平方米,锅炉 118 平方米,宿舍 118 平方米。现有职工 73 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17 人,专业技术人员 16 人。有洗毛车间、梳绒车间和被服制作车间,主要设备:梳绒机、开毛机、电脑控制自动绗被机等 12 台,电动缝纫机 35 台及辅助设备等。各种配套齐全。公司自成立以来,销售收入逐年递增,公司资产逐年增加,无负债,有很好的现金流。
二、技术分析(一)技术指标项目完成后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净绒提取率 92—96%以上,无毛绒含粗率小于 ,含杂质率小于 ,纤维损伤率小于8%-12%。每年生产符合国际标准能够出口的驼绒睡袋 1 万条、驼绒被 1 万条,出售无毛绒 20 吨。
(二)技术水平通过购买设备、生产工艺引进提高、新产品开发等,使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产优质驼绒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有不同档次各类系列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生产水平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农业合作社简介范文图片4
XX 镇 XX 村 三、项目单位概况:
XXXX 村是我国唯一的达斡尔族村。位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东经 123°32′-125°16′,南北呈纺锤状分布,东隔嫩江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相望,西与阿荣 XXXXXXXXX 接壤,北与鄂伦春村相邻,南面是黑龙江省甘南县,是呼伦贝尔市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XXXXXXXXXXXXX 镇位于 XXXXXXXXXXX 的中东部,国道 111 线沿中线穿过,总面积 1500 平方公里,项目实施区的 XX 村位于 XX 镇的中东部,搬迁后由原来的 XX 村和多金村组成,全村现有 161 户,人口 641 人,属后靠安置的尼尔基水利枢纽的涉淹村屯,全村现有剩余耕地 69955 亩,草地 165 亩,人均耕地面积为 亩。由于地势比较平坦,气温适宜,全年无霜期为 100 天左右,临近水源地,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作物种植。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XXXX 村位于 XX 东部,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 400 米,有山丘、丘陵、平原三大地貌,为浅山区。境内有大小河流 56 条,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水资源占内蒙的 40%。属中温带大陆性的季风气候,无霜期平均 115天,平均气温 ℃。平均降水量在 400—500 毫米之间。
政区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全XXXXXXXXX 总面积约 万平方公里,辖 10 个乡镇、7 个办事处、220 个行政村,总人口 33 万人。
20_年,全XXXXXXXXX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11万亩,20_ 年底,全 XXXXXXXXX 农机总动力达到 万千瓦,拥有拖拉机 20341 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631 台, 小型拖拉机19710 台;农用运输车 11358 辆。各种配套农机具 27195 台,大中型机具配套比为 1:,小型机具配套比为 1:;机耕面积 687 万亩,机播面积 267 万亩,机收面积 104 万亩,农机化作业水平较低。20_ 年,在多种优势条件的支撑下,粮食大获丰收,全年粮食生产达到 亿斤,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此次是 XXXXXXXXXXX 继 20_、20_ 年之后第三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殊荣,也是继 20_ 年以来第八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但由于农业科
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备严重落后和不足等问题,农业种植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力,农业机械化耕作程度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农业种植、中耕和收获季节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一批功能完善的农业机械投入生产领域,解决农民种植、收获等环节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农机服务合作社的应运而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依法成立的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成员和外出统一作业为宗旨,遵循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为合作社成员和其他个人或团体提供服务的组织。主要开展农田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机配件及维修、农机信息等服务项目。合作社在农忙季节前,与种田农户签订农机作业合同,实行代耕、代播、代收等项机械化作业,运行状况良好,自诞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产区都实现了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开展的统一机耕、机种、机收的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可以大大提高 XX 村农业种植效率,改变因人少
地多而产生的土地闲置和浪费,促进农机服务业加快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经济发展活力,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2、项目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尽快改善生产条件,降低耕作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项目建设提高减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项目的建设,对于提高开展机械化的施肥和防治提供了物质保证,同时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其他种植辅料利用效率的提供重要有效的途径。
4、项目建设扩大旱作农田种植规模,特别是发展特色种植和种植新技术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可以促进农村生态建设与农业种植发展的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节 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_《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2、_《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民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3、_《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4、_《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 5、内蒙古自治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五年规划(20_-20_)编制指导意见》 6、XXXXXXXXXXX《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五年规划(20_-20_)编制工作大纲》 7、XXXXXXXXXXX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 8、有关行业规程、规范及其他相关资料 二、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产业政策和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
2、积极选择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生产的机械和工具,同时在机械种类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3、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和实际测算数据完成项目的设备采购和工程施工估算。
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 第一节 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项目实施区 XX 镇 XX 村位于 XX 镇的中东部,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处北温带,全年无霜期为 100 天左右,年降水量为 450 毫米,全年平均气温 ℃,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村地域广阔,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以暗棕壤和黑土壤为主。
二、主要作物及耕作情况
项目实施区 XX 镇 XX 村现有耕地面积为 69955 亩,人均耕地面积 109 亩,主要耕作农作物为大豆,还有少量种植玉米和小麦。
三、主要农业机械情况 项目实施区 XX 村农业机械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根据自家的情况的独立购买小型机械为主,全村共有 161 户,现有
农业机械包括小型拖拉机 89 台,30 马力以上的中型拖拉机7 台,包括喷灌、播种、犁耙等各种配套农机具 74 套,无论是农业机械的种类和数量都远远落后于农业的发展形势。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有利因素 一、有中央、自治区出台的各项农机补贴和惠农政策做保证,使实施好本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有利条件。
二、具备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
三、农机化各项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对于农业机械的渴望和认可程度较高,农业机械的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四、农业机械化耕作有一定发展基础,虽然还无法满足现有的农业发展形势,但是较之周边的村屯在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相对较高的。
五、项目技术支持依托有专业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单位做保证。XXXXXXXXXXX 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是隶属于农牧局的集农机化管理、监理、技术推广和服务为一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健全,现有在编人员 27 人,非在编人员 15 人,其中高级农机工程师 3 人,农机工程师 10 人,畜牧师 1 人,农业经济师 1 人,农机助理工程师 18 人,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 74%以上,技术力量雄厚,有一支长期从事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与技术培训工
作的队伍,他们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多次承担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和自治区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这支队伍可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不利因素 一、 农业机械化作业,虽然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劳动力,是农业增产增收农民增加收入,但农民购买力差,使用费用高,导致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困难。
二、农机具价格贵、燃油费用提价,农民经济水平低,农机作业费用高,农民负担过重,付作业费困难,延缓了农业生产进程。
第三章 市场前景预测
第一节 市场前景
随着我国对于基本农田实施保护政策,同时对于不断提高的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要求,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不断升温,而随之应运而生的农机合作社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呈现了多模式、多种类、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组织不断涌现。
一、运作方式多样化。
概括起来有 4 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由基层组织牵头,把有机户和农民联合在一起,统一调度机具,统一作业标准,分户经营,秋收结算;将统与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统的优越性和分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得现代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实行“五统一分”经营方式,即统一供种、统一
供肥、统一作业、统一销售、统一核算,分户经营。
第二种发展模式是以农机服务队的方式,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农机大户共同发起,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合作社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服务价格,统一机具管理,将机具出租给合作社机手进行作业。
第三种发展模式是农机合作社与种粮农户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反租倒包等形式推动土地流转,进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合作社是一个为当地农民提供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生产服务和产后农产品流通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组织。
第四种发展模式是农机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
二、合作形式趋于多样化,有松散型的合作,有紧密型的合作;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农机服务组织由最初的农牧业机械合作转向土地、技术劳力和资金的合作;合作层次不断提高,随着农机市场化、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也由简单的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延伸,由生产环节向产加销、贸工农等各环节延伸;运行逐步规范,在合作社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发展、引导、规范的原则,促进合作社建设规范、健康发展。所有合作社都坚持了“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的原则,社员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随着我国各个行业的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产业
化的要求,也迫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不断涌现,是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一个高效、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来。
第二节 市场预测 一、项目实施地地域广大,人均耕地面积为 109 亩,远远高于国家和 XXXXXXXXXXX 人均耕地平均水平,每年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落后,造成的耕地落荒和耕作浪费现象严重,对于专业的农机合作社组织有着迫切的要求。
二、项目实施区的周边地区在地域情况和种植情况,都与项目实施区基本相似,同时农业机械化相对也是非常低的,这对于项目未来的跨区域作业的发展和项目未来的市场发展都具有了潜在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 实施地点和范围
项目实施地点在 XXXX 村 XX 镇 XX 村,项目区有人口641 人,区域面积 47 平方公里。
第二节 建设目标、内容与规模 一、建设目标
项目产品目标:年实现耕作面积 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 万亩,其他作物种植面积 万亩,全部实现机耕、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农田作业。实现经营服务收入 240万元,实现利润 62 万元,带动农户新增人均收入近 1000 元。
项目功能目标:合作社成员农机服务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普遍提高,合作社农机服务和农机信息畅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业上规模,推动标准化生产。
农业合作社简介范文图片5
XX 乡城玮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于 20_ 年 3 月, 20_ 年 11 月份更名(原城玮核桃产业专业合作社), 位于距 XX 乡 政府东南方 千米的 XX 村湾子组, 现有社员 685 户(名),共计固定资产达 290 余万元, 是一个集种植、 养殖、 销售为一体综合农业专业合作社。
20_ 年, 合作社在 XX 村湾子组组建了第一块示范基地, 占地 500 余亩, 现该基地核桃已全面嫁接完成。
现合作社共计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作 7000 余亩(6 月份县扶贫办验收,合作社涉及 17 个图斑, 以投影面积计算为 5580 亩), 与农户代管 2000 余亩; 合作社还建有占地面积 4000 多平方米、 圈舍面积 780 平方米、 配套设施完善的养殖场 1 个, 养殖场现已流转土地 300 余亩, 养有黑山羊 360 余只。
二、 具体做法
一是因地制宜, 引领产业结构调整。
XX 乡 境内山高坡陡, 有着丰富的山坡地、 荒山、 灌木林资源, 山坡地约有 30000 余亩, 荒山、 灌木林约 50000 亩, 人均占有 5 亩以上。
山坡地中, 约 23000 亩左右均生长着陈年核桃, 适宜发展核桃产业, 其它 7000 亩适应发展花椒、漆树等产业; 荒山、 灌木林中, 约 30000 亩适宜整改发展核桃产业, 约 4000 亩适宜改良为优质板栗树林, 约 6000 亩适应改造成木姜树林, 其它 10000 亩可改造为其它经济林。
由于常规种植方式高投入、 低产出, 每亩山坡地年产出纯收入还不到 300 元, 大部分山地现被闲置, 在合作社引领下, 农户逐步改变了观念, 在合作社的指导下, 调整产业结构, 今年发达、汞山、 木冲村农户就有组织的连片种植约 2000 亩核桃, 种植成活后才统一交由合作社管理。
二是创新理念, 整合资源共谋发展。
由于受经济、 文化、 技术等方面影响, 农户效益差了不愿做、 投资大了不敢做、 改变方式不会做。
在这种情况下, 合作社逐户展开宣传动员,采用农户以耕地入股、 返乡 农民工以资金入股、 技术人员用技术入股, 统一规划、 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模式, 整合了农户、 反乡农民工、 技术人员、 部分事业单位职工、 企业老板资源,按照一定的比例, 共同建设示范基地。
三是示范带创, 推进基地规模建设。
从 20_ 年建设示范基地以来, 由于采用规范化管理,当年核桃净增高 1 米以上, 而农户自行种植核桃只长了 米左右, 直到了示范带创的作用,20_ 年示范基地只有 500 亩, 到今年就增加到了 10000 亩左右(含代管), 预计到 20_ 年种植规模可达 20000 亩以上。
四是企业管理, 保证核桃快速生长。
合作社采取日常管护专人负责, 技术服务专人负责,种植管理统筹安排的管理模式。
今年, 合作社招聘了 15 名正式职工(综合管理人员 4 名、技术指导 1 名、 分片管理人员 10 名), 每日按照核桃种植管理规程, 施肥、 除草、 修枝整形均按部就班进行管理, 保证了核桃生长速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五是技术培训, 提高种植科技含量。
从种植到管理, 从施肥到修枝整形, 从嫁接到病虫害防治, 合作社均对从业人员进行了系统性培训。
从 20_ 年至今, 合作社组织种植培训达到 1000 余人次, 组织核桃嫁接培训 300 余人次, 对 50 余名乡 村干部进行基地建设、 种植管理培训。
六是以短养长, 解决农户临时困难。
针对核桃种植效益周期长、 见效慢的特点, 积极探索“林牧、 林药”模式。
20_ 年在核桃示范园内试种魔芋, 但收益不高; 20_ 年, 合作社流转土地种草 500 余亩, 建成占地 4000 余平方米、 圈舍 780 平方米的黑山羊标准化养殖场 1个, 并采用向农户提供杂交玉米种、 向农户提供化肥、 保价回收玉米及秸秆的方式引导农户种植高产杂交玉米, 以利用玉米秸秆加工饲料养殖进行养殖; 今后, 合作社将在部分地块进行龙胆草、 半夏试种, 逐步探索出适应该区域发展的生态种养植(殖)
业模式。
七是回馈农户, 构建社农和谐共处。
合作社原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 合作社占有股份 50%、 60%, 今年合作召开理事会, 决定让利农户, 农户占有 70%的股份, 合作社占有
20%的股份, 10%作为合作社公积金。
农户股份高了、 希望大了、 热情涨了。
三、 存在的困难
1、 种植规模扩大困难。
由于规模化种植起步晚, 尚未形成效益, 农户对规模化核桃种植抱着观望态度, 参与基地建设热情尚未调动起来, 扩大种植规模难度较大。
2、 种植管理提高困难。
虽然今年招聘了 15 名管理技术人员, 但正处于管理模式探索阶段,种植管理水平提高较为困难。
3、 种植技术培训困难。
由于核桃种植临时性用工较多, 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 必须进行经常性种植管理培训, 熟练工人相对较少, 技术提高困难。
4、 种植资金投入困难。
由于成员大部分为农村群众, 经济收入较低, 基本都以土地入股为主, 资金筹集、 资金投入难度较大。
四、 下步打算
1、 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通过宣传、 示范, 合作社预计于 20_ 年种植规模达到 20000亩, 有效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 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在探索管理经验的同时, 加大对招聘人员的管理力度, 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 严格考勤、 奖励等制度, 形成考勤、 绩效一体的员工管理体系。